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苦参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炮制

除去残留根头,大小分开,洗净,浸泡至约六成透时,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储藏

置干燥处。

备注

(1)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中毒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解救方法:未出现惊厥时可洗胃和导泻;内服蛋清,鞣酸或浓茶;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惊厥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痉剂;呼吸障碍时用呼吸兴奋剂。

(2)用于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常与黄柏、龙胆草等合用。用于周身风痒,疥疮顽癣,常合赤芍、地黄、白藓皮等同用;用于麻风,常与大风子等同用。

:仁医堂名医馆作为老百姓身边的保健专家,自始至终本着请名医、用好药以及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原则,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听说你想联系我,方法在下面↓↓↓

医馆-

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zctp/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