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家具,不能不说说橱柜类家具。橱柜类家具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周三代。到了明清两代,黄花梨材质的箱、柜类家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可分为柜、箱、盒三大类,用途多样,或盛放衣服行李,或放书籍等,制作工艺也堪称古典家具的典范。这次,我们先来说说柜。
黄花梨五抹门圆角柜(局部纹饰细节)
黄花梨柜一般都是形体较高,可以存放大件或多件物品。对开两门,柜内装樘板数层。两扇柜门中间有立栓,柜门和立栓上钉有铜饰件,可以上锁,是居室中必备的家具。黄花梨柜的种类有柜橱、顶竖柜、亮格柜、圆角柜、方角柜、书格等。
柜橱是指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跟桌案差不多,柜面可以当作桌面使用。面下安抽屉,在抽屉下安柜门两扇,内装樘板为上下两层,门上有铜质饰件,可以上锁。在室内陈设。明代柜橱种类很多,做工与桌案一样,大都是侧脚收分明显,高度与桌案相仿。
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小柜的长和宽与下面立柜相同,所以称“顶竖柜”。顶竖柜大多成对陈设在室内,或两个顶竖柜并列陈设,因其共由两个大柜和两个小柜组成,所以又称为“四件柜”。在明清两代传世家具中,顶竖柜占相当一部分比重。
明晚期黄花梨双抽屉上格券口带栏杆亮格柜
亮格柜是书房、厅堂内常用的家具之一,形式集柜、橱、格三种于一体。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来存放书籍,上部陈放古董玩器,做到了实用和美观有机的统一。
明代黄花梨方材圆角柜
圆角柜的四边与腿足全部用一根木料制成,柜顶角与柜脚均呈外圆内方,又被称为“圆脚柜”。圆角柜的体型较大,分为两门、四门两种,特点是稳重大方、坚固耐用。
明代黄花梨有柜膛方角柜
方角柜是指用方材作框架,柜面的各体都垂直呈90°,没有上敛下伸的侧脚,柜顶也无喷出的柜帽,门扇与立栓之间由铜质合页连接,也被称为“一封书”式方角柜。有的方角柜柜身大框及门的边抹都打洼,做法颇有古趣。
明代黄花梨“卍”字纹书橱
书格是专门存放书画的家具,南北方对它的称呼有所不同,南方多称为书橱,北方称书柜。书格属于柜橱中的架格类。柜橱大多有门,而架格大多无门。书格为架格的一种,正面基本不装门,两侧与后面大都空透。但在每个屉板两侧与后面加一较矮的挡板,其目的是挡住书籍落到后面,有围护挡齐的作用。正面中间装抽屉两具,是为加强整体柜架的牢固性,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功能。
明代书格的出现为闷心的柜橱类家具增加了灵动和文气,其空敞无档简约有序的线条架势深得文人的青睐。文人们对书格的设置也是极有讲究的,仅在书斋置设并非随处可设,也不能滥设。
#明清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