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愿意在外面上厕所怎么办不妨试试这几

白癜风土方法 http://m.39.net/pf/a_4702852.html

“我家宝宝在家里上厕所都会自己主动去上,但是一到外面就怎么劝也不肯去卫生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孩子一到幼儿园就不便便,老师怎么问他也不说,总是要憋到回家,真担心他会憋坏……”

当家长们庆幸终于完成了宝宝的如厕训练,小天使们终于可以自己在家上厕所了的时候,可能忽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宝只愿意在家里上厕所,在外或者在幼儿园里即使有便意,无论如何也要忍到家里才解决,甚至由此而导致便秘。孩子们为啥会不约而同地只认家里的厕所,宁可选择在外面憋尿憋粑粑,难道小朋友们也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家长又该怎么正确引导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在外上厕所?

当孩子非常抗拒在外面上卫生间时,家长们首先不要急躁,更不要强逼孩子,而要好好弄清楚他们不愿意在外面上厕所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地去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孩子产生这种行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不适应新的如厕环境

宝宝从出生开始基本一直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宝宝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家里的一切也是最熟悉的,包括卫生间。在家里如厕,孩子有独立私密的空间,孩子生理心理都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

但是到了外面或幼儿园,面对陌生的卫生间环境、陌生的味道、陌生的马桶式样、陌生的冲水方式,排队等候等陌生甚至是半开放的环境,对孩子来说,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就会出现在外面不愿意排便以及排不出便的情况。

而且幼儿园的卫生间一般是蹲便,这样更有利于卫生,防止病菌传播,然而很多人家里都是马桶,很多孩子也会不适应这种新的如厕方式。

宝宝性格内向胆小

一些宝宝天性比较害羞,在幼儿园或是到了外面就会不如在自己家里那样随意和放得开。因此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会表现得相对比较拘谨,有时候即使想要上厕所也不太敢跟老师讲。

另外,有些宝宝会觉得上厕所是一件比较害羞和私人的事情,但幼儿园的厕所通常都是不封闭的,没有独立的隔间。这样的如厕环境,在孩子看来,上厕所等于被小朋友围观,心理上会很难接受。

日常规律被打破

有的孩子如厕有固定的时间或习惯,外出旅游时,由于行程的安排,可能没办法按孩子平时的习惯来,孩子就会在如厕上遇到困难。而有的孩子粑粑时喜欢慢慢地酝酿和解决,所以当条件让TA没办法按自己的节奏来时,孩子也会宁愿憋着。

有很多孩子不愿在幼儿园里上厕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课间有限的时间、排长队的麻烦、小朋友的催促议论……都会让孩子心理体验不好,久而久之,就会选择憋回家解决。

卫生上的要求

还有不少孩子不愿在幼儿园或是外面公共场大小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厕所不卫生,味道也较大。对于有些许洁癖的孩子来说,某些脏乱臭的卫生间环境也是难以接受的。

独立如厕能力欠佳

如果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如厕方面放手比较晚,这样孩子就没有形成自主如厕的意识和习惯,独立如厕的能力也欠佳,自然也很难在外面轻松顺畅地如厕。

如何引导不爱在外面上厕所的娃?

孩子如果长期憋大小便,严重的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泌尿结石、肛裂、痔疮等问题,对肝脏、肾脏的功能也会有不良影响。所以,对憋大小便这件事,爸爸妈妈都应重视,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孩子憋大小便行为。下面提供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带领孩子从熟悉环境开始

对于习惯了在温馨安静的家里如厕的宝宝而言,突然置身于人来人往的公共卫生间,其实是进入了一个毫无安全感的陌生地方。所以家长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提前“参观”公共卫生间,逐渐帮助孩子克服害怕的情绪。比如家长可以借着自己上公共厕所机会,带孩子一起去看看,向TA介绍公厕的设施,蹲坑、坐便都让孩子尝试下。这个期间,也可以同孩子耐心地讲解下洗手间的环境、男厕女厕的区分等,让孩子在意识明白每个地方的卫生间都是不太一样的。

用熟悉的工具进行过渡

宝贝有时在外面会担心自己会从大尺寸的马桶圈掉下去,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里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使用便携式的垫圈如厕。这样外出时带上,就算环境陌生,但只要看到熟悉的垫圈,宝宝不安的心理也能得到舒缓。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的食物,并让孩子多喝水。这样会有助于孩子的肠道蠕动,形成松软的大便,排便时也会更轻松。

另外,和幼儿园的作息一样,在园所的如厕环节,也有一定的时间段,比如课前、课后、饭前等。家长在家的时候也可以在这些时间段里,给孩子一个如厕的提示,提前模拟在幼儿园的如厕环节,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些小朋友在幼儿园不愿上厕所,是因为自己自理能力较差,不会擦屁股、天冷不会穿脱裤子等原因。所以,在孩子入园前,我们就应该教会孩子自主如厕。孩子上学时,在衣服口袋里备好纸张、穿的衣裤保证方便穿脱,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自理能力差而不得不选择憋便。

帮助孩子正确看待“上厕所”这件事

对于一部分因为害羞而不敢在外上厕所的宝宝们,家长要在平时多借用绘本,如《便便去旅行》、《糊糊、臭臭、便便、球球》、《是谁在嗯嗯我的头上》、《大便战争》等,让孩子认识到:上厕所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及及时排便的重要性,不能因为难为情、贪玩或是懒等原因,损害自己的健康。

适当地鼓励

当孩子不愿意在外面大小便时,家长板着脸批评反而会加剧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与其这样,不如使用正面的语言多鼓励。比如,告诉宝宝:“如果在这里上厕所,我们还可以在公园多玩很长一段时间哦!”当然,适当的奖励也不可少,例如奖励小贴纸、小零食,这些“小心机”也能帮助孩子更勇敢地过渡。

玩游戏训练蹲坑

另外,对于习惯坐便的宝宝,蹲坑最大的挑战,就是蹲久太累了。由于蹲坑需要腿部力量的支撑,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玩“小兔蹦蹦跳”、玩“下蹲起身”、“走独木桥”、“金鸡单脚独立”等游戏,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积蓄一些腿部力量。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孩子不愿意在外面上卫生间的原因还有很多。所以,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聊聊,看看他们到底在担心什么。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担心,家长才能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END—

责编:哆哆

主编:吉页

指导:听

声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孩子不愿在学校上厕所?原因让人心疼》,原载于《生命时报》;《娃死活不在外面上厕所,咋办?5个小步骤,解救老母亲!》,原载于“育学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zctp/8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