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琪嘉middot心理成长课

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231864.html
本期内容本课概要:哭闹的内在小孩一.为什么有的婴儿总是哭闹不止?1.高敏感型婴儿2.有生存焦虑的婴儿3.不被理解的婴儿4.有分离焦虑的婴儿二.父母的拥抱和皮肤接触可以帮助婴儿建立起安全的环境1.早期婴儿的依恋本能和拥抱反射2.哭闹的孩子最终的诉求是父母的爱-本期课程文稿-一.为什么有的婴儿总是哭闹不止?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哀伤。如何看待一个眼泪多的孩子。我们说有的孩子,他生下来以后,就很安静,很乖,不哭,好像在这个世界,他怕麻烦别人,他好像不存在一样,所以有的孩子,父母亲就说他很好养也不烦人。但是反过来有一类婴儿就是整天哭闹不已。我的一个同学说,当时他的孩子哭闹,他必须要抱着整夜的走来走去,他说婴儿,他的孩子能够感觉到他膝盖弯曲的角度,不能超过十度啊。稍微他说,抱累了,(或者)他想孩子安静了,他就想稍微弯曲一下,坐下来,那坐下来当然超过十度了,对吧,但是他稍微动一下,孩子马上醒了就哭,所以像这种孩子呢,在内心中,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做高敏感,或者超敏感度的婴儿。那当然首先来说是生理上比较敏感,哪类的孩子生理上比较敏感呢?据说是亚斯伯格的婴儿,是比较敏感。亚斯伯格是一类,智力超常的,有特殊的数学或者音乐才能的,这一类孩子,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度要远远大于我们正常的人群。比如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听的到外面的声音,除非你转移注意力。我们在看人看事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某一部分,但是细节不一定都看得到。我们以前常常说有的间谍电影,当间谍,从一楼上到三楼,然后突然你跟他说,在二楼的某一个房间开着的门里面有什么东西啊?有的间谍说的出来,那可能就是有所谓的照相机的记忆。那换句话说,他的感受度对外面的声光味,这种处理,这种感觉度,他(敏感度)的范围,要比一般的孩子大的多。那这样的话,如果婴儿是这样的情况,那当然他对于外面的声音,外面的味道,外面的自己身上,被子上那种感觉,在皮肤上的感觉就特别的敏感,那对婴儿来说呢,过度敏感不是一个好事。我们说为什么一般的人没有这么敏感了,就是在于我们的生活有时候需要滤过一些东西,所有的信息太多了以后就会超载对吧,所以呢,(高敏感度)它也是个好事,也是坏事。那比如说巴黎有一个亚斯伯格的黑人,他看一眼,在高楼上看一眼,他就可以把全巴黎的图给他画出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街道,每一个房屋的结构。但是一般的人做不到。所以这是第一个可能性。那么第二个可能性就是生理上不舒服了。我刚才说他是超敏,那现在说的是身体上不舒服,比如说有一个学员,她的描述就是她出生以后是个女儿,她的外婆就是因为她是女儿喝煤油自杀的,她的奶奶和她的妈妈都想把她给送掉。她爸爸在(她)出生以后呢,有几个月时间不在家里,那这个孩子就成天的哭闹,送也没送出去。等她爸爸回来以后,就打开包裹她的襁褓,这一看,里面身体上,皮肤上长满了疥疮,就是特别多的那种,不知道是虫子还是污渍。你可以想象她的妈妈,是怎么来护理这个孩子的,根本就不管她,没让她死就算好了。所以呢,这个孩子她整天就是处在一个奇痒无比,难受无比和被抛弃被嫌弃的状态了。我们有时候会说孩子的哭闹是生命力的象征。比较起我刚才说到的那种特别安静的孩子来说,它是有生命力的一个象征,他在呼救,他在抗争,他是要活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特别凄惨的故事。孩子呢,被扔到粪坑里面去了,然后被人发现了,那肯定是他的哭声比较大,被人发现了。所以,像这种孩子呢,他可能以后会出现,存在焦虑的(这样)一个现象。他一生下来,他拼尽全身的力量,吸引周围的人注意。那么哭声就是吸引周围的人注意的一个表现。有的孩子呢,他的哭声特别大,哭的时间特别长,而且整个哭声你要去听的话有愤怒啊。每个婴儿哭都哭的不一样。你看到他哭了,是委屈啊,是愤怒啊。我有一个同事的爱人,有时候我们在看她的录像的时候,我们看婴儿观察的录像,就把他从出生以后照顾孩子的,每个星期,每天他都拍一两段,然后我们就随机拿来看。发现他的孩子,在大概三四个月不会讲话的时候,有一次呢,她把孩子临时交给她表姐托管,她下去吃一点饭,离开了没半个小时,这孩子哭的一塌糊涂。她表姐打电话让她上去,她上去以后呢,这个录像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上去她就开始哄孩子,然后孩子呢,就哭啊,眼泪啊,鼻涕啊什么都哭起来。妈妈呢,就讲了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哎呀,你受委屈了,我的小委屈啊,我们叫委屈,我们叫不委屈。”她是这样说的啊,然后她就哄他(孩子),边哄就边说我们叫不委屈,所以你可以看到妈妈和孩子之间通过哭声,建立的联系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母亲像这个母亲这样,能够理解孩子,并且能够给孩子的情绪加以命名。孩子就能够觉得,好,妈妈懂我了。还有一类孩子,他的哭声是因为妈妈总是不能猜对他的哭声是什么意思,但哭声是有意义的。那我们说第一个哭的意思,可能是超敏感的婴儿,亚斯伯格之类的,那么第二个可能是处于巨大的恐惧之中,这个孩子感觉到可能快要死了,这种生存,存在的焦虑,快要死了。(有过)这种体验的话,他以后可能就会特别的敏感,惶惶不可终日。而且呢,他会非常担心灾难会随时掉在他头上,所以这种有(存在焦虑)内在孩子的人,他就非常敏感,对自己的身体,对社会上一些可怕的一些新闻。他自己会非常的谨慎,为人非常的谨慎,而存在焦虑,(往往)会怕死。那么我说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孩子的哭声里有特别多的委屈,就是他总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那这种母亲呢,我刚才说的那种母亲的孩子呢,他就很少哭,因为这个母亲,他(孩子)不用哭嘛,他的表达这个母亲都能够理解。但是有一类母亲,她总是不到位,他不是人不到位,就是心不到位。那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当然就是,容易很憋屈啊,经常的哭泣。所以我们看到经常性的,母亲会说你要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要再哭的话,我就把你扔给狼外婆。去吓唬孩子。孩子你知道他是吓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真的吓到他,她会哭的更加厉害。所以你要是用不哭去吓孩子,你只会把孩子吓得更厉害。所以对于这种孩子来说的话,他当然就哭的更加厉害,而且哭的更加持久,难以缓和,难以把他哄好啊。这是第三类的哭声,就是(母亲的)不理解。那么第四类的哭声,就是哀伤,分离。我们说所有的心理,归纳起来,他的创伤都是一个分离反应。孩子小时候啊,经常处于一个动荡的状态,比如说被送来送去,环境变来变去,身边的人换来换去,换保姆,换房子,换住所。然后换母亲,母亲经常一下失踪了,不见了,换照顾者,一下子把他扔给奶奶,一下子把他扔给舅舅,一下子扔给姨,母亲一下子又变成后母,就是这个孩子呢,他的动荡比较多,所以这种孩子,他也是容易哭泣,因为哭泣当然就是对分离的恐惧。二.父母的拥抱和皮肤接触可以帮助婴儿建立起安全的环境所以我们说,小时候一个孩子经常哭的时候,经常我们会认为这个孩子很难养,然后这个母亲也很挫败,他为什么哭呢?他哭着就很烦,是不是我不够成功呢?还有一种呢,就是我们说,早期的时候婴儿啊,他有几个本能,其中一种本能,我们给他一个名词叫做依恋本能。依恋本能呢,就是由依恋行为所构成。所谓依恋就是这个孩子出生以后,他要在情感上去链接某一个人,然后和这个人发展很亲密的关系。那么依恋行为有哪些呢?依恋行为第一个,就是吸吮,这个嘴巴一撸一撸的,就是你要给他吃奶呀,给他喂奶,他嘴巴要含到东西。那么第二个行为叫什么,就是拥抱反射,你要是去用东西刺激他的前胸部(和)腹部,他手和脚就会搂成一团。这是动物反应,这就是拥抱反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爬行,这个都是比较后了。对动物来说,它马上就可以做。那我想重点说说拥抱反射。我们人呢,因为毛发在进化中退化掉了,退化掉的原因呢有几个,一个呢就是我们学会了生活。我们从洞穴改到了房子里面住,所以能够保暖,那毛发就没用了,毛发就是用来保暖,它没用了。那么第二个呢,就是我们人类的性和动物的性不一样,动物的性就是繁衍,人类的性就有很多亲密的感觉,毛发就受到了阻碍,所以呢,人的性一年四季,常规都有。因此的话这个人呢,他需要亲密感,就要皮肤碰皮肤,你如果都是毛碰毛的话,那只能抓虱子了,对吧。所以呢皮肤它是有亲密含义的。婴儿本能中的拥抱反射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皮肤接触皮肤,产生特别舒适的感觉,亲密的感觉。所以一个婴儿哭得很厉害,他也没有发烧,他也不是肚子饿了,他大小便也都正常,他身体也是干净的,那这个孩子为什么哭了?他就是需要抱,你会发现,有的父母亲就不喜欢抱孩子,很少抱孩子。我有一个学生告诉我,我跟父母亲的亲密接触,就是他打我的时候。他说的很心酸嘛。还有的人说我从来不碰我的父母亲,他也不碰我,我妈老了以后来找我,过马路(的时候),突然她踉跄一下,她把我的胳膊拉了一把,然后要过马路嘛,那我就忍耐着让她勾着我的胳膊过马路,可是我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因为小时候她从来没有抱过,摸过我,她就是打我。那你可以看到拥抱对婴儿来说多么重要。所以我们伟大的祖先就发展出来了中医按摩,我们中国的足疗按摩为什么比较流行?很多人,他就是皮肤饥渴。婴儿时期缺少(皮肤接触),所以他跑去按摩。还有的人弄一下泰式按摩,是不是按的比较重一点,有的人轻一点还感受不到。所以你到按摩店里,他就说,哎呦,这个人,他能够抗按,抗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那就是说,在按摩的时候,他可能还带有某种受虐的倾向,就是他要感觉到有人在摸我啊。所以,综上所述,一个孩子他老是流泪,老是哭闹,其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饿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病了。他在内心中是有很深的一些需求,有的是基本的需求,慢慢地来的话,他的需求了就变成了一个对爱,对信任,对安全的一种诉求。当然他是爱的不够,安全性不够,对周围的人都无法构成信任感,当然,他就每天处在一个哭闹的状态之下。今天我们就讲这么多,下次见。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1.初识?我的内在小孩长什么样子?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2.理解?ta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3.辨别?内在小孩也有上帝与魔鬼?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4.分类·不同时期的ta有哪些表现?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5.探寻?内在小孩是怎么受伤的?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6.爱?缺乏爱的伤痛感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7.陪伴?缺乏陪伴的孤独感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8.夸奖?缺乏夸奖的自卑感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09.玩耍?缺乏玩耍的紧张感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10.道歉?缺乏道歉的委屈感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11.彩蛋:共情?亲爱的,我在这里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12.恐惧?动不动就焦虑,该怎么办?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13.羞耻?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很丢脸?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14.被抛弃?怎么找回失落的安全感?

施琪嘉·心理成长课

疗愈内在小孩-15.空虚?怎么应对悲观无助的时刻?

课程持续更新·敬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tp/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