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墨萱荐书
黄花梨大顶箱柜
年年底,一对明代黄花梨大顶箱柜的拍卖成交价,达到了万元人民币。从这个价格就可以看出中国明式家具在国际收藏市场的热度。可是,你也许想不到,几十年前,这些家具还在被拆成零碎的木料当废品卖。
明式家具能有如今的地位,要归功于一个人和他的一本书,这个人就是王世襄,他是中国文物的权威、收藏鉴赏专家,同时他也是“京城第一大玩家”。
明式家具的艺术价值
要谈论明式家具,就必须从他的《锦灰堆》说起,这是一本对明式家具研究有定论意义的作品。书名“锦灰堆”就是一个极有文化韵味的名字。所谓锦灰堆,就是一幅画里,把古画帖碑拓片、旧书页的片段、青铜器造型、印章这些文物的局部拼接到一起,有人说这种话就像打翻了一只字纸篓。不过,看起来很简单,画起来技术难度却很大,需要画家同时又古书画的临摹功夫和良好的文化修养。王世襄将书取名为锦灰堆,应有自谦之意,但我也从中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明式家具结构图
什么是明式家具呢?王世襄率先给出定义,指的是“从明朝中期到清朝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时间跨度是两三百年。王世襄认为,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代表性器物,从艺术史的角度上讲,地位应该等同于书法、绘画、瓷器和玉器。
明式家具椅子类别
尤其是在明代中叶后,江南一带文人犹注重生活格调品质,他们犹似“天堂”般的园林生活进一步陶冶了他们的才情和性志,使他们对物质生活中的文化追求更富有使命感,或者说已成为他们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感到更加不可疏忽。至此,他们将自己的文化气质融入到家具的造型中,使明式家具具有了区别于其他生活器物的文人士大夫气韵。
明式家具:方几
明式家具的文化价值非常高,一方面体现在选材,另一方面体现在格调。
在选材方面,明式家具主要使用硬木。硬木的特点使坚硬致密,纹理美观,最具代表性的使黄花梨和紫檀。明式家具对硬木的颜色纹理有一整套美学标准,工匠会选择花纹清晰华美的材料用在桌面、面板这些主要部位上。像家具的重量、木材的手感,也都是明式家具审美的体现。
明式家具选材介绍
再来说说明式家具的格调,王世襄总结了一个关键词,是“简练朴素”。他有一篇文章,详细地列举了明式家具的十六个格调,他说,这些格调有共同的主流,就是简练朴素,删繁就简,只在最醒目的部位做点缀性的雕刻镶嵌,通过合理的结构和优美的造型线条,使观看者获得长久的享受,而不觉单调。这也是艺术品的通行法则。王世襄说,明式家具简练明快的风格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相同。
明式家具在欧美现代家居中的布置
欧美富裕家庭都以拥有一两件明式家具作为格调的标志,正因为明式家具简练朴素的特点,所以将其摆在现代欧美住宅里,与其他风格的家具可以完美混搭,反过来,西洋家具摆在中国的古建筑里,就显得非常别扭,这是个很特别的现象。可以说,明式家具完美地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情趣,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能够超越时代和民族的范畴。
开头说过,明式家具使中国文物收藏的大热门,成交价昂贵,一方面是因为刚才说的,明式家具具有非常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明式家具非常稀少,据收藏界估算,目前存世的明代黄花梨和紫檀家具,总数不超过两千件,且大多在博物馆和世界级藏家手中,很少会在拍卖会上出现。明式家具存世稀少,有一个重要原因使长期不被重视,损毁流失严重。
年,王世襄在《呼吁抢救古代家具》一文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量古代家具被贩卖到国外。同时,许多家具被改成乐器、秤杆和棋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崇文门外的红桥市场上,被拆掉的红木家具堆积如山,不知下落。王世襄呼吁将明式家具列为文物,由博物馆收购。但是,他的呼吁长期没有得到反馈,这就促使他加快自己的研究。可以说,他是“一言不合”就开辟了一个研究门类。
明式家具榫卯工艺
明式家具的工艺水平,被公认为是世界家具之最。它的结构既简单又科学,拆不走一个部件,只要拆掉一个小块,整个家具就会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榫卯技术。榫卯,就是在不同的部件上刻出凹凸,凸出的叫榫,凹进的叫卯。榫卯工艺就是将榫卯拼装在一起的结构方法,有一点像乐高积木的拼法。明式家具的榫卯当然比乐高复杂多了,工匠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千百种精妙的榫卯来,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金属件和钉子,只靠咬合拼接就可以严密坚固。
有一种被称为“龙凤榫”的拼接法,可以将两片木材拼成长度近一米、厚度只有六毫米的桌案面板。王世襄对明式家具的工艺讲解,达到了空前的详尽水平,他的夫人袁荃猷亲笔绘制了精美准确的结构图,出乎王世襄意料的是,这不仅给日后的研究奠定的基础,也给伪造明式家具留下了依据。
黄花梨杌凳
王世襄自己也收藏明式家具,不是为了赚取利益,其实就是在做实际考察。他终日和货摊打交道,到农户家收购家具。他在京郊一户老太太家里见到一对明朝的杌凳,要价20元。因为他当时没有还价就掏钱要买,老太太就改口不卖了。后来,这对杌凳被一个古董商人买去,王世襄历时一年,跑了二三十次,不断加价到元才买下,在当时,这个价格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大半年的工资。他对这对杌凳的价值很看重,收录在他的《明式家具珍藏》里。
王世襄的收藏态度是:完成了研究,就为文物找个好归宿。他将家具收藏捐给上海博物馆时,通过第三方获得的报酬,是当时国际行情的十分之一。
其中,有四把明代牡丹纹紫檀南官帽椅是举世闻名的极品,按照当初的捐献协议,王世襄可以只捐一把,但他举的能将这四把椅子凑在一块摆出来,实在时太难得了。他说,对任何身外之物,都应该抱着“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获得知识和欣赏的乐趣。
明式家具:对椅
凡事物极必反,近些年,大大小小的倒爷在全国搜集明式家具,大量器物被偷运到港澳地区,辗转流向海外。不到十年,民间收藏的明式家具就被搜刮干净。王世襄无奈地说:全世界的明式家具热是我炒起来的。这些年,中国的好家具被倒卖出了国,国内出现了大量赝品。我写明式家具的书,也许是千古罪人。
墨萱说:
我介绍了明式家具的文化价值,是文人情怀与生活器物的结合,也介绍了其精湛的榫卯工艺,让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到明式家具收藏价值极高的原因。但早期的明式家具不被重视,大量被破坏,王世襄结合文献考据、实物和工艺的具体研究方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明式家具的文化价值,造就了至今不衰的收藏热潮。
参考文献:
[1]新中式家具对传统造物观的理解与继承[J].魏丽芳,刘雅芳.工业设计.(09)
[2]当代审美精神的失落及其复归策略思考[J].王行,刘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3]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系统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许继峰,
[4]生命的栖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凯勒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