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又名《小郎中学医记》,是正在网上热传的一本以小说形式讲述中医药知识的书籍。该书“以中药教材"为背景,以爷孙俩的行医故事为主线,展现每一味中药平凡而又神奇的一面,以及一个传统中医成长的过程。书里既有师徒传承的中医精神,也有爷孙俩深深的中医药情结。
本书采用小说题材的创作形式,使读者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从头到尾一气读完。书里既有医案故事,读书析疑,又有养生保健、采药记趣等内容,既有老中医的哲理智慧,又有小徒弟的天真童趣,能够迅速引领大家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感悟中医”。
上一篇:(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海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治石不忘养阴与益气喜好跟石头为伍的药物,它们有哪些呢?小指月说,石韦、络石藤、穿破石、石见穿......老爷爷说,这穿破石跟石见穿,它是穿行在石头下面,所以能够以它穿破开拓的个性打通瘀塞,畅行百脉,故对于血压高,输卵管不通等经脉闭塞性疾病,用它们效果好。小指月说,既然药物都能够跟石头搏斗,应该练就有一股顽石般钻劲。爷爷说,这络石藤跟石韦又不同。小指月说,有什么不同呢?老爷爷说,你看它们不比穿破石,它们是长在石面上的,所以它们还能够走肺表,比如络石藤,在食道癌方面的运用,以及石韦在肺中咳顽痰胶痰热痰里头,也运用广泛。小指月说,石韦不是像滑石那样治疗结石的吗,它通利膀胱难道也能清肺止咳?爷爷说,正如车前草,肺与膀胱相别通,肺是水之上源,膀胱是水之下游,当下游开阔上炎的热就很快被引下来,所以这石韦它不单是泻膀胱之热浊,它能够沟通肺与膀胱之气,使脏邪还腑,令得它们之间,交通更紧密,联系更发达。所以《神农本草经》上说,石韦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也就是说,对于劳伤过度,暗耗津液,炼液成沙石,小便闭塞难通,身体热势蒸蒸的人来说,用石韦上清金降热,下利水开闭,这样热随水去,则不反溢。故《本草逢原》中讲,石韦能助肺肾金水之精气,使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则上窍外窍皆通,肺气下化,则水道行,而小便利矣。小指月说,爷爷,治结石在《圣惠方》里头讲石韦配滑石,就是最佳治石搭档,用于石淋,而《古今验录》也记载这个方子,叫做石韦散,就是用石韦配滑石,打粉,用米汤或蜂蜜冲服。为什么要用蜂蜜呢?老爷爷说,问得好,利尿通淋的治石之药大都容易伤阴,所以用猪苓汤里头有滑石、茯苓、猪苓、泽泻,一派通利之品,必加一味阿胶,可以利水之余,养养阴分,也可以防止石头在排利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小指月说,还有这种说法?老爷爷说,当然了,你看排一次大便,有人肠燥干结,使劲用力摩擦大,佷容易被撑得肛裂出血,你如果饮些蜂蜜,滋润肺肠脏腑,这大便就非常润通,如同泥鳅在手,一用力就滑利出去,想留都留不住。小指月说,爷爷的意思是用些养其真的滋润之品,除了防止利水伤阴外,还可以让结石这些病例产物更快速地滑出体外?老爷爷点点头说,你看车子以及各类机器,它们在运转过程中轮轴容易摩擦,如果你不点些润滑油,它们就磨损得快,容易坏,所以别小看润滑油就那么一点点,它在机器安全顺畅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瞧的。小指月说,所以猪苓汤里用阿胶用得不多,石韦散里用蜂蜜冲服也用不多。老爷爷说,你看你的钥匙洞生锈涩滞了,你点点油去就行,不需要整瓶整瓶地点,只要有润滑之意到那里,这钥匙洞就非常滑利,非常顺手。小指月说,我终于明白在利尿药里头,为何要加点养阴之品,而且这养阴之品的剂量该加多少。可还有一个复方石韦片,有点不解,为何治疗各类结石尿道炎、膀胱炎,在用石韦、苦参或瞿麦之品时,要加点黄芪呢?老爷爷说,这正是用药独到的心传所在。小指月说,都巴不得结石往下排,为何还要用黄芪往上提?老爷爷说,很多慢性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甚至结石,你去摸他们脉象,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虚陷,正因为脉势虚陷,中气不足,所以各类消炎药抗生素才屡用乏效,而且用大量清热解毒之品时,还会使脉势更下陷,炎症更难除。小指月说,难怪有些病人用了不少消炎解毒药,炎症毒热,依然我行我素,分毫无损,反而更加横行无忌。老爷爷说,当身体正气不足时,再好的兵器药物都是摆设,只有兵强马壮,武器在手,才能发挥到最佳效果,你如果一派脉势虚陷,整个人都像瘪了气的皮球一样,自己气血都鼓荡不动,凭什么力量去运化药物呢?所以这叫正虚不运药,这时即使用利尿通淋之品,你都要适当照顾一下脉势,把正气扶起来,让正气充足才有力把邪气排下去。正如让马儿吃够草才能跑,让脏腑吃饱才能有力排邪。你再想想,如果一人连拉尿都尿无力,你叫他凭什么来把石头喷出去。所以《黄帝内经》讲中气不足,溲尿就会出问题。故而通过小便有力无力,以及脉势力量大小,你就可以辨明他身体虚多虚少,这时就需要适当用些补虚益中气之品,只有中气充足,四维气血才会流动顺畅起来。只有中气充足,身体的积滞才更容易推荡出去。(未完,待续,往下拉有往期故事链接!)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版权归作者所有。
1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合集(全集完整版)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络石藤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五加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桑寄生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狗脊、千年健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防己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海桐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丝瓜络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鹿衔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桑枝、桑叶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藿香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苍术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砂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厚朴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白豆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草豆蔻、草果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茯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薏苡仁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猪苓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泽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玉米须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葫芦、香加皮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泽漆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车前子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滑石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木通、通草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络石藤瞿麦、萹蓄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第集——海金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