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middot60究竟是什么

和平年代,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和整个家庭呵护的娇嫩花朵。但在战争年代,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豆蔻年华,但她却永远把生命定格在了这个年龄,坦然面对血淋淋的牺牲,慷慨赴死……

她就是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

生活中真实的刘胡兰

我们平时通过官方宣传渠道看到的都是刘胡兰刚强、大无畏的艺术形象。真实生活中的刘胡兰是一个端庄、大方、清秀的女孩儿,眼睛里透出一股刚毅劲儿。遗憾的是当时条件有限,15岁的年龄就牺牲了,刘胡兰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并没有留下照片。

一个端庄美丽的少女

上面这张照片是刘胡兰的亲妹妹刘爱兰16岁时扮演姐姐刘胡兰时留下的照片,和刘胡兰牺牲的年龄相差无几。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胡兰的端庄、美丽、大方,绝对是一个标准的美女。

村里的乡亲们都说:两姐妹一个娘肚子里出来、一个锅里吃饭、一起长大,长相神气是很像,只是妹妹性格和姐姐不同,姐姐要大方、开朗、硬气的多。

同村陈德邻的妹妹和刘胡兰是从小很要好的小伙伴,陈德邻在回忆刘胡兰的时候,充满着敬佩之情。他说,刘胡兰虽然年纪小,但是工作起来,政策性很强,斗争性很强,处事十分果断,为人大度,性格开朗,的确不是一个平常女子。曾经和刘胡兰一起战斗过的老同志杜杰回忆:第一次见到刘胡兰时,她穿着芝麻叶花样的土布大襟袄,黑细布裤,端庄、大方。浓黑的短发上罩了一条白毛巾,人显得很清秀,眼睛很有神,透着一股刚毅劲儿,站在姑娘堆里挺出众的。

一个有爱有恨的鲜活生命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连土地都没有,要租种地主的地,浇水也要向地主交水钱。她们文水交城一带有首民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浇文水”。因为交城是山区,从山上流下来的水浇了文水,文水很肥。可穷人呢,有水没有钱,同样浇不上地。刘胡兰亲生母亲就是因为她家交不上水款,后来被地主的狗腿子打伤而死。

刘胡兰原来的名字叫刘富兰。她在入党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认为穷人家的孩子叫“富兰”有什么用,只有跟共产党干革命才能翻身,所以她把名字改为“胡兰”。胡就是她继母胡文秀的姓,因为继母对她非常好,所以她就叫刘胡兰了。

生活中的刘胡兰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爱有恨的花季少女。亲生母亲过早离世,奶奶也相继去世,她懂事的照顾着自己的妹妹,顶起了家里的半边天。

据当地乡亲回忆,刘胡兰长得非常秀丽,加之当时此地十分盛行传统的早订亲习俗,因此,村里村外不少看着刘胡兰长大的长辈乡亲,都为其说媒。

第一次在刘胡兰不知情的情况下,父亲做主把她和同村的陈德邻订了亲,然而当时在外地工作的陈德邻已经有了恋爱对象。于是他找到刘胡兰,跟她说明了情况,两人一致同意各自回家说服父母,解除了婚约。“刘胡兰很开朗,品德相当好。”陈德邻说,让他感动的是,刘胡兰不仅归还了他家的订婚礼,还参加了他的婚礼。陈德邻回忆说,由于政治原因,刘胡兰后来又退过一次婚。

王本固,出生于河北大平原的一个农民家庭。抗日战争开始时,参加了八路军,走上革命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就是刘胡兰烈士昔日的未婚夫。年的10月底,恶劣的战争环境使已是连长的王本固染上疥疮,部队在开拔之前,把他暂时安排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疗养。刘胡兰因常去为他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

刘胡兰就义的那天下午,王本固率队杀回云周西村,但是已经晚了。王本固守在刘胡兰尸体旁坐了一个晚上,用悲痛的心声向刘胡兰诉说自己的思念。从连长升任师长,王本固一直在心里珍藏着对刘胡兰的怀念:昔日刘胡兰的音容笑貌,始终在王本固脑海中浮现,直到他离休,直到今天……

为胡兰子报仇

赵戈,曾是刘胡兰生前所在军区的一名战地记者。他与刘胡兰有过接触,了解她的生平,亲耳听过刘胡兰母亲的哭诉,也跟随部队参与了“为胡兰子报仇”的战役。他深情回忆了那段往事,只是希望今天的年轻人,了解历史的真相,不怀疑,不动摇,不忘记。

那个严肃又稚气的小妹妹真的遭了敌人的毒手

那是年元月,独二旅和独四旅对疯狂残害人民的阎锡山军展开了大规模反击。战斗连续进行了17个昼夜,终于在汾阳、孝义一线歼敌万余,然后我们并肩向文水县城挺进。

独四旅是晋中平川的子弟兵,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有着浓烈的感情。但是眼前的一切,却被敌人糟蹋得面目全非。白皑皑的雪地染着殷红的血迹,田野里增添了许多新坟;埋葬和凭吊亲人的老乡们来来往往,哭声一阵接着一阵;村村有燃烧着的房屋,有全家被害而无人掩埋的尸体……触目惊心的故乡,扎进晋中子弟兵的胸膛。大家没有言笑,没有胜利后的欢腾,子弟兵们瞪着怒红的眼睛,默默地迈着复仇的脚步,向文水疾进。

当部队经过最熟悉的云周西村的时候,乡亲们站在鹅毛大雪里,在村口把我们围住。老人哭号,小伙子流泪,控诉阎军的滔天罪行。他们急切地说:“为咱的胡兰子他们报仇啊!”部队的人问:“她怎么了?”老百姓答:“该死的勾子军,把她和六个乡亲活活地铡死了!”“什么时候?”“一月十二日。”“在哪儿?”“观音庙旁边!”不用招呼,不用命令,战士们和乡亲们拥进观音庙前的广场。

那天,北风呼啸,大雪飘飞,广场上阴森、沉寂。杀害刘胡兰等同志的铡刀就横在前面,刀口已经卷刃,刀座上凝满了紫黑色的血迹。垫刀的高粱秆零乱地堆在地上,虽然蒙上一层白雪,但雪融之处,仍可见到血迹斑斑。

所有这一切,无情地向我们证实了:那个风雨里在各村间奔走的妇女干部,那个不分昼夜筹备军鞋的支前骨干,那个严肃又有点稚气地给战士们演唱歌曲的小妹妹,真的遭到了敌人的毒手。

将血染的泥土揣在怀里

刘胡兰的继母知道我们进了村,也来到广场。她面色苍白,眼皮浮肿,站在我们面前讲述女儿就义的经过。她极力忍住悲痛,一字一泪地说:“我家胡兰子,还有那几个乡亲,死得惨……可也死得有骨气……”

接着,她用充满仇恨和血泪的语言勾勒出这样的画面:就在这座阴森的观音庙前,铡刀旁边,刘胡兰向亲人们告别,她把平时喜欢拿在手里玩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她在母亲跟前是个稚气未失的孩子,然而她转过身来面对敌人却是那样威严,挺着胸,昂着头,斩钉截铁地说:“布匹藏在哪里我不知道。共产党员也就是我一个,别的不告诉你们。说吧,咋个死法?”敌人暴跳如雷:“你要是不说,也和那六个一样,铡死!”“怕死的,就不是共产党!”说罢,她向铡刀走去。

当时,我一边记着刘妈妈的控诉,一边流着眼泪。泪水滴湿了我的笔记本,手里的笔那么沉重。我不是在写,而是在刻,深深地刻下这仇和恨。战士们垂着头,有的擦泪,有的啜泣。靠在肩头上的刺刀,在风雪中随着他们的身子不停地抖动。

人被仇恨窒息了,心被仇恨烧焦了,就连树枝和房檐上的雪仿佛也被仇恨的气氛所融化,滴下了痛心的泪水。

刘妈妈说到最后,用颤抖的手,指着染满女儿鲜血的铡刀,喊着:“同志们,为胡兰子他们报仇啊!”说完,她支持不住,踉跄几步,几乎跌倒。几个战士急忙从行列中跑出来扶住了她。内中有个战士,膀宽腰圆,身材高大,面庞黑里透红,他正是前几天我访问过的机枪手王银才。他在汾孝战役中一个人俘虏了十三个敌人,缴获四挺美造轻重两用机枪。他是文水人,共产党员。这位钢铁汉子满眼泪水,在铡刀旁边,捧起一块渗透鲜血的泥土,用手巾包好,揣进怀里。然后他拉着刘妈妈的手,宣誓说:“刘妈妈,请不要过分伤心。我们把胡兰子为人民流的血保存起来,不忘敌人欠下的血债,一定要为胡兰子报仇!”

这句话像导火索一样,使积压在内心的怒火迸发出来,广场上顿时枪刺高举:“为刘胡兰报仇!”“为死难烈士报仇!”的口号声淹没了风雪的咆哮,滚雷般从云周西村上空越过巍峨的吕梁山,向四面八方震荡,向整个被敌人蹂躏的晋中平原宣誓,向所有死难的英灵宣誓。

为刘胡兰报仇的突击队组成了,为刘胡兰报仇的爆破班组成了,为刘胡兰报仇的进军开始了。

厮杀仅仅用了五分钟

部队没喘一口气,当晚就赶到了文水县城,也没有歇一歇脚,立即拔除了城关外围的所有据点。次日拂晓,透过乳白色的晨雾,我看到战士们伏在雪地上,严峻地望着灰秃秃的城墙。大家都知道,此刻在城墙上射击的敌人,正是杀害刘胡兰同志的阎军二一五团。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战士们紧握手中的枪,用力蹬着地,随时准备冲进敌群,杀个痛快。

2月2日,下午1点钟,旅部终于发出了严惩敌人的总攻信号,接着山炮和其他轻重火器一起吼叫起来。爆破手陈英抱起炸药包,向城门飞奔。冒着烟的手榴弹落在脚下,他抬腿踢开。雨点似的子弹向他扫来,他不眨眼地趴在地上匍匐前进。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烟尘腾起,砖瓦横飞,高大而又坚厚的城门敞开一个缺口。陈英从烟尘中站起来,满脸硝烟,高举着拳头,转身向后边喊道:“同志们,前进,为胡兰子报仇!”

“为胡兰子报仇,杀!”响亮的口号一呼百应。千百名战士怀着报仇的急切心情,在枪林弹雨之中,一浪接着一浪涌进城门。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战士又碰到一道门,因为冲得过猛,第二道城门还没炸开。战士们急得跺脚,有的用枪托砸,有的用力推,但那高大的铁门岿然不动。在这紧急关头,陈英抱起另一个炸药包在后面大喊:“先下来,看我炸他个狗日的!”可是,敌人用几挺机枪封锁了退路,也使后边的陈英不能靠近城门。

忽然,机枪手王银才飞快冲出来。他挺身端枪,毫不隐蔽地向敌人还击。于是,敌人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到他这里。王银才见敌人上当,就对陈英喊道:“上,爆破城门!”陈英趁机炸开第二道城门。战士们一拥而入,震耳的杀声在城里响了起来。

我随后跟来,看到王银才晕倒在冲锋道路上,我上前把他扶起,他睁开眼睛叫喊:“我不下去,我要斩尽这群连个孩子也不放过的畜生!”可能是用力太猛,说完他又昏迷过去。这时我才发现他头部受伤,鲜血滴在他前胸微微鼓起的衣袋上。衣袋里面有鼓舞他战斗、给他力量、被刘胡兰鲜血渗透的泥土……

我把王银才交给卫生队之后,跟着部队跑上城墙。巷战正在激烈进行,大街上到处都有我们战士跃进的身影,到处都有惊慌的敌人。随着一声又一声“为胡兰子报仇”的口号,溃散的敌人一批又一批倒下。最后,敌人逃往北门,在瓮城圈里乱挤乱撞,准备夺门逃命。

忽然一阵清脆的机枪声响了起来,跑在前头的几个敌兵应声而倒,敌人唯一的生路被掐断了。“好机枪!”许多人大声喝彩。我回头一看愣住了,原来王银才又跟着后续部队爬上了城墙。他头上刚刚包扎的伤口仍在渗着鲜血,身子微微摇晃,但他咬着牙齿,瞪着眼睛,单腿跪在城墙上扣动扳机。子弹带着他满腔仇恨,发射出去。

枪声消失了,周围寂静了,战斗结束了。我看了看表,才知道这场厮杀仅仅用了五分钟。

多么短暂的五分钟!

究竟是什么信念支撑她无畏血淋淋的死亡?

如果刘胡兰出生在现在,15岁正是最美好的花季年龄,试想一个聪明美丽的少女,是父母手里心头的宝贝,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有人护送,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周末一般会家人一起郊游,尤其是在这北京最美的如诗如画的秋天,也一定会学习画画、音乐或舞蹈中的某一艺术科目。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但和刘胡兰比一比,哪一个不是幸福的生活在蜜罐里?

她出生的前一年,中国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她出生的那一年又发生了“一·二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可以说,刘胡兰一出生就恰逢祖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成长过程中,缺吃少穿,缺医少药,7岁亲生母亲去世,是穷苦人家的可怜孩子。哪一个英雄都不是生来就具有英雄气概的,童年时的刘胡兰也很胆小,比如不敢走夜路,怕鬼等,这也是一个小女孩儿在年幼时成长过程中面对黑暗时的正常反应。

共产党为老百姓办实事

抗战前,云周西村有户人家,属中等村庄。村里地主老财掌握政权,把村里的苛捐杂税、差役负担全部加在农户身上,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年,红军攻打了文水城,接着就把开栅镇大乡绅的粮食分给了农民。顿时,消息传遍了文水境内,云周西村的人们听了,奔走相告。“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处在抗日救国的浪潮里,阎锡山却放弃太原,仓皇南逃。他们边溃退、边掠夺百姓的财物,老百姓终于看透了他们的真实嘴脸。

年1月,日本人侵占了文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八路军师在文水成立了抗日政府,他们来文水后,分土地、打土豪、救穷人、宣传抗日救国。解决困扰着老百姓用水浇地的实际问题,紧接着就是发行流通券,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农民深切地体会到了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穷人办事的。因此,共产党和抗日政府在云周西村的威望极高。这些对刘胡兰幼小的心灵震动很大,她从小就觉得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红军是救中国的队伍。

年7月,云周西村建立了党小组,陈德照就是组长。从此,云周西村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踊跃地投身到了抗日洪流之中。比如给八路军送军粮,藏干部,送情报。也正因如此,云周西村被敌人称为“小延安”,刘胡兰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延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年,10岁的刘胡兰加入了儿童团,发传单、送情报、侦察敌情,为抗日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些影响她成长的人

顾永田同志是文水县的第一任县长,在文水影响很大,文水县的老百姓对他都十分敬爱。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1岁,牺牲以前是八分区的专员。当时日本兵扫荡,为了掩护老百姓撤退,顾永田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所以在刘胡兰心目中,顾县长是个英雄,做人就要做他那样的人。

还有两个人,也影响了刘胡兰。云周西村属于文水四区,四区出了两个小通讯员,一个姓韩,一个姓王。这两个小鬼经常到云周西村送信、送文件、送情报。刘胡兰是儿童团团长,跟他们很熟。年4月,云周西村被敌人包围了,这两个小通讯员为了掩护区长,他们叫区长先不要突围,等他们把敌人引开后再走。他俩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把敌人引开,一边冲出去一边喊:“日本鬼子,老子在这里,你们来吧!”日本鬼子就追过去了。区长含着眼泪突围成功,而两个小通讯员壮烈牺牲了。埋葬他们的时候,刘胡兰是掉着眼泪的,她帮他们换好衣服,把他们埋了。

所以在那个血与火的时代,“死”是司空见惯的,血海深仇使小小的刘胡兰就懂得,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

年9月,日本投降,刘胡兰13岁。当时根据地要吸收一批妇女干部,进行培训,开设妇女干部培训班,没叫她去,因为她太小了。她知道后马上就赶去,去了也没法把她赶回来,就把她留下学习了,刘胡兰就成了那批妇女培训班里最小的学员。经过3个多月的培训后,她又回到了云周西村,被选为云周西村妇救会主任兼四区妇救会干事。

年她参加大象镇土地改革,刘胡兰在土地改革中很有成绩,村支部推荐她入党,区委和大家很了解她,一致通过,批准她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她只有14岁,要到18岁才能转正,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共青团。所以,刘胡兰已不是一个名义上的党员,而是一个真正的党员了,她其实已经具备了随时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共产主义者的素质。

慷慨赴死,壮烈牺牲

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同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当地的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也乘机猖狂反扑,文水地区形势恶化。

刘胡兰接到了转移通知,但她以自己年龄小容易隐蔽为由,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最后批准了她的请求。当时,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为阎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将其秘密处死。石佩怀被处死后,阎军和“奋斗复仇自卫队”,于年1月8日突袭了云周西村,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村农会秘书石五则叛变投敌,供出了云周西村的革命干部和党组织。国民党当即下达了杀害刘胡兰等农会干部的密令。

瑟瑟寒风中,15岁的女孩儿被凶恶的宪兵推到铡刀面前。那里已经躺着几具无头的、淌着鲜血的尸体。

躺在地上这几个人她都认识,甚至就在刚刚,她亲眼看到了他们身首分离的过程——就那么一小会儿,活生生的人变成了血淋淋的抽搐着的尸体。

现场行刑的宪兵们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这个小女孩,他们大概想捕捉到令人兴奋的恐惧感,最好是吓得瘫倒不起、痛哭流涕,然后跪地求饶。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男人在铡刀面前都会屈服,何况这个年纪的小女孩?

然而,令他们失望了,这一幕并没有出现。

女孩镇定地走向了铡刀,睁大的眼睛显示着只有她年龄才有的清晰和明亮。她先是扫视了围在一旁的父老乡亲,又愤怒地看了看那些即将要杀死她的刽子手,然后闭上眼睛平静地迎接死亡。但铡刀落下之前,她突然发出了一声声嘶力竭的怒吼……

一个年仅15岁的女孩,在如此血淋淋的杀人现场,毫无惧色、慷慨赴死。历史在这一刻定格,英雄在这一刻永生……

感谢所有和刘胡兰一样为家国壮烈牺牲的战士

命运没有眷顾她,让她生于美好的年代;命运也没有考验我们,将我们生于动荡之际。

谢谢刘胡兰,谢谢所有像她一样的战士,替我们承受了苦难,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今天。

为什么不惧怕铡刀?因为她怕幸福来得太晚,人民受苦太久。正是这“怕”,让那个年代平凡的人变得伟大,让这个年代享有锦绣繁华。

和刘胡兰一样年纪轻轻就牺牲的女性烈士比比皆是,杨开慧、赵一曼、江竹筠,伍若兰……

我们知道名字并有记载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无名英雄,但他们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而我们,只有抱着感恩之心,爱国家民族,爱朋友家人,为更幸福的生活奋斗,活出自己轰轰烈烈的人生,才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祭奠,才是对像胡兰子一样逝去的年轻生命最好的告慰。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原创好文章

共产党如何度过史上最艰难的新年

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是边缘人。而不是,精英

解密:碾压索罗斯秒杀巴菲特气疯特朗普这个超人是谁?

从回望: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人生就是:马克思的梦想加特朗普的困惑

周恩来想要的世界

伊朗石油流向何处?将是下阶段博弈的风向标

一个时代在谢幕?评金庸大侠与春三十娘离世!

当人民币汇率破向“7”逼近……

崔永元说后悔了,社会最终会让他后悔么?

最牛大桥如何炼成?港珠澳风云一线沉!

名记惨死,一人乱中东;王储凶残,特靠谱与否?

长生疫苗案续:91亿罚单,能否为孩子换来安全?

因果报应!特朗普的制裁大棒,这回打着了自己。

解密:中共最危险的叛徒与最大号的叛徒,有啥关系?

在西单上班的鲁迅,是如何以饭局建构朋友圈的?——民银总部驻地文化底蕴之三

如果您喜欢文章可以打赏一下哟

给精神世界加个餐

与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与民生文旅

开启一段心灵旅程

民生文旅中华神曲

长按图片识别







































白癜风胶囊
控制白癜风发展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ss/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