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苹果儿医答”中
遇到了一个关于2个月小宝宝皮肤问题的
提供的皮疹图片▼
(拍的真是差强人意,乍看一头雾水,难以明确诊断)
医院查了血常规,看到淋巴细胞比例和嗜酸细胞比例都稍微高了一点点,就给宝宝开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一看就是“抗病毒抗过敏一起上”的治疗思路。
我给出了初步回复意见之后,家长又追问了一条▼
医院还给宝宝开了两种外用药▼
这样看来还是当作“皮炎/湿疹”进行治疗的。
但是!
当我看到追问里家长提供的皮疹图片▼
我再回过去看第一条提问提供的照片,
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
不会是疥疮吧
不禁想起了医院刚刚开始出皮肤科门诊的时候,也曾经差点把一个小宝宝的“疥疮”误诊为“湿疹”,幸好当时有上级医生指导,才没有误诊误治。
说来也巧,遇到这条网上咨询的第二天,
又遇到了另外一条网上咨询,这次是位刚满月的小宝宝,
皮疹的表现▲很像当年险些被我误诊的那位小宝宝。
于是乎,我心血来潮。。。
干脆写一篇关于宝宝疥疮的科普!
希望不幸罹患疥疮的小宝宝们都能尽早得到
正确的!有效的!治疗
疥疮是由疥虫(也称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寄生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所以就像虱病一样,都属于皮肤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01
皮疹表现为...
本病皮疹在成人好发于手指缝、掌跖、手腕屈侧、肘窝、腋窝、脐周、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沟、大腿上部内侧及女性乳房皱褶处(头面部一般不受侵犯)。
但是对于小宝宝患者,皮疹可以泛发全身,甚至累及头皮。皮损为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或水疱,散在分布。搔抓后可引起继发细菌感染,有时可以见到疥虫在表皮内穿凿形成的线状隧道。
在男性阴囊、阴茎等处可见淡红色、红褐色的绿豆至黄豆大小半球形结节,称为“疥疮结节”,在小宝宝,疥疮结节可以全身出现。
本病瘙痒剧烈,夜间为甚,影响睡眠,可引起小宝宝异常哭闹,甚至影响食欲。
婴幼儿患病经常是被看护宝宝的成人传染所致,所以一旦怀疑宝宝患病,要同时检查家中成人,需要全家人同时治疗。到医院就诊时可以刮取隧道或新发丘疹的皮屑,在显微镜下检查有无疥虫或虫卵,因为取材过程可能有轻微疼痛,为避免宝宝哭闹,也可以对家中疑似患病成人进行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旦发现疥虫或虫卵即可确诊。但检查阳性率并非百分之百,如果没查到阳性结果,在高度怀疑本病时,也可以进行试验性治疗。
02
诊断注意
疥疮需要和湿疹、丘疹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相鉴别。
01
湿疹:皮疹形态多样,可以有红斑、丘疹、斑片、脱屑、渗出,婴儿很少在手足部位有皮疹,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无传染性;
而疥疮以丘疹、结节为主,累及掌跖部位,外用激素几乎无效,家人之间互相传染,经常同时发病。
01
02
丘疹性荨麻疹:本病最常见诱因为蚊虫叮咬,皮疹一般为绿豆至黄豆大红色风团样丘疹,散在分布,暴露部位为主,数量相对少,形态相对一致,无传染性。
02
03
皮肤瘙痒症:本病除抓痕外,没有明显皮疹,皮肤可能相对干燥;在成人疥疮皮疹较少时,需要详细体检以鉴别。
03
03
疥疮的治疗....
疥疮的治疗需要全家同治,注意避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患者的衣物、枕巾、床单、被单等需要煮沸消毒,或用塑料袋密封保存一周,待疥虫死后清洗。
常用的治疗药物:
成人可选择10%硫软膏、苯甲酸苄酯洗剂或乳剂、克罗米通乳膏,儿童可用5%硫软膏、丁香罗勒乳膏,其中硫软膏效果更好。市面上可能只有10%浓度的硫软膏,儿童使用时可以和润肤剂1:1混匀调配成5%浓度。
注意事项
涂药时要从颈部以下全身涂遍,儿童如头皮也有皮疹,需同时涂遍头皮。
早晚各一次,连用3天为一疗程。
用药前可洗澡更换干净衣物和床上用品,用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服,让药物粘附在衣物上杀虫。
第4天洗澡更衣,更换干净的床上用品,将换下的衣物床品煮沸消毒杀虫。
如仍有皮疹,可以重复一疗程治疗。
但是疥疮结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消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液氮冷冻或皮损内注射激素治疗。
如何应对蚊虫叮咬后瘙痒红肿
关于湿疹的治疗,首先要了解这5条原则!
这些皮肤问题,常被误认为“湿疹”....你知道吗?
褚岩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