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朱砂这味药,知道它能够主五脏百病,并不是说这味药能包治百病,而是朱砂通过养精神安魂魄,从而使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这在《黄帝内经》中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这个主就是君主之官的心,当心藏神功能失常,百病就会犯上作乱,当心主神志更能加强,诸疾都会为之减轻。
所以治病可以通过治心来加强效果,来作为防病治病的一条捷径。
今天跟大家再提到心主神志方面的一些运用。
因为很多奇难怪病都要从这里下手,特别是碰到一些神魂上面的疾病,精神方面的失调。
比如有些病人晚上老容易梦到过世的亲人,或者神灵鬼怪,导致心虚怔忡,睡眠不安。
碰到这样的病人,你该怎么治呢?
《黄帝内经》早告诉你了,心主神志,这些神神怪怪的疾患当从心论治。
有个病人四十来岁,不仅秋冬天手脚冰凉,连夏天手脚热气都不够,怕冷水,脉沉迟无神。
他最苦闷的是经常眼睛一闭,睡个觉,就容易碰到一些神神怪怪的事或过失的亲人,搞得非常心虚胆怯,醒来后时常冷汗淋漓,脸色苍白。
这时大家想想,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来这是身体阳气和不足,阴寒偏盛的表现,中医认为阴阳是对立制约的,平人健康的人是阴平阳秘,当阳气日减后,阴寒就会选显露出来,就像阳光不出来,大地就会选得阴冷。
这个病人有个非常敏感的反应,就是稍微吃点凉的生冷水果,晚上梦到鬼怪就更厉害。
原来中医认为阳微则阴盛,阳盛则阴微。
本身病人阳气不够,生冷瓜果再上去,就像雪上加霜,更显阴寒。
从中可见,如果病人阳气不足,切莫多食生冷之物。因为生冷之物,非阳气不足以化之。
这些生冷之品都是要以消耗身体阳气为代价,如果阳气不够用,那心脏就会不安。
这时该怎么办?
弱者强之,虚者补之。
直接给他用桂枝汤加红参、枣仁,一剂而梦安,三剂猛鬼怪之症尽除。
如果病人以后因为吃寒凉而再次出现,用这汤方还是有效果。因为桂枝汤加红参就是强大心脏的药阵,通过制阳光来消阴翳。
太阳出来,雾露就化了。
如果病人心慌心跳得厉害,你还可以加点朱砂。
在《奇集方》中记载,一个人感到像是精神分裂,有两个人一同行住坐卧,不辨真假,古人称这病叫离魂病。
离魂病要治心,直接用朱砂、人参、茯苓,浓煎热饮,神志清明,假者自化,恢复正常。
所以我们通过古籍,就可以学到这组安魂定神的药阵:
朱砂、人参、茯苓。
都是通过加强心脏功能,令心脏镇定,神志安宁的药阵。
说白了就是提高心主神明的功能。
张景岳他注解“心主神明”时说道,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机,脏腑百骸,惟命是从,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我们可以用张景岳这句话,作为朱砂主百病的最好注脚。
所以碰到百病乱神,大家不要忘了你还有朱砂。
当然朱砂还有清心解毒之功,所以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里,常会用它来内服或外用。
比如出名的冰硼散,专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就含有朱砂。
《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你心经热火,就容易发为疮肿疼痛,古人说心热者非朱砂不能除,朱砂是矿物药,性是偏寒的。
这点到家要知道,不要一味放在这温热的《药性赋》里头,通通都是温热药,要多留一点心,《本草从新》中说朱砂善泻心经之邪热,镇心定惊。
确实,《药性论》上说朱砂这味药,是清镇少阴心火之上药,辟除鬼魅百邪之神物,安定神明则精气自固,火不妄炎则金木得平,而魂魄自定,气力自倍,
五脏皆安,则精华上发,故朱砂能明目。
心主血脉,心火安宁,则血脉自通,烦满自止,消渴自除。
大家通过朱砂调心,进而调百病,就有一个大的思路。
既知道其然,更知道其所以然。
这样对于五脏六腑,周身百病,波及精神者,都会懂得用些重镇安神药。
正如《大医精诚》上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不论是防病治病,还是行医救人,甚至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
古人打仗,如果士兵心神分散,恐惧不安,那这场战就不用打了。
今人医病,用药如用兵,如果病人心胆虚怯,畏惧疾病,那么医生给你飞机大炮,你拿在手上也不敢向前冲,照样难以取胜。
所以药物必须要以神志相合,神不定,药不离,大家要注重调神,虽然说气为血之帅,但神却为气之导,神是气机的导师,无神不能运药,不能行气。
所以一个人如果求生欲望不强,畏惧消极之心时起,那小病都会变得难缠。
相反求生欲望强大,畏惧之心全无,就像战场的勇士猛将,勇者气行则已,即便是很多肿瘤癌症的患者,他们照样地可以绘声绘色地带病延年。
大家从中药去仔细领悟心主神志的妙用,这方面的功用往往能够在你治病过程中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常常能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面我们来看荜澄茄。荜澄茄是什么药呢?
原来它也是胡椒科的植物,一提到助脾胃,我们就会想到前面讲的温中散寒,除湿下气的相关药物,比如胡椒、川椒或荜拔。
这些药物,它们的功用大体相似,都可以温中下气,打开脾胃,帮助消融宿食,降下痰浊。
我们学中药,既要善于发散,更要善于归纳总结,要看到这味药最广阔的功用,也要能够对各种药的共性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来看一下前面讲的荜拔、川椒、胡椒跟我们今天讲的荜澄茄有什么不同。
它们共同都可以温中下气,治疗头痛鼻炎牙痛,那荜拔是要药,破除下焦寒水凝结,那川椒更胜一筹。
《药性赋》上说,川椒达下。
而消除中焦痰饮水湿,那胡椒为良。
《药性赋》上说,胡椒主祛痰而除冷。
但温壮肾中阳气,帮助肾气化,使小便通畅,积液消除,那用荜澄茄最佳。
所以药性赋上说,散肾冷、助脾胃,须荜澄茄。
下面我们重点来讲荜澄茄。
我们进山来采的第一味药就是荜澄茄树,荜澄茄树是我们岭南的山上非常常见的一味草药。
当地人叫这整棵荜澄茄的树作山苍树,它结的子就叫作山苍子。
它既有像胡椒般的辛辣味,又有像樟树那样强烈的芳香之气,气味浓厚,非常醒神,当地又称荜澄茄为野胡椒或山苍子。
这味药能大暖脾肾阳气,脾主肌肉,肾主骨主腰脚。
当地人普遍都知道这味草药是治疗月子病的特效药,凡坐月子的妇人,大都要用此药熬水来洗澡,可以去除肌肉筋骨里头的风寒湿,这样以后就不会留下月子病,因此这味药在当地又被称为月药,乃产妇极佳的熏蒸沐浴之药品。
一般熬来洗澡是整棵树都可以用,芳香浓烈,洗后身体百脉舒畅,经脉通畅风寒湿自散。
我们来看荜澄茄入到人身体的走势,它一入到脾胃,就能辛开温暖脾胃,把脾胃的寒结气滞化散开。
现代研究表明它有充足的挥发油,这种浓厚的气味最善于开胃纳食,由于它是种子类的药,所以它入到人身体不安于中焦,直接会堕入下焦去。
就像大家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看到果实自由落体一样,中医见到这种象,就能想到诸子皆降之理。
所以荜澄茄从脾胃层层降入肾中,边降边暖寒,边降边除湿助气化,故对于脾胃到肾膀胱这一条路子上的寒凝气滞,胀满疼痛,荜澄茄都是最佳之选。
所以古籍上说,荜澄茄入脾胃肾膀胱四经,能治一切气,散肾膀胱冷,暖脾开胃,令人胀消能食。
原来这味药既能暖中,也还能下气消积。
从这荜澄茄的走势,我们就可以推出它各种功用。
它大体的功效是温中降气,散寒止痛。
所以病人胃部因为吃生冷瓜果,导致寒凉疼痛者,我们随手可以把荜澄茄配前面讲的荜拔或高良姜,这样胃中积冷一化,局部就不冷缩疼痛了。
同时病人因为痛经或者腹中冷痛,着风受凉了,晚上睡觉忘了拿被子盖肚子,最容易着凉受寒导致腹中冷痛,学到这里大家都有很多招法。
比如前面的吴茱萸来贴肚子管用,你也可以把这吴茱萸来配荜澄茄,温脾胃,散寒气,其效必速。
所以现在有些药厂,把荜澄茄的芳香挥发油提炼出来,制成相关的驱风油活络油,可以疏通局部气机,驱散寒凝气滞,使腹中胀气得消,经脉气机得通,寒散痛除。
当然从上面胃到下来的少腹肚子,再到肾膀胱小便,荜澄茄都管用。
还有些病人,尿频尿急,但小便又拉不畅,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这是下焦阳气不够,不能够气化的道理。
所以你再问病人是不是手脚容易怕冷,再看看脉象是不是偏沉缓,如果三点一确定,就是下焦阳气不够,寒湿为患。
这时你只需要用萆薢分清饮,配合荜澄茄、小茴香之类散肾冷,助阳气的药焦寒湿得到气化,小便就通利畅快了。
看来身体但凡有寒气积冷,都可以用这种温中下气之品。
故古方有荜澄茄丸,就是专治中焦痞塞,气逆上攻,腹中绞痛的。
大家看一派寒气浊阴不降,这时肺温中下气的芳香种子类药不可。
荜澄茄一上去,从上往下,温降气机,使寒气攻上之状态得到消减下纳。
那么中焦痞满之状可开,气机上窜之象可降,心腹冷痛之症可消。
如何用好荜澄茄散肾冷,助脾胃,我们来看,肾为什么会冷?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你阳气不够,就容易着风怕冷。
那为什么肾中阳气会不够呢?
第一年老体衰,你看很多中老年人,比年轻时都要怕冷,天气冷时,他的衣服特别要多穿几件,而且也不喜欢在大冷天出到外面去,都缩藏在家里。
这也是保暖防冷的一种自救反应,甚至他们一到中老年时期,就开始尿频夜尿增多,小便清长。
《黄帝内经》认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当肾中阳气不够时,尿就会冷,收不住,因为阳主固密,阳气就像开关一样,开关拧得紧,水龙头就不会滴滴答答漏水。
当开关老化了,用久后,你发现水龙头关不死,小便淋漓,容易湿裤子,而女的则表现为白带异常,量多清稀。
这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一两剂完带汤,加点荜澄茄、小茴香、乌药、益智仁下去,把中焦脾胃健运健运,湿邪就不会掉下来,再把下焦肾气化气化,多余的水湿就能蒸上去,这样脾肾功能一恢复,水湿立马就被阳气给烘干了,就像很多人在天冷时容易流鼻涕,天热了鼻子就畅通,鼻水就被蒸化了。
所以中医用热药来制寒湿散冷气,恢复脏腑功能气化。
所以荜澄茄配小茴香,通过散肾冷,助膀胱气化,还可以治疗妇人膀胱积液。
因为中医看尿频急清冷跟膀胱积液,或者囊肿水泡,都是一个理,是水留积不去,是缺乏一股阳气。
那么第二方方面,肾阳气不够不足,是什么呢?
前面我们跟大家提到,是最常见的纵欲过度。
很多病人他说,医生为什么我才三十多岁就尿频急夜尿多,难不成我这么早就未老先衰了。
我们常跟他们说,你们一方面又要下馆子熬夜打麻将,还放纵自己欲望,你的身家有多少精血,也不够你亏耗啊!
所以纵欲是阳气第一杀手,房劳过度,或手淫过度,导致肾主藏精功能大减,那么精华就流失得很厉害,固密不住,也气化不了,所以腿脚容易酸软,肚子容易变大,小便容易频急夜尿多。
这都是消耗阳气太过,阳主动的功能,以及阳主气化的功能大减所致。
所以碰到这种尿频急,前列腺出问题的,夜尿多,纵欲多,熬夜多,你不从根源上去收敛收敛,这病很难根治,因为人们摧残身体,制造疾病的速度,往往大过医生,用药治病,以及你身体恢复健康的速度。
俗话说,种树千日功,毁树当日空。
你要植树造林,恢复健康,保护环境,那千难万难。
你要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制造疾病灾难,导致水土流失,山洪暴发,那千容万易。
所以大家看,这小便清长,尿频尿急尿不尽,像不像一个水土流失之象呢?
甚至有些人还小便浑浊,这像不像江河夹杂大量泥沙而下呢?
所以大量精华不能够被气化为身体所用,人体当然疲累不堪,没有精气神。
这该怎么办呢?
我们常用肾气丸,配合小茴香、荜澄茄这些助肾与膀胱气化之药,这样只要病人及时回头,少折腾身体,这中药下去,速度就很快。
常有些病人说,中药来得慢,或者说吃药怎么不明显呢?
这时医生很多时候,都在寻思如何辩证,如何换方子。
其实眼界不要被方子辩证所局限住,要放在广大的养生层面上去思考。
这时我们往往叫病人,少熬夜,少下馆子,少房劳。
这三少一做到,那缓慢的药效,一下子增快了,本来不痛不痒的药物,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神奇,尿也不频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沉了。
所以碰到病人肾与膀胱阳气不够虚冷的,我们在治疗前都会跟他交代,你要保证少熬夜,少打麻将,少房劳。
如果他做不到,我们跟他说,病人如果不遵医嘱,服药乏效,就像将军带兵出战,不能够令行禁止,那这场仗就未战先败,不打也罢。
所以为什么要军令如山,要雷厉风行,在出战时要反复操练,要严格军训。
你如果没有这些强大的纪律做后盾,严密的组织为依据,你怎么可能打胜强敌,治病也是这样,用药如用兵,要法度严谨,理身如理国,要规矩分明。
我们医生不仅带领众药草去跟疾病作战,同时跟带领病人去协同作战。
所以你会用药,你只能带领药物去作战,你如果懂养生,你就能带领病人协同去作战。
我们也见过一些中医,同样用肾气丸,去治疗尿频,腰酸冷,他们用起来有时疗效好,有时疗效不好。
他们就以为是药物不稳定,辩证不准确。
其实有一点最容易为世人所忽视,就是你给他用肾气丸时,他晚上还下馆子熬夜打麻将,还房劳纵欲过度,你说这前列腺问题怎么治呢?这尿频急的状态怎么缓解呢?这腰部酸冷的状态怎么消除呢?
所以疗效不确定,是因为他们只会用药而不会用人,中医不仅是在治病,更是在治人,于是我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就有意识地去跟踪观察,凡一些病人严格交代他们服药期间禁房劳不熬夜打麻将的,效果果然理想多了。
如果没有交代的,同样一个腰膝冷痛,却反复难愈,疗效不理想。
从中我们就得出,看病不仅是医生用药的问题,更是医生要善于交代医嘱的问题。
难怪西方医学之父,曾经把手术药物跟语言看做是医生的三大法宝,现在的医生大都崇尚手术药物,而忽略了语言医嘱的重要。
这样不但心理情志方面的疾病难调,就算是平常的腰膝冷痛,你不注重节制房劳,你也没完没了。
所以有的时候,是辩证用药的问题,有的时候更是养生保健层面出了问题。
如果是饮食生活养生保健这源头出了问题,你想通过只用药物去围追堵截,想要疾病根治,怎么可能呢?
好荜澄茄这味药我们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莪术。
26、莪术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荜澄茄,荜澄茄的草药名称又叫山苍子,整棵树叫山苍树。
在我们当地非常受老百姓的喜欢,我们从跟这味药完全陌生到认识它,再到熟悉它都有一个过程,这还得从我们刚开始学习采药到自己进到山里头建立普及学堂开始种药讲起。
以下是节选我们《山居日记》关于山苍树的五段描写,大家看后,再回顾荜澄茄时,就会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山苍树一
一入山,每天都要到周围转转,在大城市待惯了,难以见到土壤,到处都是水泥路,现在在山里正相反,难以见到水泥路,到处都是黄土黑地。
整个群山是天赐的百草园,随便从山溪往上走,就能认出几十种药,这就是在湖北跟随多位老师后的所得。
养成了一双善于研究琢磨药草的眼睛。
想起在百草园跟唐师傅一起种蚤休,又想起在大川、桃子沟跟丁老师一起认药,更想起第一次余老师带大家入牛头山。
告诉大家什么是金银花,什么是两面针,什么是女贞子......
现在要我们自己来寻找药草了,碰到不懂的,一方面可以咨询当地草医郎中或老百姓,一方面我们还准备了岭南的草药字典,随身携带,以备识别。
这个节气我们一路上都会闻到一些奇特的花香味,那是什么呢?
原来是一颗颗挺拔的树木,开着一个个小花朵,这花朵,有一股辛香,摘点来一尝,还有一股辛辣如姜的味道,明显感到有开胃散气,温中散寒之感。
这究竟是什么草药呢?直觉告诉我们此药绝对非同凡响。
我们问了一个镇上的草医郎中,他说,那就是山苍树,是我们这岭南地带最常见的药草。
我们问他,这种药草主要作何功用?
草医郎中说,你不是学那么多年医吗?没有听说过山苍树吗?
我们摇摇头,真是第一次听,它有没有别名呢?
草医郎中说,山苍子结的籽叫荜澄茄,山苍树籽打的油叫山苍油,做成一小瓶一小瓶当驱风油用。当你消化不良肚子胀时,往肚脐皮肤周围磨点山苍油,放几个屁,气就顺了。
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荜澄茄,换了个名字,差点认不出你。
《药性赋》背得挺熟的,书上曰,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毕澄茄。
这味药功用有点类似于小茴香,它的香气能直达中下焦,它也可以做香料。
善治疗腹中冷痛,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显著。
山苍树二
草医郎中接着说,这山苍树是我们当地最出名的药材之一,山里的村民们都知道,在妇人生完小孩,坐月子期间,他们会砍一些山苍树来熬水洗澡,洗完澡后周身血脉通畅,将来不会落下月子病。
所以当地老百姓喜欢称山苍树为月子树,我们心中一喜,还有这等事,照这样说来,山苍树的树枝,其性辛温条达,能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外用熬水洗澡有助于疏通经脉,畅达四肢,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那这山苍树的树枝不就跟桂枝有类同的功效吗?
看来以后病人感了风寒湿,肩背疼痛,腰腿不适时,就可以想到用它了。
草医郎中笑着说,用山苍树治风湿,那是板上钉钉,一用一个准的。
我们一想连妇人坐月子,体虚外感风寒,都可以迅速解除,何况是平常之人冒风淋雨,为寒湿所伤,用它来煎水熏洗,正是对证良方。
俗话说,毒蛇出没之地,方圆数十米必有解毒良药。
你在当地生的寻常之病,当地山野之中,必有对证良药。
者山苍树能够驱散一切风寒湿,正是住山的一位守护神,能够僻处常见的山岚瘴气。
老师曾跟我们说,你在哪里,就用当地比较好的药,药物常见道地,价格又低廉,就能帮病人解决病痛,这是最好的。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远水难救近火,世界上有很多可以祛风除湿的药,但现在在岭南的山居村寨里,周围打开门就有成片的山苍树。
除了选用它来做祛风除湿散寒第一品药物外,还能选谁呢?
发现了一味新药,心惊喜连连。
山苍树三
山苍树的种子叫荜澄茄,老师说过,你想要用好一味药时,就要对这味药做最全面的了解,要像做毕业论文那样,把一味药历代对它的研究论述都仔细研读,那你对这味药的主治功效特点就了然于胸了。
把美味药当成像兄弟那样对待,你知道他的性格喜好,那么当你在最需要它的时候,它就会迅速跳出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病知药,立杆见效。
所以先百度一番,看看山苍树的一些常规的知识描述。
山苍子学名:荜澄茄,山鸡椒。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豆豉姜、臭樟子、美辣伤、肥壮《新华本草纲要》
山胡椒、山苍子《中药志》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气香。无毒、入肝、胃、肠经。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理气、杀虫解毒。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中暑腹痛、感冒、急性乳腺炎、疥疮、皮肤瘙痒、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痛、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胸痛、预防蚊虫叮咬。
山苍子有这么多功效,以后我们有得开发了。
还没有开始正式启用,我们就得到光叔公的宝贵心得。
山苍树四
带着欣喜我们吃完饭后就跟光叔公一起聊当地草药。
当提到山苍树时,光叔公眼神都不一样,好像我们问对人了。
光叔公说,我有一个枕头,就纯是用山苍子做成的,现在枕了几年了。
我们就奇怪,问,光叔公,你用山苍子做枕头干什么呢?
光叔公喝了杯茶说,你们还没上年纪,不知道中老年人容易腰酸背痛,颈部僵硬,有的时候,早上睡醒过来,头部都晕痛,这个叫做头风。
自从我用上这山苍子做的枕头后,头风就很少发生了,颈部也不僵了,所以我每年都会摘点山苍子来,一年添换一点,垫在头上睡觉,有个姜香味,真个晚上都很舒服,头脑也很清爽。
居然还可以用来做药枕,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那这作用可大了。
光叔公接着又说,我用到好后,推荐给其他人,其他人用了也好,所以每年我都做好多个山苍子的药枕,一下子都让镇上的亲朋好友讨光了,他们用到舒服后,还向我订要,你们今年也可以做几个,送给你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这人年老后,气血就走得没那么畅快。把这山苍树子做枕头枕枕,我感到有明显帮助,气血循环的效果。也有人枕了后,发现对高血压,头晕头痛有帮助,他们说能够软化血管,畅通脉络,不知有没有道理,你们回去翻翻书看看。
听到还可以制成药枕,我们更高兴了,赶紧向叔公打听,什么时候能够采收山苍子。
光叔公笑笑说,采摘山苍子,一年你就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就那六月骄阳似火的那几天。
我们一拍手说,好的,到时一起来采摘吧!
光叔公说,那你们可要算好哦,那时山苍子刚好泛红熟透,如果提前采还是绿的,种子不够硬,香气不够烈。如果退后一点采,那山苍子通通都落到鸟的腹中去了,你采不着。
原来是这样,那今年住在山里,一见到山苍子树,结成成熟的果子种子时,就要及时下手了。
如果能够把这药枕做好,帮助中老年人缓解脑疲劳,颈椎病,头晕头痛,眼目不明,鼻嗅不香,耳窍不灵等常见疾病,那就很不错了。
山苍树五
山苍树一身是宝,如果说子能行气止痛,枝能温经通脉,那叶子就能散寒除湿。
光叔公边喝茶边讲另一个故事。
原来镇上有一妇女,四十多岁,腰背痛好几年了,做检查吃汤药,花了五六千块,仍然每天疼痛难忍,不能工作。
这该怎么办呢?
恰巧在这山村里,碰到一个草医,草医跟她说,我可以试一试治你的病。
于是,草医就教这妇人去采大量的山苍树叶子,把叶子晒干后,就铺在睡觉的床板上,每天人睡在上面。
这种没有花费什么钱财,方法又非常简单可行的,居然一两个月后,把她腰背痛彻底治好了,至今几年都没有复发过。
这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
山苍树叶子也因此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医院治几年的病痛治不好,单用这山苍树叶子就管用呢?
而且还没有通过服用,只是做外治?
我们想,叶子能够散寒除湿,行气止痛。
这山苍树时樟科植物,芳香无比,可以当香料。芳香善于行气除湿,病人长期腰背疼痛,一方面又经脉不通在里面,另一方面则有寒湿为患。
病人每天睡醒后,肩背腰部疼痛,这明显是湿性趋下。睡时头在上,肩背腰部在下,这样湿性重浊,易袭阴位,就往下面走。
就像一杯昏睡,静止不动,浊音污泥就会掉到杯底。
浊水在杯底留而不去,就像湿浊在肩背腰椎粘滞不通,这样不通则痛,这时直接用芳香的山苍树叶子,铺在床上,帮你整张床都布一个说散寒行气止痛的场。
原本你睡一夜的湿浊,掉下来的,通通让这些芳香的山苍树叶气味给疏散条达开来了,让人沐浴在药香的床中,令人气血通调,经脉舒畅,寒湿散尽,病痛自消。
从这个案例里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味山苍树叶子,治疗顽固风湿痹痛,同时看到的是民间中医用药灵灵活活的一面。
我给你吃药可能只管住一会儿,我给你熬药浸泡可能只管住一两个晚上。如果我给你做成枕头,或铺成睡垫,让香气慢慢浸透熏染,那么你整个晚上,乃至几个月,都处在这个芳香场中,那么你的整个气脉就会慢慢畅通舒展过来。
这种化药物于无形,却可以长久作用的招法,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一些顽固疑难的风湿痹证,腰腿疼痛,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我们可以广开思路。
适当配些药物,来做床垫,或枕头,取它持续药力作用,微微渗透之功,就像泡酒一样,人长期泡在芳香场中,不通之处,就会慢慢解放疏通,这真是一个好的经验心得啊!
老师曾跟我们说,看到一块金子,不要高兴,要努力去挖出一座金山来。
所以我们看到一两个民间验房效方,当然不会再表面上去继承,也不会停留于表面的欢喜,更要从深层医理上去挖掘传承,去创新开发。
你就有可能制造出更多更合适人体的药枕或药垫来。
荜澄茄这味药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莪术。
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
蓬莪术跟荆三棱是破血消积药的代表,莪术偏于破气聚,三棱偏于消血积,两者配合,常能消有形无形的气滞血瘀,癥瘕积聚,大能开通肝经,消磨肠腹积滞,畅达经脉,开胃纳食。
但前提是身体必须有积滞,无积反而容易消伤正气。
它们是癥瘕积聚,心腹瘀痛的最佳二药组,堪称黄金搭档。
在《图经本草》中说,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
原来莪术就是入肝经,它辛温,能够通散行破,又带点苦,可以下降污浊。
一方面助肝疏泄,另一方面辅肝排浊,所以肝经所过之处,疏泄不及,导致瘀堵停积,或心腹痛,或闭经痛经,或胃痛胀满,用莪术皆可令气行痛止。
故《日华子本草》说,莪术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即内损恶血。
我马上来看《药性赋》说莪术可以疗心痛破积聚,这里的心痛不止是心胸痛,更广泛地指人体心腹瘀滞疼痛,甚至整个心主血脉,凡血脉所过之处,有积聚导致堵塞不通则痛者,皆可用莪术开通之。
但这要看医生具体的配伍技巧,如果是实证,则三棱、莪术连用,甚至可以配合元胡、三七。
大家看到没有,这些药物有什么特点?
大都是质地坚硬,比较沉,你甚至丢到地下会发出比较清脆的响声,不想毛毛糙糙的药草,大家想一下,这么坚硬壮实的个块,它里面的气机流通一定比较猛烈。
中医叫做有其形必有其气,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一个国家级的运动员,跟一个整天好吃懒做的胖子,他们两个站在一起,一个肌肉壮实,骨髓质密,连拳头打在墙上都棒棒有声。另一个虚胖走路腿都太不起来,像墙头草一样,肉都是松软的,神都是疲倦的,气血都是堵塞壅滞的,好像不小心摔一跤,就是跌打损伤一样。
大家看看,这两者之间一对比是什么结果,当然国家级运动员,身强体壮,气血流通像长江黄河一样,勇猛有力,通畅无比。
而虚胖的人,一派神疲乏力,气血后劲不足,壅滞堵塞,就像河流枯水期一样,没有后劲。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坚实的个子,气血畅通,可以打通瘀滞,通过运动锤炼自己的身体,可以让积聚消除,垃圾搬运消纳走。
而莪术、三棱、元胡、三七,这些都是坚硬的个子,撞击一下,都可以发出清脆的响声,质地如此坚硬,如此更显出血气方刚,勇武有力,所以对于积聚,阴实挡道,非此物不能开破通畅之。
正如乱石挡道,必须气力方刚,年富力强的壮小伙才能把它们搬运走。
你如果派一些小娃子或老弱残兵去,那这些积聚你都不能动它分毫。
所以对于实证,积聚导致心主血脉功能减退,不通则痛者,我们可以为用莪术、三棱,为什么这些积滞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出现疼痛呢?
原来心主周身之血脉,当周身上下有一分积滞,心脏就有一分阻力,有十分积滞,心脏就有十分阻力。
你把积滞打通搬运开,恢复气血对流,心脏就舒服,不会有太大的负担。
所以强大心脏,未必一定要服用强心的药,你要看到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心主血脉功能下降,如果是堵塞瘀积,食物积滞,那你把这些瘀积滞塞搬运开,心脏立马舒服顺畅了。
所以为何我们前面要跟大家讲,你肚腹中便秘积滞都会引发老年人心脏病心绞痛胸闷,你脚部跌打损伤,都会引起心脏难受,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所以为何通过用一些桂枝丹参加强心脏功能的药物,可以令跌打损伤,局部瘀滞,不通则痛的痛感减轻,甚至消失。
这就是为何动手术前后,适当服些强心通脉的药,一方面可以减少手术的痛苦,另一方面对于术后瘀滞搬运消除,恢复脉道通畅也大有好处。
有个主治医师,他每天都会吃几次疗心痛,破积聚的药物。
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很多医生,看一辈子病,到六七十岁就得了癌症肿瘤,天天跟疾病打交道,却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身体,所有注意力都 如果懂得及时消积化聚,那么局部的肿瘤包块,断无长大之理。
所以他平时觉得稍有堵塞,就通过运动,或者服食一些消积化聚之药物,但也不多服,因为他知道多服容易破气伤气,只是稍微借助药物,行气畅通经络之力,然后再辅助于运动,那堵塞在身体里就呆不住了。
就像拔草一样,小草状态你就把它拔除,将来就很难看到有大草。
还有古代的犯人,如果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需要重则行杖,如果懂得一些医理的家人,就知道事先去买通狱卒,不是叫狱卒少打,而是狱卒在犯人行刑之前会先给他服上一大碗破积聚,通血脉的药汤,最常见的就是三七,这样犯人在被行杖过程中,就不会被瘀血攻心,当场暴死。
因为很多犯人就是这样因为忍受不了剧烈的疼痛而死在杖下,所以发现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体会《黄帝内经》所说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你各类疼痛堵塞瘀聚,最终都要归到心脏,都会让心脏难受。
所以你如果懂得及时通开瘀滞,保健心脑血管,那么即使在重伤之余,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住身体。
所以我们常见建议一些司机,或者从事一些较危险职业的病人,他们随时有可能出现车祸跌打损伤,我们叫他们平时隔一段时间就服一些强心通脉,破积聚的保健药物,比如三七丹参粉,如果配合汤药的话,可以用三棱、莪术、党参、黄芪。
这样身体血脉畅通,反应也比较敏捷,即使真的受伤了,身体抗摔打能力也会强一些,甚至在伤后的修复也会快一些。
这个思路我们是从一个民间伤科医生那里学来的。
这个伤科医生治疗跌打损伤,在当地也算是一绝,他没什么文化,是个粗人。从武,甚至开设过武馆,教授过弟子,古人说,医武同源。
会练家子的人,大都懂得如何治内伤。
而民间正有这样的传承,一个武师必须是善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草医高手,为什么呢?
因为你天天练武搏斗,打拳踢腿,哪有不损伤之理,损伤过后,必须及时处理,才不会落下顽疾旧疾,甚至通过处理后,还要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这里头如果没有中医中药的参与,单靠静坐炼气,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像伤科圣药三七,血科圣药当归,化瘀良品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桃仁红花,补血第一方四物汤,熟地、白芍、当归、川芎,这些都是他们最常用之品。
这个武师曾对我们说,要学打拳,先要学医人,不然你伤了人伤了自己都不好。
你不懂得医治,这个局面就收不了,而且你不懂一些医理穴道,打到重要部位,伤着人了,你自己一辈子也就毁了。
原来中医中药还有这么强大的作用,也为那些习武之人,跌打损伤,保驾护航。
同时你知道人体重要器官,打伤后会致命的道理,更不会滥用武力,跟人较劲。
莪术这味药疗心痛破积聚,它不仅能够治疗心血管堵塞的疼痛,还能够消除肠道里的积滞堵塞导致的疼痛。
所以一般中药书上讲莪术,就分为两大方面来讲。
一是破血行气,疗心痛,二是消积化聚治胀痛。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莪术,不管是心脉的管道,还是肠道的管道,但凡管道又堵塞瘀滞,都可用莪术疏泄之。
这莪术善于归肝脾经,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当肝脾瘀滞,土壤板结,木不条达时,周身一派壅塞之状就出来了。
所以很多人恩身上长脂肪瘤肥胖,或者脂肪肝,长包块,这些在古代叫癥瘕痞块,是肝郁脾滞的表现。
古人直接就用莪术散,来疗心痛,破积聚,这莪术就像一辆推土机一样,凡阴实挡道,阻碍管道的畅通,它都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它行的是将军疏泄之令,勇武有力,所以才可以化开包块积聚。
我们从头到脚要懂得加减变化,比如头部有积聚,你可以莪术配川芎,因为头痛不离川芎。
如果心胸中有气滞血瘀,痹痛胸闷,可以用莪术配合丹参、枳壳,行气活血以降浊,开胸顺气以消闷。
胁下有胀气,你可以莪术配柴胡,柴胡善条达两胁肝胆之气,中焦胃脘有积聚疼痛,痛不可忍,你可以用莪术配元胡,因为古人说,心胃疼痛,寻死觅活,速用元胡,止痛极效。
如果是食积腹部胀痛,这些积滞不去,胀痛就不减,所以常用莪术配合木香、山楂,开胃消积,条达腹中之气,这样积消痛去,胀满自愈。
如果是血瘀少腹,痛经闭经,那你就用莪术配小茴香、桃仁,运用这些善于抵达少腹部,暖经通瘀的药物,使经通痛止。
如果是四肢方面的经脉堵塞,也可以用莪术,手臂用桑枝、桂枝,因为以枝走肢,脚下用牛膝、木瓜,因为非牛膝不过膝。
这些大思路都是教人善于通变而已,帮助大家打开思维,不必拘泥。
我们中医普及学堂,这样讲解中药,是教大家一种学药的思维,如何理顺中医思路,比你死记硬背很多知识都重要,因为像现在你知道莪术能够通脉管,肠管之积滞,双管其下,而周身没有不是脉管所布达的地方。
身体的营养没有不从消化道里头吸收搬运上来的。
当这两方面管道又堵塞瘀滞时,你想想你会好受吗?
所以你懂得用莪术来理顺双管积滞,那就等于掌握住一种以通为主的思路去驾驭疾病,统筹药物。
同时我们更要懂得它如何从头到脚,通过哪些名方搭配,来达到治疗各种堵塞瘀结病痛的。
那么莪术你在用起来就非常丰富,就能够发挥出非常广泛的作用了。
至于如何进一步活学活用莪术,把莪术的功用发挥到更加淋漓尽致,我们要看一下张锡纯。
张锡纯他是用三棱、莪术的高手。
有人说锋利的刀剑不好使,容易割伤手,但是在高手的手中,却能够最大啊限度地发挥这把锋利的刀,却不伤手,我们不能够因为畏惧锋利的刀子,而不去用它,我们要学习用刀之法。
我们在下节课复习莪术时,再跟大家进一步探讨。
好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节课讲砂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