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诗刊同题诗会第二十四期端午

凤鸣诗刊第期总第期

我是人间恰好的景致

来去都悄无声息

若你想起我

窗外已繁花十里

——凤鸣诗刊

同题诗会

(第二十四期)

参与诗人

1.沙鸥2.云淡风轻3.三牛世界4.九峰5.缘缘居士6.蔡叔之7.袁广学8.张殿军9.梦白10.无关风月11.姚寿法12.文心13.张文举14.碧潭飘雪15.中明16.梅吟雨17.南方嘉树18.吴亮德19.宁静之韵20.小草21.枭阳愚夫22.秋意素素23.昨夜星辰24.安吉儿25.范树立26.光明奶奶27.心言斋主28.田翁29.芷桐30.沈姚鑫31.春天32.张殿军33.俐利姐34.奈何35.王耀正36.红霞37.问琴38.中学生39.严怡萍40.霜雁41.紫东42.曹建芳43.杨杨44.张文举45.高洋斌46.难得糊涂47.言者风48.常成顺49.厚德载物50.梧桐人家51.老白52.牟国竑53.清水54.梅儿55.望宇人56.孙秀峰57.夕阳东升58.风之心59.紫姝60.晴儿61.仙儿62.董君莲63.江南64.大江东去65.唐吟66.方丽萍67.村夫68.易高

作品欣赏

又到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传说这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姑且不说传说的真实与否,这个节日能流传千古就足于说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之日,故称端午节,也有龙舟节、浴兰节等等很多不同的叫法。这一天民间就有很多活动,如祭祀、豋高、龙舟竞赛、吃粽子等等。而我们因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便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让我们一起迎着清风,走在初夏的暖阳里,尽情大自然的沐浴。吟一江淡墨、颂三山葱郁。远离车马喧的尘世,感受一天清静。用真情感动灵魂、感悟人生。

端午

文/沙鸥

万古流传端午节,汨罗江水洗沉冤。

离骚隐隐听雷电,玉粽微微祭楚魂。

五月榴花开旷野,三枝艾草挂房轩。

龙舟跃浪干帆竞,两岸人潮共沸喧。

端午忆屈夫子

文/云淡风轻

天问离骚万古流,汩罗江水自悠悠。

龙舟竞渡祭先圣,屈子精神几解留?

端午节

文/三牛世界

榴月艾蒲香气通,避邪驱毒显神功。

年年角黍欣欣意,几个真心吊屈公?

谒嘉兴伍相祠登豪股塔

文/九峰

浩气冲天,南湖畔、千秋忠烈。豪股塔、皂衣玄甲,凛然如铁。山迹难寻畴昔事,水光犹映当年月。卷旌旗、剑气溢苍穹,凝霜雪。

端阳日、重五节。鼙鼓疾、人声叠。见龙舟竞渡,桨翻波裂。碧血丹心天地鉴,素车白马潮头屹。看神州、一片好河山,无吴越。

端午祭屈原

文/缘缘居士

阴晦端阳生杳冥,汩罗何处吊英灵。

飞舟竟渡粽香俏,屈子无忧家国宁。

端午

文/蔡叔之

五月临端午,香蒲处处忙。

门前悬艾叶,除却疟蚊疡。

又逢端午

文袁广学

端阳风俗渊源长,片片追思寄远方。

一树榴花挂灯火,满盘楚粽喷馨香。

卫生门上插蒲草,保健餐中食五黄。

遥看龙舟劈波处,犹如屈子气昂扬。

端午悼屈原

文/张殿军

投粽子,悼屈原,五月龙舟彻水寒。吟唱《离骚》扬正气,汨罗江里浪涛掀。

端午

文/梦白

汨罗江水向东流,承载屈魂飘九州。

《天问》千年无以对?《离骚》万古至今留。

微微玉粽英雄祭,隐隐新雷草木愁。

端午节前黄纸帖,运河岁岁赛龙舟。

端午

文/无关风月

榴花五月正妖艳,柳树阴浓笋变竿。

角黍香包红缕缠,菖蒲蜜蕊玉钗鸾。

龙舟两两波心发,艾虎年年帘外阑。

端午俗传荆楚地,空怀清浅汩罗滩。

端午节

文/姚寿法

五月端阳颂屈原,团圆日子常思念。

千家一粽感恩连,赛快龙舟心地艳。

端午

文/文心

袅袅粽香迎端午,穿梁双燕啁啁。艾人新挂屋门头。虎装稚子笑,酒醉老翁愁。

长河夹岸人潮涌,百舸齐发中流。欢声鼓点贯琼洲。劈波楚韵桨,斩浪汨风舟。

端午节怀屈原

文/张文举

离骚歌尽泪盈江,千古忠魂冷楚邦。

长望郢都云雾散,汨罗遗恨再无双。

端午祭屈公

文/碧潭飘雪

兰草恋幽谷,屈子望离宫。深思高举不移,哀郢醉朦胧。散发行吟痴郁,亡命荒蛮不悔,无处尽余忠!泪洒湘江满,泪尽恨难终。

黄棘盟,武关耻,楚王庸。荩臣美政幻灭,抱石汨罗中。一世清名永在,千古丹心长照,好梦趁熏风。满饮大同酒,从此莫忡忡。

端午

文/中明

年年端午母亲忙,糕点青团粽子香。

屈子诗人能借问,吾娘厨艺可初尝。

端午

文/梅吟雨

眼前佳节至端午,水逼平桥起步低。

新岁菖蒲廊上挂,陈年黄酒手中提。

龙舟分浪鼓声急,角黍飘香旗影迷。

楚地历来依旧俗,雅诗只愿永安题。

隔着一层清波,我依然仰望你

文/南方嘉树

所有的江水,都会在这一天

抬高水面

相信你,不是为了这夏日的风景

在端午的汩罗江上

纵身一跃。让飞溅的水花

淋湿一个个更叠的朝代

浸润一颗颗后人的心

随水而去的精魂

让划动的龙舟,飞驶成出水蛟龙

沉入江底的骨头

激流中端坐,重过磐石

千百年的风风雨雨

有多少山倒了,水枯了,石烂了

你却依然

闪烁成夜空里的星月

不敢说你是灿烂的太阳

怕阳光下的黑暗

灼伤你不屈的灵魂。隔着一层

汩罗江的清波,三闾大夫

我也依然

用仰望的姿势,仰望着你

端午

文/吴亮德

端午佳辰粽叶香,龙舟竞渡水花翔。

艾枝蒲草门窗挂,一曲离骚传八方。

端午

文/宁静之韵

汨罗江的风,猛烈吹

吹得让人心碎

汨罗江的水,往心里流

流得人心痛

手捏艾草与菖蒲

想方设法驱散

五月的毒

却清除不了刻在

心中的恨

深深怀念沉入江底的冤魂

心绪飞向遥远的远方

看锣鼓喧天

龙舟争渡

用五色丝线扭成

一道彩虹

裹一只棕子抛入滚滚江河

香味飘向一缕忠魂

用一颗虔诚的心

敬仰最悲壮的诗人

颂屈原

文/小草

滔滔沧水去无还,烟雨潇湘忆圣贤。

拔剑回头思故里,怀沙沉石荐轩辕。

追随黄鹄展鸿志,拒与黑鸦争食餐。

爱恨情仇倾曲赋,精神不死照坤元。

端午怀屈原

文/枭阳愚夫

碧水清波岁月长,屈原故里秭归坊。

惊奇天问垂华夏,慷慨九歌哀国殇。

端午壮行扬正气,汩罗遗恨吊潇湘。

诗魂荆楚千秋颂,一曲离骚万古芳。

端午

文/秋意素素

端午时分粽子珍,龙舟竞渡汨罗巡。

菖蒲艾草门头挂,竹叶杨桃眼口轮。

五月榴花开旷野,三江荷雨祭儒身。

屈原千古悲歌唱,一曲离骚泣鬼神。

戊戌端午捉笔

文/昨夜星辰

艾草菖蒲透碧纱,枝枝窗外立风斜。蜓蝶缤纷重五里,吹蕊。一池荷韵一池花。

佳节良辰今又再,不叹。流光若梦指间沙。鼙鼓逐舟雷隐隐,似问。离人多少在天涯?

端午

文/范树立

端午城乡香粽子,彩囊大蒜赶千虫。

剑蒲艾叶除邪恶,万代三闾永敬崇。

端午节

文/安吉儿

端午的那天

龙舟似一把把出鞘的宝剑将天底下千万剑气

齐齐劈向波浪

归于一处

鼓声紧密擂起

拉近起点终点距离

荷叶一层叠一层

铺开绿色抱包一颗颗

晶莹,鲜美

夹心,清白交映

浓浓粽香飘逸,

干年和万里

端午粽(古风·新韵)

文/光明奶奶

少时佳节倍上心,更有端午最视珍。

粽叶细绳紧紧裹,只只皆是怀沙魂。

端午吟赛龙舟

文/心言斋主

云蒸烟雨楼,浪拍古龙舟。

擂鼓声声急,摇旗猎猎兜。

伍员横剑站,白马载神游。

壕股怀忠烈,吟诗放鹤洲。

祭屈原

文/心言斋主

梧高引凤鸣,客雅会诗盟。

蒲剑悬门挂,榴花夹岸迎。

离骚情切切,天问泪盈盈。

长叹忠魂逝,欣看龙舸争。

端午节

文/田翁

端阳午日烫如火,粽叶新桃换旧符。

饮过银黄点过额,还薰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

文/芷桐

五月端阳蒲艾斜,汨罗江畔浪淘沙。

离骚一曲千秋少,吟遍神州卷泪花。

端午

文/沈姚鑫

梅黄五月又端阳,遗俗长留自楚乡。

新艾簪门驱百毒,彩绳系臂集千祥。

龙舟竞技激波碧,角黍包金透叶香。

感念先贤思屈子,离骚一曲泪诗行。

端午

文/春天

端午缘由千载久,汨罗江口忆忠魂。

离骚屈子毕生志,玉粽龙舟今古喧。

端午悼屈原

文/张殿军

投粽子,祭先贤,五月行舟彻水寒。唱尽《离骚》怀楚月,汨罗江上几千年。

端午节

文/俐利姐

端午民风渊远寻,人间节日意尤深。

龙舟竞渡江中舞,仙乐交飞岸上吟。

蒲苇桃枝香有发,雄黄艾草病无侵。

流传玉粽忠魂寄,千载才情赋雅音。

端午(古风)

文/奈何

断桥相会终身订,端午时令饮五黄。

白素贞惊许才子,水临寺庙续姻亡。

端午忆范蠡龙舟破吴

文/王耀正

范蠡筹兵隐计谋,乔装百姓竞龙舟。

三千越甲如梭过,直破吴宫报国仇。

端午

文/红霞

家亡国破汨罗边,志洁行廉屡问天。

渺渺江中百舟渡,悠悠陌里九歌传。

艾符难解云衣薄,蒲剑偏祈屈子贤。

文约辞篇千古颂,忠魂傲骨永留年。

端午节

文/问琴

登高五月倍多情,端午花开照眼明。

艾叶青蒲门上挂,石榴绽放鸟齐鸣。

离骚楚曲忠魂梦,汩水江中华夏惊。

博浪龙舟声震撼,追思屈子缅英名。

端午节

文/中学生

又临五月话端阳,户户餐中有五黄。

屋打弥烟蚊子急,门悬艾草毒虫慌。

香包护体驱魔怪,煨蛋防肤长疥疮。

纯朴民风吴越地,禀承传统现光芒。

端午

文/严怡萍(新韵)

(一)

年年端午粽香闻,谩话诗文吊远魂。

竞渡龙舟千载恨,但祈蒲酒几壶醇。

衫披艾虎垂欢乐,身挂香囊透汗馨。

仰慕屈原独自醒,空留遗憾旧骚人。

(二)

每当端午雨丝丝,正是榴花艳丽时。

玉粽飘香融万户,龙舟争渡寄千思。

离骚高咏空惆怅,天问来寻有几知。

凭吊屈原悲未止,汨罗江上九宵诗。

端午

文/霜雁

一个故事流传了千年

一个名字被记在心间

粽叶裹着吉祥如意

龙舟破浪勇往直前

汨罗江水拍打着两岸

吟诵不朽的爱国诗篇

若问屈原魂归何处

化作一朵圣洁白莲

端午是一笔文化遗产

端午是一场精神盛宴

白花花的阳光烘烤大地

透明的汗水是最庄重的誓言

端午是一种自豪情感

是黑夜中燃起的灯盏

庇护着优秀的华夏儿女

在仁义礼智信路上走得更远

端午缅怀屈原先生

文/紫东

十寸香蒿恨绵长,汨罗一去不回乡。

微微粽叶冤难诉,惟诵《离骚》昭月光。

端午节

文/曹建芳

悬蒲解粽对琼浆,随处箫韶醉梦长。

千古骚音何处觅?断云携雨入沅湘。

端午节

文/杨杨

端阳粽子勾思念,淡淡清香醉人心。

锣鼓连天龙舟舞,桨飞逐浪喜洋洋。

端午吊屈原

文/张文举

一曲离骚今古泪。荆楚浮云,处处湮晴翠。雨打梧桐清影坠。端阳节里人心碎。

蒲艾风熏星月醉。角粽飞香,怎道千般味。酒借雄黄驱鬼魅。汨罗江畔魂难慰。

端午行吟

文/高洋斌

黑夜,在冷风的帮衬下慢慢降幕

浪遏飞舟的喧嚣声

一瞬间,挥别漫天的云彩

失眠的夜色中

行尸走肉者忙的不亦乐乎

伪装成拾荒者,赚个锅满瓢溢

丝毫不顾行吟者的悲怆

我一路尾随,轻拍拾荒者的肩膀

或许不甘心

或许无可奈何

任凭心撕底里的呐喊

彷徨在不解风情的月色里

孤单一人,哭醒整条街

端午节

文/难得糊涂

榴花五月正鲜繁,华夏竞舟锣鼓喧。

玉粽盈盘祭贤圣,汨罗滚浪颂英魂。

贴符点额祛邪毒,折艾缩蒲插户门。

又到端阳常吊古,忧民爱国后人尊。

吊屈原

文/言者风

屈子楚骚贯耳闻,汨江一跃泣山魂。

从来不与浑浊世,留取丹心笑乾坤。

端午寄思

文/常成顺

年年端午年年祭,忠烈英灵千古扬。

玉粽佳肴念翘楚,龙舟拼进继诗郎。

五黄期灭人间佞,七彩祈求大众康。

寓意百般随势变,为民为国永流芳。

端午节

文/厚德载物

又到端阳粽叶香,龙舟竞渡鼓声扬。

菖蒲艾草悬门挂,祈福除瘟纳瑞祥。

端午节忆屈公

文/厚德载物

浩气长存锣鼓喧,端阳节日忆先贤。

汩罗魂断由天问,一曲离骚万古传。

端午节

文/梧桐人家

西子桥头诉衷肠,寻仇法海拆鸳鸯。

雄黄一盏真身现,为救夫君险命伤。

端午节

文/梧桐人家

挥之不去的爱国者

身影,在汩罗江

上空,注望着那些

祭奠着他的人们

似乎听得见先人的

叮咛,晴朗的天空

万物莹润,这是在告诉

先人。国泰民安

请先生放心

我们会延着你的脚步

做一个不为权贵

不图名利

永不屈服的人

端午

文/老白

一曲离骚万古传,九歌唱罢问苍天。

汨罗磨墨云笺记,难写千年冤屈篇。

端午思古人

文/牟国竑

桂棹轻扬思楚客,汨罗飞浪咏忠魂。

都门怅望忧成病,家国危倾灾似瘟。

鸾凤高翔藏圣德,蕙兰盛佩报初恩。

亦将大梦寻江底,一曲离骚万世尊。

端午节(古风)

文/清水

仲夏登高是端午,蛟龙戏水舟飞渡。

家家门上菖蒲青,户户灶房粽香露。

端午祭屈原

文/梅儿

又是端阳粽溢香,汨罗江畔祭忠良。

离骚一部干年泣,月里婵娟已断肠。

端午昭英

文/望宇人

伍公忧国夜哀殇,屈子投江大义扬。

耿耿丹心昭千古,端阳犹念孝忠郎。

端午节

文/孙秀峰

不晓屈原汨罗

不知龙舟竞渡

只有五色彩绳轻轻捻

那就是曾经我的端午

一年一年

近乎苍白的简单

一日一日

岁月无情地几十数

如今才恍然大悟

原来,贫乏的生活中,

那五色彩绳就是寄托

就是父母对我最好的祝福

汨罗忠魂

文/夕阳东升

五月江南梅雨湫,汨罗江水向东流。

忠魂超度龙船竞,金体得全粽米求。

菖蒲庭前悬利剑,蓠蒿门上驱妖鳅。

鸿鹄怀志难展翅,一曲悲歌励万秋。

端午(古风)

文/风之心

仲夏临端午,屈魂可涅槃?

龙舟击高节,楚水泛忠肝。

彩使结康福,艾人擩乂安。

粽香望食得,盛世皆言欢!

端午·祭屈原

文/紫姝

叶粽沉香遣水神,龙舟擂鼓敲归门。

离骚复击星河白,歌赋长叹天地昏。

楚汉家家怜傲骨,端阳处处祭忠魂。

汨罗江上雄黄酒,洒得鲲鹏和泪吞。

端阳遥忆伍相事

文/晴儿

熏风暖日,嫩艾新蒲悬牖室。竹叶杯深,闲读昭关事几寻。

胥山陈迹,寂寂鱼龙潭映碧。何处忠魂,遥向潮头酹一樽。

注:吴越习俗端午这天祭祀伍相。传说,伍子胥死后被封潮神,“素車白馬立於潮頭之上”。嘉兴胥山,传说中伍子胥练兵所在,旧有伍子胥的墓、祠,磨剑石等,后因办石料厂,胥山被毁,现在能看到的原胥山所在只有长米、宽60米的一个巨大深潭。

端午是不能互祝的

文/仙儿

那一枝艾蒿

是插在门楣的追魂草

听到四面楚歌

那是离骚的音律

在端午祭坛上怒吼

一片片裹紧的心

层层叠叠的悲伤

换不回对家国的情怀

念念不舍的桔颂

有烽火狼烟的忧思

积郁过几千年的殇

不能互祝的这个节

用一卷诗的翻阅

理解婵娟

那泪水的无奈

普天下无尽的感叹

我要采一束陌上花

带一串香囊

在你纵身跃下的河边

把爱的酸楚苦痛

投掷于一个王朝的残梦

端午

文/董君莲

青箬裹缠心上,艾蒿斜插门廊。日骄端午己雄黄,村户粽香百样。

千竞龙舟飞越,万声桨木铿锵。屈夫诗伴鼓催浪,寻觅忠魂回望。

端午怀古

文/江南

端午粽香闻,缅怀清白身。

由来江上客,何处梦中人。

孤愤哀鸿别,离骚病鹤辛。

王吾陪语笑,惜失己非春。

戊戌端午三咏

文/大江东去

屈 原

志洁行芳谋国遥,忠而被谤自清高。

毁誉荣辱等流水,千古离骚终不凋。

伍 员

为避灭门唯遁逃,投吴平楚血仇消。

岂意忠言翻见忌,素车白马恨滔滔。

曹 娥

为觅父身投浪涛,奋擎出水见青霄。

古来百善孝当首,烈女于今大义昭。

端午

文/唐吟

又逢五月初阳日,习习荷风淡淡时。

角黍堆盘惊客远,龙舟满载弄潮追。

屈原浸水楚人泣,伍子沉江吴国衰。

历史滚轮东逝去,终留名姓古来奇。

端午节(古风)

文/方丽萍

每逢端午祭忠良,千古冤魂举世殇。

包粽赛舟焚香烛,纪念屈原诵华章。

《端午》感寄

文/村夫

一曲离骚绕耳边,龙舟竞渡历千年。

清波荡漾诗魂瘦,粽叶沉浮楚客怜。

万里江山看雨后,多娇岁月驻眸前。

胸怀家国兴亡事,共筑和谐责在肩。

端午

文/易高

年年端午痛心头,笔罢无词几日休。

屈子哀思何所寄,惟抛粽子望江流。

往期荐读

《同题诗会》第一期

暗香浮动月徘徊,疏影横斜傲骨梅

《同题诗会》第二期

斗富兜中佛光远,慈悲立德总相宜

《同题诗会》第三期

百岁光阴容易散,纸书日月若恒沙

《同题诗会》第四期

至死不渝家国志,西湖山水四时春

《同题诗会》第五期

一代方家隐乡镇,闲云野鹤不求名

《同题诗会》第六期

只愿柔软的眼眸里,有彼此欣赏的目光

《同题诗会》第七期(新年特辑1)

一园春色乐融融

《同题诗会》第八期(新年特辑2)

骚人欣唱和,共举手中杯

《同题诗会》第九期(元宵节)

情有意,夜无眠,春江桃柳总缠绵

《同题诗会》第十期(庆祝妇女节)

三月的你们,又舒展出花蕾

《同题诗会》第十一期(春天)

天上月,水中星,初绿丝绦谁挂念

《同题诗会》第十二期(题奇石图)

五彩岚光描古玉,紫芝瑞气耀银星

《同题诗会》第十三期(咏旗袍)

羞花烟雨季,落雁水云乡

《同题诗会》第十四期(春城何处不飞花)

风卷楼台浮旧叶,雨侵阡陌润新芽

《同题诗会》第十五期(桐乡文化名人系列之11严辰)

《同题诗会》第十六期(严独鹤)

人海茫茫梦笔书,翩翩独鹤志尤孤

《同题诗会》第十七期《大运河》

悠悠运河水,千古最深情

《同题诗会》第十八期《王会悟与红船精神》

烟雨楼前画舫红,船头卫士女英雄

《同题诗会》第十九期《母亲节》

微笑写在母亲满是皱纹的脸上

《同题诗会》第二十期《听蝉》

梦醒意阑珊,伴君吟几篇

《同题诗会》第二十一期《乡愁》

遥望星空,那枚半残的月亮

《同题诗会》第二十二期《童年》

五彩童年如昨日,人生梦里永弥香

《同题诗会》第二十三期《梅雨江南》

仲夏江南花又落,亭桥伞下掩红妆

关于我们

《凤鸣诗刊》创建于年3月。是《中国力量诗歌联盟》成员,浙江省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刊。诗刊每日推送一期。开设如下栏目。

1.作者个人专辑

2.《同题诗会》每周一期。

3.《南风说诗》每月一期。

4.《同题精选》每月一期。在同题诗中选录优秀作品。

5.《诗教园地》不定期。刊登诗教基地师生的作品。

6.《诗道漫谈》每月一期。

7.重大事件专题栏目,不定期。

8.采风、联谊、其他活动等专辑,不定期。

9.组织参予的各类诗歌比赛专题。

本刊开设原创保护、留言、赞赏功能。欢迎读者留言、赞赏。个人专辑的赞赏费50%作为作者稿费(不足50元不计),其余留作平台日常运行费用。

欢迎来稿。来稿要求以诗词为主。古体诗、词10首以上;现代诗、散文诗5首以上;诗评一篇。并附字左右简介,近照一张。稿件必须原创,文责自负。如果是转载必须注明。投稿后请加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复方白芷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ss/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