深度在澄海为什么说quot可与癞

澄海民间俗语:

可与癞哥同床,不与生疥对门(澄海苏北中学许旭绵)

麻疯病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历朝历代都有。随着最后一代麻疯病人的老去,麻疯病已经基本在澄海境内绝迹了。但澄海民间有人总是把这种病同我国另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花柳、梅毒等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同出一源。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麻疯病俗称“癞哥”,我们澄海民间百姓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病不会传染,或者传染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澄海民间有“可与癞哥同床,不与生疥对门”的俗语。这句俗话也只是概括了“癞哥”和“生疥癣”的传染程度不同而已。话虽如此,但估计没有人真的敢跟一个癞哥朋友睡一张床的。民间还有个讲究,可以和癞哥同桌吃饭,但不要去和癞哥同一个尿桶撒尿。

在澄海民间旧婚俗中,媒人婆介绍的对象,定婚前一定要有“三借六问”的环节,做足充分的调查,主要调查对方家族三代有没有“痟种”(精神病)和麻疯病史。民间有一个简单判断是不是麻疯病人的方法,就是仔细观察对方脸上有没有甜毛(汗毛),如果没有,光亮如镜,就是麻疯病人的特征之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澄海全民验血排查麻疯病,医院医生在居委会、村委会老大妈的带领下,半夜敲开每户人家的门,用玻璃条滴上每位成年居民的血样去查验。这件事留给澄海人很深的记忆。

(东陇寮尾)

《澄海县志》记载:澄海历史上早有此病。清乾隆二十六年(年),澄海知县韩万言捐俸银在东陇元帅爷宫渡(即“寮尾”,此寮就是百姓所说的癞哥寮)扩建寮房至66间(原有46间)。又于澄城东门外建寮房两处,共居癞民数百人,称为“癞民所”。癞民所虽延办至民国,但只有收容而没有医生,麻风病一直在人群中传播流行。

(位于樟医院)

年,澄海县建立麻疯病防治站,年,政府选址在樟林“大人家”(即四十一军烈士墓左边),建立“麻疯村”,村名叫“健群”。同时,于年建立“医院”,隶属于东里卫生院管辖,专门收容、治疗麻疯病人。这个麻疯村,就是樟东人所说的“癞哥寮”,后来还有一处建在红塗岭山脚下,这两处“癞哥寮”都称为“医院”的病房。至年30年间,全县共调查确诊麻疯病人人,治愈率达74.2%,到年,全县只剩下病人59人,基本都是老年人,又30年过去了,现在该基本绝迹了吧。(以上数据来自《澄海县志》)

(海南麻疯村)

这些麻疯病人,在共产主义性质的麻疯村集中劳作,集体治疗。偶尔挑些农产品到樟林市贩卖,樟林老百姓也很怕买到他们种的菜,私下里担心这些蔬菜是不是浇灌了他们的“癞哥尿”。

民间传说,“文革”初期,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被打倒,潮汕某地麻疯村的病人,也被组织起来游行,实在找不到什么适合癞哥们呼的口号,最后他们呼的口号是:“癞哥就是好!打倒刘少奇!”一时间传为笑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转载自







































北京白癜风手术费是多少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zctp/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