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觉/大红酸枝带托泥方凳规格:48*43*49cm
凳,又称“杌凳”,俗称“杌子”,是一种无靠背无扶手的坐具。最早见到的凳子形象是在汉墓壁画上,但是直到宋代才逐渐成为正式坐具。杌凳也是明清时期极为常见的坐具,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坐具形式之一。
杌凳造型小巧、质量轻便,十分适合室内外各类场合。带托泥的方凳,在型制上是更为高古的风格,中国古代书画中可以见到,如南宋佚名《春宴图卷》描绘唐太宗文学馆中的雅集盛况,宴饮者所坐方凳便为带托泥的壸门方凳,在唐朝带托泥的榻、凳比较常见。
此方凳为带托泥样式,精选上等的老挝大红酸枝制成,其造型呈长方形,四面平式,古朴典雅,颇具力感,腿足边抹饰以委角,视觉圆润并富有张力,整器精秀挺拔,动感十足,比例得宜,精工细作,打磨亦佳,线条平延纵落,做工精细严谨,造型明快而富有艺术效果。
长方凳,用料充裕,制作工艺考究,四足倒棱,进行磨圆处理,呈现圆浑的意趣。攒框镶面板,面板落樘安装,面下设穿带支承。此外构件沿边不起阳线,凝练简约。四腿之间一木整挖的罗锅枨相连,与腿子以圆格肩榫相交,流畅自然。此设计既加固了稳定性,又在与裹腿相呼应的同时避免了厚重之感,整体轻盈而精巧。
此对方凳整体造型大气简练,设计端庄,结构凝练,比例适当,线条劲挺,格调极佳,通体光素,选材考究,色泽红润,纹理清晰,木质细腻温润。整体形态均匀协调,功能性强,绝无过多累赘之部件。且方圆相济,挺拔秀丽,柔而不弱,充满典雅、简练的大方之美。可在书房茶室使用,颜色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方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