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最容易爆发疥疮的群聚感染,在媒体的报导之下,这个感染后会让人痒得受不了的疾病,又再度为大家所重视。
究竟什么是疥疮?为什么会得病?感染后又该如何处理呢?且听感染科医师为您娓娓道来…。
疥疮简介
疥疮俗称「癞」,是由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小虫,人疥螨(HumanItchMite,SarcoptesscabieiVar.Hominis)所引起,分布于全世界,一般人均有可能感染,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传播特别快速,如:护理之家、长期照护中心、监狱、宿舍、军队…等。
感染人体后会寄生在角质层,以螯肢和足爪开凿出隧道产卵,这些隧道会在皮肤表面呈现灰白或皮肤色的线,特别在皱折处及柔软的地方,包括:手脚趾缝、肩胛骨、手腕、手肘、腋下、腰部、乳头、阴茎、臀部…等,通常不会出现在颜面。
但免疫力较差、年长、失能或身体虚弱的人,可能会演变成较严重的结痂型疥疮(又称挪威疥Crusted/NorwegianScabies),此时患者身上会出现厚痂皮的疹子,指甲变厚及在指甲下出现碎屑,脸部及头皮亦有机会受到影响。
此类型疥疮具高度传染性,因为可能会有数以万计的疥螨寄生于患者身上(一般疥疮患者身上通常只有10-15只疥螨)。所有诊断疥疮的病人都需尽速治疗,尤其是挪威疥,避免造成大流行。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疥螨为「君子虫」呢?
宋代的风月笑林这本书里谈及「陈大卿言疥疮五德」:何谓五德?不上人面,仁也;喜传于人,义也;令人叉手揩擦,礼也;生罅指节骨间,智也;痒必以时,信也。」
白话文的解释就是「不长在人脸上,算得上仁慈;喜爱与人分享,算得上义气;总是让人交叉着手指揩擦成作揖状,算得上合礼;躲在手指节骨间,算得上聪明;痒痛按时发作,算得上守信。」仁义礼智信,五德皆备,故称君子虫。这样的形容是不是很有趣呢?
但其实感染到疥疮可是一点都不有趣!
一般疥疮传染途径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如频繁的身体接触、性交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染;另外患者身上的疥螨可能会掉落在衣服、床铺及家具上,因此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物、毛巾或床铺也可能间接感染疥疮,尤其是挪威疥的传染力较强,较容易发生间接传染,所以常见「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的情形。
第一次感染疥疮约~6周后才会出现症状,需注意的是即使患者尚未出现症状也具有传染力;而若曾经感染疥疮,则约1-4天就会出现症状。
感染疥疮的典型症状为皮肤剧痒难耐,夜间时更为严重,而由于人体对疥螨及其排泄物产生过敏反应,因此皮肤上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有时更会因剧痒抓伤引起疼痛并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或湿疹样变化。
当怀疑病人可能罹患疥疮时,医师会仔细寻找疥虫所在的虫穴道,用刀片轻刮下皮屑后,用显微镜检查有无疥虫、虫卵或是虫粪便,以确立诊断。治疗方面是一经确诊,医师会开立灭疥药品(外用或口服),患者需遵守医嘱及药品标示来使用。
特别需注意的是,在涂抹药品时必须全身彻底涂遍,尤其是皮肤皱折处,不应只涂抹发痒部位。治疗期间最少两周,照顾者或同住家人建议一同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避免交叉传染。
而即使寄生于皮肤中的疥螨及虫卵已清除,皮肤痒及红疹的症状仍可能会持续近月才会全部解除,此时可请医师视个人状况开立止痒药品以缓解症状。若治疗后2~4周皮肤仍会发痒或疹子再度出现,可能需要再次治疗。
疥疮病人的照护
照顾疥疮病人时应穿戴手套并勤洗手,减少直接接触皮肤的机会;患者使用过的衣物、床被单和物品,需与其他人分开,用60℃以上的热水清洗至少10分钟,最好可加上高热干燥;
如果无法清洗,建议以塑胶袋密封并置于干燥的环境中1-2周直至疥螨死亡(资料显示,疥虫卵会存活两周,但卵孵化后疥虫没有人可寄生,2-3天就会死亡)。
居家环境清洁部分,可用吸尘器清除掉落地板的皮屑,并以漂白水消毒。
疥疮患者照护平日应注意下列事项
医师的叮咛
总而言之,疥疮的治疗需要细心及耐心,也有赖群体共同对抗疾病,当患者及所有可能接触者皆于同一时间接受治疗时,环境中的少数疥螨也会因无可感染宿主而死亡,达到彻底清除的效果,疥疮不难治疗,但有效的感染管制措施需要大家一同努力。
专业参考养身百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