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欺·养生之道
「《诗经》中的本草情缘(二)」
《诗经》,穿越一条长达千年的时光隧道,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古人的酸甜苦辣、诗与远方。中医药文化,衔接炎黄子孙千年的文明之书,诉说先贤的医者仁心、养生智慧。
当《诗经》与中医药文化碰撞,二者会有什么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今日让我们再叙本草情缘,呷一口清茶,细品《诗经》里的中医药文化之美。
苓
山有榛(zhēn),隰(xí)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这里的“苓”,便是茯苓。茯苓低调内敛,却内蕴精华,它与生俱来的养生气质,已经渗透入骨。
茯苓是名副其实的祛湿能手,《本草正》言其“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伤寒明理论》言其“渗水缓脾。”《本草衍义》言其“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zcool?梵光艺术
一碗茯苓粥,一块茯苓饼,能给都市生活里被湿气君困扰的人们带去一片清风徐来的爽快。
棘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棘”,即是山野自然寻常可见的酸枣树。这首诗,把棘树之心喻作天下母亲之心,表达愚顽的孩子感念慈母之恩的心情,因此,“棘心”被称为最古老的孝心,质朴深邃,感动至极。
而在医者看来,酸枣树全身都是宝,比如睡眠特困户的救星——酸枣仁。《中国药典》记载:“归肝、胆、心经。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春天是肝儿生发的季节,若是肝阳亢盛,就很容易一时半会无法收敛阳气,人就很容易晚上睡不好觉,半夜惊醒、多梦。如果你最近是这样的失眠星人,不妨白天来杯酸枣仁茶,也许能帮你睡到自然醒。
还有不到一个月,便是母亲节了,不妨为母上大人精心煮上一蛊酸枣仁粥,以棘心之名表感恩之情,让操劳的她少一点愁思,多一点安详,拥有好睡眠。
酸枣仁粥
酸枣仁末15克,粳米克
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
空腹食用。
蓬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如果说上面的棘是用以歌颂母与子亲情的诗句,那么这首便是描写爱情的,而且很现实,“女为悦己者容”,丈夫像飞蓬一样远行出征了,在家的女子便邋里邋遢的,无心梳洗头发如同杂草一般,像极了见男朋友和见同事的当代女孩真实写照。
这里的飞蓬,是生于田野之中的常见野草,菊科飞蓬属二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其旺盛。据《长白山植物药志》记载,其根、茎和叶均含鞣质,叶和花中含挥发油;其花和花序可治疗发热性疾病,种子治疗血性腹泻,煎剂治胃炎、腹泻、皮疹、疥疮等。
飞蓬
中医药里关于飞蓬的研究倒是挺少,但关于它的远房亲戚蒲公英的探索倒是不少,它们都是小小的毛球,风轻轻一吹,种子就会到处扎根。
也许在农民伯伯眼中,蒲公英是灾难般的存在,怎么铲都铲不干净,但是到了医者、吃货手里,它简直就是「本草界的小龙虾」,浑身都是可以吃的宝贝。春天里若是采摘一把,蒲公英沙拉、蒲公英小炒、蒲公英烙饼……满满的一桌蒲公英宴,安排
别看蒲公英温温柔柔的,其实人家是一位「排毒高手」,李时珍大大在《本草纲目》记载道: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还可以“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疖肿”。学霸陈士铎先生也在《本草新编》中记载道:“蒲公英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春天里如果你一不小心上火了,嘴巴干、眼睛冒火、溃疡,不妨来杯蒲公英花茶,那种feel,如同清风拂面。
不妨在盎然的夏日里,手执一卷《诗经》,乘坐千年的时光机,寻觅“中国人的精神家底”,体味中医药文化与东方诗意美学的交融,氤氲在民族国粹的海洋之中,逃离喧嚣,带去宁静。
文字
戒欺团队
审稿
戒欺团队
图片
源自网络
插画
日本儒学家细井徇/细井东阳《诗经名物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