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去你们那学医吗?
答,可以,接下来可能会开一些课程研习班,大家来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但是要有心理准备,山中生活很清苦,除了干活就是读书,不是苦其心志,就是劳其筋骨,这个心啊,要像定海神针一样定得住,才可以进山来啊!
二位老师您们好,看到你们提到养脾注意六点:一不吃伤,二不思伤,三不劳伤,四不言多伤,五不久坐伤,六不抱怨伤。其中三是什么意思?五不让久坐不就是多活动吗?那与三中讲的如何理解?感觉个人理解有局限性,能不能麻烦老师把这几点分别讲一下?我身体虚弱,我记得您曾经说过气血是存不住的是越付出越多,所以我也相信通过身心的努力可以改变虚弱的情况对吗?
答,养生之道是中道,中医狭义上是指中国的传统医学,广义上是指符合中道的医学,夫养生之道,动勿过极,静勿过逸,如此而已,明白这动静之道,即入阴阳门户。
所以为何要劳逸结合,其实就是动静结合,久坐伤肉,伤肉即是伤脾,所以坐办公室日久的人,脾胃很少有好的。
因为久坐容易呆滞气机,所以在正道场里头,明眼的师父,一看到你长期住滞在这种状态后,马上会拿棍子赶你去出坡,或者小跑,使气血流通,病不得生。
华佗创五禽戏时,就是看到好多这些官员贵族子弟,又叫尊荣人,养尊处优,把身体坐卧坏了。
于是提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我们前面讲到脾胃的动力,一来源于脏腑自身,第二来源于你外面的劳作运动。
脾主四肢,四肢常灵活地劳作,脾胃气机就很欢喜,这叫脾主意,又叫意悦,意悦后人是非常欢喜的。
所以禅堂里为何打盘后一定要跑香,都是让脾快乐起来,快乐快乐,你得让气血灵快,心中才会喜乐,如果气血一郁堵,那个脸啊马上僵硬,所以久坐的人容易木讷,最后修出枯木禅来。
但为何又讲劳倦伤脾呢?这是度没有把握好,劳动本来是健身的,你劳动到气血都接不上,那就不叫劳动叫劳倦了。
现在为何那么多过劳死早衰劳损的病人啊,这都是劳倦太过,所以付出啊,也要循序渐进,要留三分力,护住身体,每天精进一点点,不间断,才显真功夫。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慢慢把病消磨干。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不要轻视每一个善小的举动,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功夫到滞涩自然通。
老师你好!天一冷,全身关节就疼,是什么原因?
答,肺主治节,肺气通于天。现在好多人治疗各类关节病,用祛风湿活血药,效果不太理想,有一位老中医善用小青龙汤,治外寒里饮的良方,发现对这些风湿性关节炎有好处。
为何能够变痰喘方为治关节良方,原来啊中医是看实质的,你痰饮啊存在心肺,跟存在关节经脉,只是存在不同地方而已,把心肺脏腑的寒饮涤除干净,四肢积痰都会减少。
所以那些积液啊,饮冷天的时候加重的,需要制阳光,消阴翳,小青龙汤就是制心肺之阳光,消胸肋之寒饮。
我们前面提到要养阳五点啊,这五点非常重要,你阳气没养起来,想要借助药力,就像自己不能自强不息,想要靠借钱过日子一样,这是老百姓都知道行不通的,为何要靠长期服药呢?那如何把身体阳气的本钱制造出来,保持下去。
第一最直接的跟着太阳走,早睡早起,补阳不伤阳,养生很简单跟着太阳走准没错,它起来,你不起来湿邪就重,它下去了,你不下去,阳气就还在消耗。
第二运动养阳,懒惰生湿,升阳除湿最好办法就是让身体动起来,为何阴天关节疼痛加重,就是阴天气脉不太肯动了,如果不是平时有常运动的功夫啊,那阴天时关节就更僵硬疼痛,所以就要有平时如战时,健时如病时的预防医学思想,危机管理意识。
估计讲,何不于身体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为什么不趁着身强体健的时候,加紧修习善法,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你将等待什么呢?到老时,百病缠身,悔之已晚。
第三阳光的心态好重要,心若安好,便是晴天,心如果阴沉不利他,整个人就没有阳光,没有一个利他的人,会心脏阳气不足的。
所以当心脏阳气不足,百脉闭塞时,赶紧修炼一百天利他,自己体会到好处后,就把它变为众生的好习惯。
人的关节胸肺,会被各种饮食,消化不良之物,痰浊瘀血堵塞住,好比如说,这人为恶,叫被猪油蒙了心。
为何现在那么多心肌梗塞的病啊,意恶太重了,意净不染,君子有终。这意恶太重就像厨房的电灯泡,被油烟糊得乌漆抹黑,灯光都显露不出来。
所以这人如果不是处于利他状态啊,人生就没有进入状态,没有以大局长远为重啊,身体都在吃大亏,因为这灵性的阳光,放不出来。
第四饮食要远寒凉近温暖,生冷之物要远离,养胃五点有一条叫暖点,为何呢?古代的高寿老人都不会拿自己珍贵的脾胃阳气去暖冷物熟生物。
所以养阳很简单,先别伤阳,饮食生冷,直接伤阳。一杯水你拿打火机要把它煮热,要消耗掉多少气,所以一壶凉茶下来,还冰镇过的,拉出来的尿却热乎乎的,这期间是你喝了这杯凉饮一口,还是凉饮吃了你一口阳气。
现在好多青少年啊,脸色惨白,形容憔悴,双腿沉重,身心疲累,为何呢?阳气啊,都在不知不觉之中消耗掉了。
第五勿以元气佐喜怒,愤怒是最吃人体阳气的,大家看世界上有哪两种人最容易累,第一种是好辩论争斗生气的,气上一场,三天都恢复不过来,所以为何家里叫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你大吵一次,起码三天才能稍微缓过气来,三天的营养能量寿命啊,就都赔在上面了,所以说,饱食一顿损三日寿命,大吵一顿也损三日寿命。
在吵闹前能提起正念,观想到这一点,就不会造那么多过失。
第二种是纵欲伤精最累人,所以大家如果从这五方面去注意养阳,没有养不好的阳,阳气一足,阴病就不敢出来了。
阳气不足啊,这个病啊才抬头,大凡身体阳气不到之处,就容易长病,而所有阳气都从心这里发出来,而养阳五点里头最重要的就是阳一颗阳光布施的心态。
当你能够布施到周围人时,你身体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得到心阳的温煦观照的,这叫利益人者还自利,福往者福回来,爱出者爱能入。
这就是真正大周天循环之理啊!
我的朋友得了疥疮,怎么才能治好啊?谢谢啊!
答,凡疮痈肿毒者当须知,膏粱厚味,足生大疔这句《黄帝内经》,这句话参透了可以救命的,张仲景把这句话化裁为饮食六忌,在开篇桂枝汤里头就提到,这饮食六忌不独为伤寒病禁忌,对于内伤百病同样通用,有哪六忌呢?
张仲景在《伤寒论》讲到,忌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第一忌为何要忌生冷,生冷伤阳气啊,身体阳气稍微不足,吃点凉冷,马上闹肚子,大便稀溏,所以现在好多人大便不成形啊,凉饮吃太过了。
还有有些疮疡啊,痤疮暗斑之类,为何越来越坚硬乌暗,这都是冰冻三尺之过,寒饮太厉害了,冰伏热邪,把那疮都冻硬了,里面的毒火出不来,最不好治。
这时都要用到阳和汤,或仙方活命饮来破冰造阳。
第二忌为何要戒黏滑,什么事黏滑?像鱼类,鸡蛋等粘滞,吃了容易生痰的,反正你吃什么痰多的你就应该远离,痰就是生出来的黏滑之物。
一口痰堵在哪,哪出问题,堵在局部就长痤疮,疥疮,痔疮,堵在肌肉长脂肪瘤,堵在脏腑长囊肿,所以这口痰不化,身上铁钉疾病不断。
所以苏东坡看到这点,笑笑说,养生很简单,就慎言语,节饮食而已。
言多耗气,言少就养气,节制饮食,不生痰浊,身体就轻安。
第三忌为何要少吃肉面,你如果素食了,可以吃些面强健,但大鱼大肉,又加上面试,马上就容易内热,它不发出肌表的疮痈来啊,发到脏腑就是肿瘤癌症。
所以看你正气足不足,不足的话,痰浊它会堵在经骨脏腑里,想要长痘发出肌表疮疡,都发不出啊!所以为何老人的疮啊,都发不上头面来,阳气不足,都沉到脏腑跟腰脚下面去了。所以要少吃荤多吃素,这才是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问题的最好出路。
第四忌五辛要远离,辛辣之物少量地吃能开胃纳食,微汗通气,但是一旦养成习惯,大量地吃,就容易发疮痈,当肛门都烁热时,你就知道辛辣太过了。
而且辛辣容易长人脾气,你把能量送给脾气,你就吃大亏了,脾气大,身体差,脾气不好的人,没有哪个人身体真正好的。
唯平淡才可以久长,平淡之物虽然不能刺激欲望,却能让你保持健康,你不会吃撑吃胀,不会胡吃海塞,所以做菜最高水平,不是做得香喷喷,麻辣辣,令人胃口大开,厨艺没有登峰造极,只有返璞归真,归到清单素雅,简朴,得到的就是自在不撑,你没有胡吃海塞的欲望了。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世事静方知,人情淡味长。
这个甘淡平和,才能活得久长啊!才有幸福美满之感。
第五忌为何要原理酒酪,酒跟奶酪,都是生热助火之物,酒是穿肠毒药,奶能炼液成膏。
现在好多人喜欢吃高营养提纯之品,不知道这些都是浓缩气血最厉害的,血脂高,血粘度高,脂肪肝啊,就是营养过度惹的祸。
当时孔夫子去参观鲁国的太庙,弟子子路问到,人啊,要怎么样活得长久无损,能够富贵久长?
孔夫子讲了九损之道,九种损少欲望获得寿康富贵之道。
其中有两种,叫富而能俭,贵而能卑,这八个字讲得太好了。
富有时能减损欲望,过上简朴的生活,地位高后能够低下身段来,做粗贱的活,这样富贵啊,就能绵长,能够昌盛。
这样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也。
所以淡泊的饮食啊,那不仅仅是获得小健康,对于整个宗族国家来说,那时大福寿长远之计啊,你能够做得好,那是在表法,带动更多的人进入福寿领域,哪会去纸醉金迷,泡在高营养的富贵病里呢?
第六忌臭秽之物要远离,谁会去吃臭恶之物呢?其实现在好多臭恶之物都改头换面,你吃不到它的臭恶,都被调料跟防腐保鲜覆盖住了。
所以像各类包装品,不是新鲜的,能少吃尽量少吃,特别是一样食物啊,你如果吃了过后,觉得口苦口臭,那就只有两样问题,不是你吃多了,就是你吃的东西又问题。
现在好多人都觉察不到,所以经典上叫饮苦服毒,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病痛,而是身在病痛之中,还继续饮苦服毒,浑然不觉,因此永远在烦恼苦痛中轮回,求出无期,不能跳离。
所以觉醒的人啊,他只要觉得口会苦,会臭,马上饮食清淡,马上七分饱,只要你的口不干,唾沫清甜,没臭浊,你身体不可能会得大病了。
老师,怎么我自己摸两手的脉相不一样啊。右手有力而且大,不数。左手沉而细。这是什么原因啊?可以解释一下吗?谢谢啦!
答,左升右降,一般胱肠通降不够顺畅时,右边脉降得不太好,往上冲就是咽炎,下面以堵就是痔疮。
左边气血升不上来,是内耗太过,想熬夜过度用眼,都要消耗掉肝肾精血,所以督脉阳气没有往头脑上灌,这时颈背这一条经脉就扭曲瘪了,容易出问题。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缺乏运动锻炼,左右气血不平衡,习惯于用右手,要左右开弓,两只手都练到有力,像我们扛锄头,要学左右对锄,更舒服。
中医普及学堂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