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常用l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皮肤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抵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屏障。覆盖于人体表面,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约占体重的16%,内含毛发、毛囊、汗腺、指甲,以及神经、血管等,就像盔甲一样对人体进行保护。表皮致密而坚韧、真皮和皮下脂肪柔软弹性而具有抗冲击和摩擦作用;汗腺分泌汗液调节人体的温度和湿度;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能够保持皮肤水分和皮肤弹性;表皮中的黑素则可抵御外界光线对皮肤的伤害;丰富的末梢神经提供良好感知觉等。

当各种有害因素作用于体表时则可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最常见的是瘙痒、疼痛、烧灼感及麻木等。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有长有短,短者数日,长者数月数年,有的甚至几十年不愈,如皮肤瘙痒症、湿疹、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和疥疮等,常常瘙痒剧烈,痛苦异常。而内科疾病也有伴随瘙痒者,如肝病、肾病、糖尿病等,应当引起注意。中医学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过去一般书籍记载均称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瘙痒在中医病因学上是离不开“风”的,因风致痒,祛风可以止痒,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凡痒皆风,无风不痒。”临床上“皮肤焮红,乃热夹风;皮肤干燥而痒者,乃燥夹风;皮肤苍白遇冷而痒者,乃寒夹风;皮肤无疮疥,而痒者,乃虚夹风。”前人虽有“虚者慎祛风止痒”的禁忌,但临证应活看,即使血虚之痒,在养血的基础上还必须祛风才能止痒。临床上有许多瘙痒症现代医学不明其原因、治疗也无能为力时,中医在“祛风”上下工夫,“风去则痒止”,常能获得意外之效。至于临床如何祛风,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最善于与其他邪气合而为病。

对于痒来说,其为病多有夹杂,单纯祛风是很难取效的。如果能在选药上精当一些,尽量选既能祛风又能治兼夹之邪的药物,必要时加大剂量,则能邪去痒止,提高疗效。如风热多重用浮萍、地肤子、木槿皮;风寒首选荆芥、防风;风燥可用大剂量冬桑叶(30~50g),特别是对糖尿病伴发瘙痒者有显效。风湿则重用威灵仙、白鲜皮;虚风,如血虚夜交藤、鸡血藤当重用;阴虚用豨莶草、墨旱莲;阳虚用麻黄与桂枝;气虚重用黄芪和生白术。蝉蜕、僵蚕性平而和缓,可用于各型瘙痒症,属通用祛风药。

临证治痒中运用祛风、养心、疏肝、活血、润燥等方法时,不能脱离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辨证施治、用药得当、简便效验、安全且副作用少。一定要老老实实用中医理论去分析、归纳、思考问题,切忌照搬现代医学的理论去指导中医立法和遣方用药,特别要警惕某些西医的认识影响或误导中医的临床思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jj/5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