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干燥,作为家长,您是否注意到你家宝贝便便时哭闹或拒绝排便,或者便便时屁屁疼痛、便血?那可能是因为肛裂引起的。如何预防呢?
小儿排便哭闹,家长要多注意
小儿肛裂多因大便干燥、排便用力使干硬大便擦伤或撑裂肛管上皮形成的。在齿状线邻近有慢性炎症时,肛管组织因纤维化而弹性减退,由于解剖的特点,排便时肛管后方皮肤最易受损伤而发生较深的撕裂,伤处继发感染,感染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引流不畅而形成慢性溃疡创面。
小儿肛裂的主要症状为排便时肛门疼痛和便血。肛裂可因排便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其最主要特征。排便时,大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此后因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此期可持续半个小时到数小时,孩子坐立不安,很难忍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又发生疼痛。以上临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疼痛时还可放射到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或骶尾部。部分无法语言表达的患儿表现为排便时哭闹或拒绝排便。
小儿肛裂后,因疼痛拒绝排便,能忍则忍,久而久之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使肛裂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使肛裂难以愈合。
家长应如何避免或预防小儿肛裂呢?
首先要培养小儿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家长应积极调教小儿,转移注意力,选择儿童不紧张时,让小儿排便,并每天耐心地按时进行,可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其次让小儿有适当的活动量,新生儿后期,可让小儿空腹时进行俯卧。婴儿稍大,就可让其在床上翻滚爬动,这不仅有利于预防便秘,而且对小儿健康发育也有好处。
再有进行科学喂养是关键,小儿的膳食应当结合其生理特点,满足生长需要,保障机体健康,因此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小儿固然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乳类、鸡蛋、瘦肉、鱼肉等),但也必须摄入适当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如粮食、蔬菜等),也不一定都吃精白米、精粉,应当多吃一些粗粮、蔬菜和水果等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这对预防小儿便秘有较大作用。小儿进食后尽可能劝导细嚼慢咽,不应过急吞咽,以免食物消化不良,引起便秘。
孩子的健康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照顾都是非常的细心,发生肛裂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注意做好这些预防,注意饮食的调理,对孩子做好对应的护理,慢慢的会调养好的。肛裂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各位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如若严重,请及时就医。
-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