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疥疮的危害与防治

一、流行病学

疥疮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疥虫侵犯皮肤而引起。疥虫属于螨类,又称为疥螨。疥螨可分动物疥螨和人型疥螨等类型。动物疥螨寄生于牛、马、猪、羊、狗、猫等动物身上,并可传染给人;人型疥螨寄生在人体上。它是由人型疥虫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染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可互相传播。与疥疮患者直接接触或使用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等都可被传染。寄生于动物身上的疥虫也可传染给人,但其症状轻微。疥虫壅阻肌肤,可不断繁殖。年前后疥疮在我国趋于停止流行、而从年前后疥疮流行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的传染病,在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济搭纳人“性传播疾病之一”。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通过性关系传染的疥疮占11.6%,全球每年大约有三亿人感染。

二、传播途径

疥疮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直接传染由直接接触(如握手、身体接触等)传染,而间接传染由接触被污染的被褥、衣物等造成。本病传染性很强,易在家庭及集体生活的人群中传播流行。农民、打工者、差旅人员、住校学生往往为高发人群。

三、临床特点

疥疮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四个方面:

①疮的易发部位:因疥螨好栖息于皮肤柔细薄嫩的地方,所以疥疮好发部位是手指、指缝、腕屈侧、肘部、腋前、女性乳房及乳晕、腹下部、外生殖器、股上部内侧、臀部下方等。

②疥疮的皮损形态:皮疹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呈疏散性分布或密集成群,但不融合。隧道为一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细线纹,稍弯微隆起,长约3~15mm,在隧道的一端,有一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这就是疥虫隐藏的好地方。

③自觉症状及并发症:初次受疥虫感染后,须经4~6周才发生自觉症状,主要为自觉剧痒,尤其是夜间,虽剧烈搔抓,也难遏止,常因搔抓引起表皮剥蚀,有时可引起淋巴管炎或淋巴结炎。

④找疥虫的方法:用针头将新发的水疱挑破轻刮一下,或将隧道一端的灰色小点拨开后挑取,对光观察,常可见到发亮而活动的小白点,即是疥虫。若用低倍显微镜直接观察,可见到疥虫的全貌或挑破的残核。

四、临床分类

①成人疥疮:主要症状是瘙痒、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

②老年人疥疮:瘙痒严重,对疥虫反应较弱,所以无明显炎症反应。背部多见。

③婴幼儿疥疮;很难找到隧道和疥螨,应疹形态不典型,好发于头面部,隧道色淡而浅在,隐约如线状,基底轻度炎症而粉红色,易伴发水病,且易透过角质层窥见虫点,呈白色小点状突起。

④结节性疥疮:多见于明囊、臀、腹及股部。呈红棕色给节,奇痒,数月到1年以上才逐渐消退。

⑤挪威疥:(Norwegianscabies)又称痂皮性疥疮,本型系年Dabielsen、年首先在挪威报告的一种疥疮的异型,故称挪威疥疮。是一种免疫异常反应。多发于体弱、精神病、免疫缺陷和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结痂,出现角化过度的红斑鳞屑性斑块,还可出现糜烂、脓疱、恶臭,毛发干枯脱落、指甲变厚变扭曲、全身淋巴结肿大,鳞屑厚,病情重,传染性极强。

⑥局限性疥疮。

五、疥疮的危害

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疥疮每天晚上瘙痒难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

②传染。可在亲戚朋友中传来传去,严重影响人的正常交往;

③某些治疗疥疮的药物的毒性。很多治疗疥疮的药物中含有有毒的γ-成份,有比较强的潜在致癌性!此为疥疮潜在的最大的危害。

④导致疥疮恐惧症,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笔者曾经遇到过大量的疥疮患者,在疥疮治愈数年之后,还经常怀疑自己患有疥疮,成为心理上一个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质量;

⑤导致某些后遗症。疥疮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继发顽固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上称之为“顽癣”,更加重疥疮患者的心理负担!

⑥疥疮目前被列为“性传播疾病(STD)”之一,容易受到歧视,更摧残患者的自尊心!

当然,疥疮的危害还远远不止于此,这里只是简述常见的情形。

六、临床诊断

疥疮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婴幼儿例外婴儿皮肤比较细嫩,疥虫很容易侵袭到小儿的头面部。

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疥疮的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处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

根据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便可诊断为疥疮。

七、鉴别诊断

①皮肤瘙痒病:本病皮损无原发疹,且发无定处,指间更罕见,发病常与情绪、季节、气候变化,内脏疾患以及更年期障碍有关。

②丘疹性荨麻疹:此病多见于儿童,无特殊好发部位,皮疹呈梭形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为其特征。患儿常是过敏体质,有时可伴胃肠功能紊乱。

③虱病:该病是虱子所引起的皮肤病,损害常见为继发疹,好发于两胁、腰带部、阴部或衣缝皱折相接触的皮肤处,且容易查到虱子及其虫卵。

八、检查方法

(一)寻找隧道的方法: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30秒钟至1分钟,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黑迹,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

(二)针挑方在指侧,掌腕皱纹及水疱、脓疱等处找到疥虫隧道。并仔细找到隧道的末端发现白色虫点,此处最易查出疥虫的皮疹。方法:选用6号注射针头,持针与皮肤平面成10°~20°角,针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虫点处,距离虫点约1mm垂直于隧道长轴进针,直插至虫点底部并绕过虫体,然后放平针干(成5°-10°)稍加转动,疥虫即落入针口孔槽内,缓慢挑破皮肤出针(或直接退出)。移至有水(或10%KOH,NS)的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查疥虫。

九、治疗

(1)指南推荐用药在年日本治疗疥疮的指南中,将苯醚菊酯洗剂或口服伊维菌素作为疥疮的一线治疗用药。局部治疗的二线选择是含硫软膏,克罗他米通乳膏或苯甲酸苄酯乳液。六氯化碳软膏(林丹乳膏(Lindane)(丙体))不再用于临床使用。但是在国内,因硫磺软膏毒性小,疗效好,容易购买到,价格也便宜,常用硫磺软膏作为常规治疗使用。另外,硫磺软膏毒性小,是儿童患者的首选药物。

(2)中药外洗疥疮最早于《山海经》、《管子》等书已有记述。祖国医学在治疗疥疮方面已有近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在治疗疥疮时以外治为主,如以“洗疥药方”或“洗疥如神方”沐浴洗澡,洗后配合外擦“硫磺擦剂”、“硫磺七灰散”、“一擦光”、“扫疥散”、“一扫光”,也可外擦“灭疥灵”。

十、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虫,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2)杜绝不洁性交。

(3)出差住店要勤洗澡,注意换床单。

对疥疮的护理首先要及时清洁,尤其对可能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生活用品要彻底消毒;其次,要避免过度的搔抓,要及时剪指甲,以防通过搔抓感染脓疥,擦药、洗澡及换衣服都要及时。

在集体单位或家庭中一旦发现疥疮,需要尽早隔离并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本病传播蔓延。平时应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出差归来最好能进行一次检疫。凡疥疮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煮沸消毒或用药水浸泡或洗净晒干停放15天后再应用,以求彻底消灭疥虫。

十一、日常护理原则

(一)日常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经常洗晒被褥。

(2)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并彻底治疗。患者治愈后,应观察1周,未出现新的病情才算治愈,因疥虫卵发育为成虫需要1周的时间。

(3)家庭和集体宿舍发现患者,应同时治疗,才能避免互相传染而使病情反复。

(4)接触疥疮患者后,耍用肥皂或硫黄皂洗手,以免传染。疥疮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枕巾、毛巾等,均须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暴晒,以便杀灭疥虫及虫卵。

(二)饮食调养原则

(1)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

(2)宜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苦瓜,马齿苋,芹菜、马兰头、藕、西瓜、薏苡仁、绿豆、赤小豆等。

(3)不吃或少吃猪头肉、羊肉、鹅肉、虾、蟹、芥菜等发物,以免刺激皮损而增加痒感。

(4)不要吃过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锅,高度酒类等,以免加重瘙痒症状。

(三)生活起居要点

(1)疥疮患者应自觉遵守一些公共场所规定,不去游泳池游泳,不去公共浴室洗澡,以免传染他人。

(2)患者的衣物、被褥用开水烫洗灭虫,一般在50℃水中浸泡10分钟即可达到灭虫的目的;对于不能烫洗的,可放置于阳光下暴晒1~2日后再用。健康者不能用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等。

(3)健康者帮助患者搔抓、涂药、洗晒衣被后,应用硫黄皂等洗手,以防传染。

(4)应避免与患者过性生活,以防不洁性交导致疥疮传播。

(5)人与动物的疥虫可以互相传染,故家里有疥疮患者时,应预防宠物发病;如家里宠物得了疥疮.除及时治疗外,还要预防传染家里的人而致发病。

~欢迎点赞分享~

粟龙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zz/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