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战役之后,普军残部向其本土的东北角逃去,以便与正向其边境靠近的俄国盟友取得联系。法军大军团此时像一群撒手的猎狗,四处追歼溃散之敌。霍恩洛厄亲王经马格德堡撤退,在普伦茨堡被缪拉截住,于10月28日率一万六千人投降。布吕歇尔虽较狡猾,但仍不敌贝尔纳多特和苏尔特经吕贝克的围追堵截,终于11月7日在波罗的海边的特拉弗明德附近与一万名普军一起放下武器。克莱斯特也率二万守军连同马格德堡要塞向内伊投降。
当欧洲大陆上的奥地利和普鲁士被打败后,拿破仑派兵进入了普属波兰,以便在日后做好对抗俄国人的准备。而当时的俄国人正急于为奥斯特里茨战败雪耻,他们认为那次失败是奥地利人强加给他们的拙劣战略造成的,这种看法也的确不无道理。而俄国在普军战败之后,有两支军队向西进军,一支由本尼格森率领,有五万五千人,现已到达华沙以北三十英里的普尔塔斯克。另一支由布克斯霍夫顿率领,有三万六千人,还远在后方。普鲁士此时在战场上仅剩一个军(人),驻守在东普鲁士的托伦。
拿皇在进入柏林后为了打击反法同盟的老大英国,在年11月21日颁布了全面封锁不列颠群岛,凡是在法国及其盟国占领区所发现的英国臣民或货物都一律予以扣留,任何船只若与英国或英国殖民地通商将一律予以没收的政令。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在年1月7日也采取报复措施,宣布任何中立国船只载货进出法国港口者也一律予以扣留。
同时为了做好以后对俄作战的准备,就要首先保证法军的交通线在未来的对俄战争中安全畅通,拿破仑认为争取波兰人的友谊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七年战争使波兰已为奥、普、俄三国所瓜分,现在他要从形形色色的后选人中为波兰的复兴物色一位未来的国家元首,以便使复兴后的波兰能充当对抗俄国侵略的缓冲国,最终约瑟夫·波尼利托夫斯基亲王被拿破仑选中,因为此公不仅是一个显贵而且一向仇视俄国人的统治。
当拿破仑完成普鲁士领土的划分,建立了华沙大公国的政治体系之后,拿破仑便起兵再次迎击俄国人的威胁。年11月,首先派出达武的第三军去占领波森,同时缪拉的骑兵进入华沙,作好了战前的准备。
波兰这个国家处在平原之上,是非常容易开发发展的土地,可是在拿破仑时代却是沼泽与森林的代名词,因此在这种地方作战,后勤补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对付俄国人之前,就要把所有的后勤工作都做好。因此在耶拿之战的次日,拿破仑颁布了一道敕令,规定柏林城和每一个普鲁士属国诸如黑森-卡瑟尔和不伦瑞克应缴纳的战争特别税额。普鲁士各主要城镇制作二十八万件大衣和二十万双军靴;医院其中包括治疗医院;在柏林制作六千个医用床垫,并将一万二千顶普鲁士帐篷裁开制成九千件医用床单。在外交方面,为了牵制俄国的军事行动,他还怂恿土耳其苏丹和波斯国王入侵俄国在多瑙河下游和高加索方面的领土。同时使用缴获的普军枪支组建了一个波兰师。
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拿破仑便将注意力转向其军事战役。11月24日,他命令缪拉率达武、拉纳和奥热罗三个军以及他自己的骑兵共六万六千人组成的特遣队去占领华沙和普罗克之间的维斯杜拉河一线,并要缪拉确保布格河、纳雷夫河和乌克拉上的桥头阵地。这三条河在华沙以北二十英里的半径内汇入维斯杜拉河,而华沙城正是进入整个北波兰平原的要冲。在其左翼,内伊的第六军奉命渡过维斯杜拉河占领索恩,从而开辟了一条走廊直通东普鲁士马祖里亚湖地区。指挥俄军前卫的本尼格森将军见缪拉进逼,遂放弃华沙并北撤三十英里退往纳雷夫河边的普尔塔斯克。拿破仑立即命令缪拉向普尔塔斯克推进;12月13日,他又命令其余部队即苏尔特的第四军、内伊的第六军、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和近卫军全部越过维斯杜拉河,向另一道河川障碍乌克拉河一线推进。
法军于12月23日开始全面推进。在左翼,内伊的第六军和随后的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从索恩相继东进六十英里,在比埃征渡过乌克拉河,并在此交手逐退了莱斯托克将军的普鲁士军。在中部,苏尔特的第四军在普罗克附近越过了维斯杜拉河,然后前进25英里到达普隆斯克。在右翼,拉纳的第五军,达武的第三军和奥热罗的第七军在越过布格河后,继续向塞罗克-纳希尔斯克进逼。法军的这种向心推进迫使俄军后撤十二英里退至哥利敏-普尔塔斯克一线。年迈的卡门斯基看到往北的交通线受到威胁,遂命令全线由纳雷夫河谷一直退到奥斯特洛伦卡,但其属下的本尼格森和布霍夫顿两位将军却坚不退却,决心固守。
真正的战斗是12月26日打响的。法军右翼拉纳的第五军向本尼格森在普尔塔斯克的阵地英勇进攻,但由于俄军炮火猛烈,第五军的进攻被击退且损失惨重。于是,拿破仑以苏尔特的第四军,达武的第三军和奥热罗的第七军在更北边的哥利敏向布霍夫顿部所据守的地区猛攻。这次,俄军终于被迫退至马考,并在夜幕掩护下,继续向东北二十五英里处的奥斯特罗伦卡退去。大雨一直不停地下着,由于气候温和,无冰冻现象,所以沼泽式的纳雷夫河谷成为一片泥海。此时,法军伤亡已逾三千,而且也无法追击俄军,而俄军由于泥潭过深也不得不放弃几乎所有的火炮。
普尔塔斯克之战虽是法军的胜利,但赢得并不漂亮。同时由于天气原因,大军团的士气非常低落,由于道路状况极坏,经过长途跋涉后部队疲惫不堪。由于大地泥泞使任何进一步的军事行动都无法进行,于是双方都只好宿营过冬。俄军在沃姆扎和马祖里亚湖之间扎营,而法军则宿于维斯杜拉河以东,华沙和埃尔平一线。
而法军大军团的北段是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和内伊的第六军,由其是内伊的驻地人口稀少难以供养部队,便想向北面远处较富饶的地区发动一次突袭。他于年1月的头一周开始行动,一下子就深入东普鲁士境内六十余英里。在亚里河上的巴滕施泰因附近,他与普军莱斯托克军遭遇,结果被迫由原路折回。不过,内伊此举却使本尼格森误以为这就是法军进攻的开始。他立即率六万三千人西进,以便把内伊和贝尔纳多特赶过维斯杜拉河下游。1月25日,俄军反攻抵达莫仑根,在那里,即为贝尔纳多特所阻。
拿破仑对内伊惹起的麻烦十分恼火,但不得不做出调整,令北段的第一、第六军后撤,引诱俄军西进,大军团的其余兵力则北上切断其退路。计划十分完美,但是贝尔蒂埃派去给贝尔纳多特下达作战命令的一位参谋在途中被哥萨克巡逻队捕获,拿皇的全盘计划被送到了俄军司令那里。本尼格森立刻意识到其处境危险,遂赶紧北撤。法军只好全军出击追击俄军。由缪拉的骑兵军和苏尔特的第四军组成的法军前卫,在海尔斯贝格渡过阿勒河后,于2月7日在一个名叫普鲁希-艾劳的小镇追上了俄军,一场激烈的遭遇战随即爆发,在经过两日的战斗,双方都损失重大,但是法军占了上锋,当夜幕降临时,本尼格森率全军向柯尼斯堡撤去。
次日,缪拉率领一些尚未参战的骑兵慢腾腾地尾随俄军到达离柯尼斯堡不到五英里的地方,但发现敌军已在普里格河右岸进入支撑点。而法军也向后撤至帕萨尔格河、阿勒河和奥穆莱夫河以西宿营过冬。面对东欧寒冷的冬天,不得不放弃进攻,拿破仑利用这段休战时机重新整编了其疲惫不堪的军队,并巩固了他所占领的德意志北部的地位。为来年春天的攻势做好准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