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药文化,义举为民保健康
菖蒲
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身体出现的神昏癫痫,健忘耳鸣,热病神昏,癫痫病,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肺部疼痛,风湿痹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都有良好的作用。
菖蒲其性微温,味辛,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市场上有以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干燥根茎冒充石菖蒲,使用时注意鉴别。
菖蒲药用价值
1、菖蒲植株全株芳香,因此可作香料或驱蚊虫。
2、菖蒲茎、叶可入药,在8~9月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细根,晒干。可用于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
它还具有对中枢神经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对于精神病患者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和催眠的作用。它还具有祛痰湿的功效,对于身体出现的寒湿内扰引起的失眠以及痰湿表现也有良好的清理作用。它还具有解毒,祛邪,芳香的功效,能够有效的防止蚊虫叮咬以及毒邪感染等病症,都有良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
菖蒲具有实际的药用价值。对此,古籍中多有记载,谓菖蒲久服能延年益寿。如《本草经》载:“菖蒲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群芳谱》亦云:菖蒲“久服可以乌须发,轻身延年。”也正因如此,所以我国人民才在端午节将菖蒲捆扎成束,悬挂于门窗之上,以祛禳“五毒”,或将其煮水给孩子洗澡,可保孩子无无疮无病,平安成长。
菖蒲之美可使人“益心智,高智不老”(《本草经》)。菖蒲叶狭长,排列有序,主茎顶端有黄花,有香气,其中有一种石菖蒲还颇有水仙的风采。而人们呢,也正是在对菖蒲的欣赏中,陶冶性情,愉悦精神,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群芳谱》这样赞道:石菖蒲“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有此君,便觉情趣潇洒“。
菖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效: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 主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根茎供药用,8~9月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细根,晒干。扩展资料性味】味辛;苦;性温 心;肝;胃经 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湿疹;疥疮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4个石菖蒲治失眠验方
验方一
取龙齿9克,捣碎,石菖蒲3克,加水适量,煎取毫升,晚间代茶饮。具有镇惊安神之效,适用于心虚胆怯之失眠症。
验方二
将川连、石菖蒲、酸梅肉放入锅中,加水煎汤,去渣取汁,调入红糖即成。代茶,频频饮用。适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
验方三
准备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硫磺20克。四味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的时候,用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在肚脐中,以棉花填至与肚脐平齐,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即可。适用于治疗心肾不交所致失眠多梦。
验方四
柏子仁克,枸杞子90克,麦冬、当归、石菖蒲各30克,玄参、熟地各60克,甘草15克。上药按配方比例,研成细末,以纱布袋分包,每包15克,每次取一包,用沸水冲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