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NEnglJMed上,来自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的Brodell博士等人报告了一例误诊为多种疾病的疥疮,一起学习。
病史概要
患者为61岁女性,诉皮肤严重瘙痒性皮疹6月。查体可见腹部、背部及四肢表皮剥脱性丘疹,伴蜜色结痂(图A)。诊断化脓性毛囊炎及结节性痒疹,予醋酸氟轻松乳膏和强力霉素治疗4周皮疹无好转。
图A.临床表现
皮疹活检显示有嗜酸性粒细胞的混合性炎症浸润,这提示皮疹可能与药物相关。停用所有药物后皮损无变化。最终手部皮肤碎屑在光学显微镜下查见疥螨(图B)。随即整晚全身外用苄氯菊酯,1周重复1次,皮损最终在用药后2周内消退。
图B.光学显微镜查见疥螨
延伸阅读
疥疮是螨传播性疾病,特征表现为皮肤瘙痒,且夜间加重。疥疮常累及腕部及手指间,见图3红色部位,其次常见部位是下图的粉红色区域,当然,其他部位皮肤亦可受累。
图3.疥疮好发部位
未经治疗的疥疮可因不断搔抓而出现广泛的湿疹化,另可出现脓疱病、镰疮、甲沟炎或疖病等继发性感染。临床上「隧道」不易见,有时会模拟为表皮剥脱或脓疱病。活检标本常为非特异性改变,而无隧道或疥螨,因为患者整个皮肤表面可能仅有6~10只疥螨。
目前医生对杀疥螨制剂的认识不甚清楚。杀疥螨制剂治疗选择不多,其中苄氯菊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外用制剂,一般用法为5%外用,每周1次,文献报道单用或联用14d的治愈率达86.8%~99%。也可选择苯甲酸苄酯、硫软膏、林丹等外用制剂,但有效性较苄氯菊酯低。有时会联用伊维菌素口服治疗,一般用法是μg/kg,顿服。
本文来自皮肤时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