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知乎精选
作者:冷叔叔呀
这是一篇有味道的经验贴,请各位选择性阅读;
一句话:中招的,早治早好;没中招的,防患未然。
坐标:北京+长春病症:内痔、外痔、肛裂费用:1w+
手术恢复周期:目前是第19天,我出院啦哈哈,行走基本无压力,但仍旧坐不下。疼痛指数:★————★★★★★
一、潜伏期
小时候,我的父母希望我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有志青年。而我,只想做一个个性刚烈的女子。如今,我长大了,不负期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有痔青年。
有人羡慕肤白貌美腿漂亮,有人羡慕博学智慧见识广,我最羡慕能每日按时大号的。因为我可能有个铁肚子,便秘与我如影随形。
一度觉得自己像个貔貅,只进不出,肚子撑的像皮球。每次如厕前都要攒一波勇气,轻易是不敢去的。人家正常人的叫便便~而我的,是“钢筋”。钢筋毕竟是钢筋啊,落地有声,轻拭带血。这种状况大概已经一年多。
直到一个月前,在骑行了十几分钟之后感觉有些异样。
直觉告诉我它…它……它…掉……出来了
难!以!置!信!
我夹着腿挪到了厕所,那感觉就像从博物馆偷了鸡缸杯在口袋,生怕别人看出我的异样。到了卫生间,锁好门,真的是它!……这是我们第一次没有约定的会面。
大约又过了一个礼拜,由于上了点小火+久坐,在洗手间实力上演了一次满缸红,这一次……在家躺了一小天,医院了。
医院,看诊的是一中年阿姨,让我趴在床上撅着。
宇宙级羞耻!!
阿姨搭眼一看——外痔!
伸指一探——内痔!
两手一扒——肛裂!
“姑娘啊!全活了~准备手术吧”
“啥—————?!”
“下午就手术吧”
“啥————————!?阿…姨姐姐不能保守治疗吗,开点药什么的…”
“开不了,回家吧!你这程度吃什么也治不了”
当时说术后四天就可以出院,心想也不是什么大病,就直接把住院单出了打算另一天自己去手术。
回去和家长沟通,家人综合考虑建议我还是回老家手术。于是就回家了。老家医生的诊断结果和北京的相差无二,只是更具体的了解到我这款内痔的学名叫哨兵痔,我思忖了下,大概是门旁站岗的意思,呵呵呵
二、治疗期
与其他手术流程差不多,胸腔检查、心脏检查、验血、验尿、术前还做了灌肠,那感觉……
灌肠后大概早上七点,虚弱又忐忑的等着主刀医生上班。
手术的麻醉分为三种,分别为:全麻(睡着zZ)、半麻(脊椎扎针,下半身无知觉,意识清醒)、局麻(哪开刀哪扎针,意识清醒)
担心麻药打多了会变得更笨,我自行排除了全麻;由于我脊柱不是很好,医生排除了半麻;最终排除法选择了局麻。
手术室最中央的是一张看似平常的手术台,但是床尾安了两个架子,人平躺在床上腿却要架在架子上,羞耻度上升倍。(感觉电视剧里接生才这么演)
没一会儿一个男医生端着一盘冷兵器就进来了,大钢针、大凿子、大锤子、大剪子、大长刀,还有个卷发棒?
从主刀医生带上手套开始,我就开启了全身震动模式。双腿抖的架子跟着哗啦哗啦响,全身跟触电了一样。医生说“别紧张别紧张,没事儿”,然后就举起了两米长的大钢针……
由于我选择的是局部麻醉(★★★★),我以为就在切口部位一针完事,万万妹想到是呈时钟式分布,总共扎了八针。
感觉那一米长的大针头从患处一直扎到嗓子眼,“啊”都没喊完整我就失声了,我一只手捏着大腿,一只手攥着一团纸巾,恨自己不是哪吒,那样就能空出两只手推开给我打针的医生,再用两只手给自己擦眼泪。
麻醉针扎完了,没过一会儿,“后方”就没知觉了,期间医生的手一直在又推又揉,忽然一个瞬间就感觉它不受控制的脱出来了,继而感觉肚脐眼被拽的更往里了,时而大剪子时而大锤子,和医生又拉又拽的动作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没什么疼痛感,但很是难受。
终于轮到那根卷发棒上场了,医生每用一下我就觉得被电击了一次(★★★),丝丝缕缕的白烟并伴随着一点烤猪皮味儿击溃了我如强弩之末的身体。
后来知道那是一个电烙铁,用来把肛裂烫平,嘤嘤嘤……
“完事了!”这大概是听到最动听的三个字。那一瞬间医生头顶光圈,背生翅膀。
手术进行了大约30min,全程惊恐大于疼痛,出来时候那纸巾被我咬的稀烂,大概嘴边还沾着几片?_?
坐上轮椅,脚踩缝纫机,回病房了。手术果然不是很疼……
躺下没十分钟,麻药劲儿就过去了,疼痛感渐渐袭来,这个疼,是真疼,是一种灼烧、肿胀的疼(★★★★★★)。像一个烧红的烙铁死死地嵌进肉里,同时里面还夹了一个的大火球。
度秒如年,疼的大脑一片空白,医生告诉我已经打了长效止痛针,可以维持七天,但要六小时以后才发挥效用。
六小时?六分钟我都忍不了了,于是给我开了一片止痛药。
吃完又晕又恶心,就记得一阵阵的反胃酸,反上来咽下去,循环往复,就睡着了。
醒来后长效止痛针开始发挥药效了,也疼,但在可忍受的范围。
好在从第二天起,就开始了非常规律的住院生活:
1.熏药—一个“老虎凳”,中间镂空放一个小盆盆,里面打上一瓢热乎乎中药,坐在上面熏五分钟。(★,只是热气儿有点烫人)
2.换药—处置室犹如屠宰场,医生实力演绎“辣手摧花”。
主要做两件事1清理创面2上栓。
这里,我要多讲两句,因为换药是整个住院过程中最刺激最有趣的环节哈哈哈!
我术前看到的排长队就是大家在等待换药,处置室的一扇门把屋内屋外区隔成两个世界。
外面的世界俨然一个聚言堂,在排队的过程中可以听到“大哥~你这两天排便没?”“老妹儿,我看你今天走的挺好的啊~”等声音不绝于耳,似乎每个人都乐于交流病情。
可以看出从迈进肛肠科的那一刻,就与节操分道扬镳。这里没有男人女人之分,只有病症之分;没有老少的年龄差异,只有病症轻重的差异。
换药过程中如果你的前一位菊友笑着出来,基本可以说明今天的医生手比较轻;如果你的前一位痛苦不堪,铁定会加剧你的恐惧心理。如果连续几位都龇牙咧嘴的出来,我就会拉着菊友换一个疗区去排队嘻嘻(分为AB疗区,若干医生轮流坐班,相遇靠缘分:)
处置室的布置是一个房间两张床,中间隔着屏风,一个医生。A床换药,B床做准备,试想,当你一切就绪,就等着医生过来时,屏风那头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你扒着xx的手是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但是你都躺那了,就不能半途再跑出去了……只能既来之则安之。那些坚强隐忍、闷不吭声的患者才是属于肛肠科的王者。
据多位菊友的实际经验来看,在长效止痛针的庇护下,第2~6天都会过得蛮舒心的,真正的鬼门关在第6或第7天,这两天是痔核脱落日,而医生的择日因素又相对复杂,譬如依据你的伤口恢复情况、他当日的心情指数、或者患者当天的身体乳味道。总之菊友们一致认为,医生是看菊识人的,扫一眼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同时判断出是手术第几天。
于是,在第七天的时候,在清理创面后,
医生问我“几天了?
“第……第六天……”
便随着一阵剧痛
“医生……是…把……痔核……剪……掉…………了……吗”
“啊,我拽下去了……”
?_?
拽下去了。
下去了。
去了。
了。。。。。
这一拽,给我拽出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也拽出了信任危机,不仅拽掉了我最后一丝坚强,也拽裂了我和医生之间的情谊。
手术后因为惧怕上厕所,不敢吃不敢喝。
硬是拖到了第四天才去的,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疼。如果说术前排钢筋阶段疼,那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它挨了那么多刀那么多针,它重生了,我要呵护它,不能让它受到一点伤害。所以就导致我心理压力特别大,拉与不拉,这是一个问题,愁的我仿佛一夜间白了头。
第八天,拉了一捧玻璃碴子。
第九天,拉了一个流星锤。
第十天,拉了一根狼牙棒……
3.理疗—烤电。温度控制在烫不死和快熟了之间,对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三、恢复期
除去以上几个每日标配流程,还有其他一些疼痛瞬间:
1.咳嗽★★(一般都端着屁股咳嗽)伤口会流血
2.打喷嚏★★★★★(喷嚏的力量可能致使伤口震裂)
3.笑★
4.排气★★★
5.撕胶带★★★★(我汗毛太重了)
强行“彩蛋”BOOM!
1.有位大神肛周脓肿住了两个月院。终于熬到出院了,当晚和朋友聚会搓了一顿红油火锅,医院报道了,又住了一个月。我入院的时候,他已经痊愈,但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
2.有个同期住院的病友,觉得自己恢复的还不错,偷偷溜出去看了一场电影,当晚回来接受了第二次手术。
3.有个老伯,出院后赶上公司团建——登山。医院报道了……
总之,住院的这十几天是我今年度过最闲适静谧的一段时光,尤其是趴累的时候,从我病床的位置望出去,总是可以看到白白的云,那些变幻莫测的云,或流动,或停驻…忽而有如汪洋一片,忽而有如大地铺絮,忽而有如山谷堆雪。
出院的时候想去窗边好好看看,发现其实是个大烟囱……
以上就是关于这次手术住院的零散回忆,希望我这次羞耻又痛苦的经历能够敲响你生活的警钟(⊙_⊙)爱护后方,从今天做起。三餐规律、健康饮食。
医者仁心,感谢每一位尽职尽责的医护人员。
最后,愿你的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
「就是爱科普」创作团队「发现原创」
以上图片版权均出自东软熙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内容标签
原创科普推荐
点击图片医院东软熙康无处不在的健康关爱
东软熙康与合作者建医院平台,
在城市、医疗机构、社区与家庭,
构造中国强大的基础医疗服务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