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临床特点是有接触传染史,皮损为针头大小微红的丘疹、水疱和隧道。多发的部位是指缝及其两侧,其次为手腕曲面、肘窝、腋下、下腹部、脐周、阴部股内上侧等处。一般不发头面部。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传染性极强,蔓延迅速,常为集体流行。属于中医学“虫疥”、“疥疮”、“癞疥”、‘湿疥”、“脓疥”。
「辨证论治」
虫毒侵袭,温热内蕴
1、症状:自觉瘙痒,遇热或夜间尤甚,皮损多为针头大小微红的丘疹,可形成水疱和少数隧道及结节,丘疹约小米粒大,多见于指缝、腕部等处,伴有口渴,舌质淡,苔白,脉浮数。
2、处方
[处方1]苦参汤。
组成:苦参60g,蛇床子、白芷、银花、野菊花、黄柏、地肤子、大麻子各30g。
用法:上药加水ml,煎沸1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加入猪胆汁(4~5枚猪胆的汁)浸洗患处,每日1剂,每日洗2~3次,每次洗20~30分钟。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杀虫。
[处方2]
组成:花椒9g,地肤子30g。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取汤趁热先熏后洗。每日1剂,每日洗2次,每次10~15分钟,3-5日为1个疗程。
功用:祛风除湿,杀虫止痒。
[处方3]灭疥熏洗方。
组成:硫黄50g,生百部30g,苦参15g,雄黄、川椒、月石各9g。
用法:上药加水ml,煎沸5~1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药可连用2~3日。洗后,另取1剂研极细末,取上药汁调匀成软膏状(或用麻油调涂),涂搽患处。
功用:解毒杀虫,祛湿止痒。
[处方4]苦参苍百汤。
组成:苦参、苍术、百部、千里光、蛇床子各60g,木槿皮30g。
用法:上药加水ml,煎至ml,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浸洗患处,反复淋洗,每次洗20~30分钟。每日1剂,每日洗2~3次。
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处方5]
组成:苦参g,猪胆4~5枚。
用法:上药加水煎至ml,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浸洗患处,反复淋洗,每日1次,可洗3-5次。
功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处方6]
组成:鲜石菖蒲(全草)~g。
用法:将石菖蒲洗干净,然后加ml水煎煮,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外洗患处,反复淋洗,每日1次,连用2~3日可愈。
功用:杀虫止痒。
-END-
医学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看病就医,请到专业机构。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