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粽叶飘香,端午节又如期而至。
节日就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日子,却也更加思念不能团聚的亲人。怀念已故的母亲,想念千里之外孤独的父亲,牵挂只身在外的女儿,也挂念年近古稀却在他乡坚守教育事业、一别十余年、当年的高中班主任张映楠老师。
三年的全心施教,尽心关爱,张老师和其他的老师把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一个个培养成自食其力、能够独立于社会的有用之人,却不居功,不图回报,从来不叨扰我们这些学生,不增添一丝麻烦,哪怕吃一顿饭,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不,张老师去年就来到离我才2、3百公里、个把小时高铁的佛山,却没告诉我们这些附近的学生,包括几个就在他周围不到十几分钟路程的学生,只是最近需要张老师的帮助我打电话他,才得知他就在我们身边。
端午将至,对母亲、父亲和女儿只能默默想念,而日夜思念久别的恩师如今却近在咫尺,又怎么能不去相聚重逢,以一解思念之渴?而且随着端午节一天天的临近,与张老师相见的心情越来越迫切起来,于是解决一切困难,排除所有干扰,并约周围的同学一起去见张老师,提前陪他过端午节。我也想,离开故地身处异乡的张老师虽然没有打扰我们,但在这个亲人团聚的佳节,他的内心一定也非常渴望见到我们这些曾经与他朝夕相处一千多个日夜、日久生情的学生。仿佛天上掉下金元宝,其他的同学接到我的电话很是惊喜却更惊诧,这么近,张老师怎么不声张一下?但大家都无一例外激动且高兴并欣然前往。而在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张老师时,果然不出所料,张老师马上回复:我非常想念你们!师生情深,心有灵犀。
三十三年前的那个秋季高中新入学,当那个嘴唇上蓄着鲁迅须、眼清目明的精明小伙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注定我们便与这个小伙——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的张映楠老师结下了今生永远不解的师生之缘。
与蓄胡须一样,张老师的教学也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
老师素以严肃著称,张老师却常常与我们在球场上奔跑争抢,消融师生隔阂,轻松而愉快。张老师常常给我们读报纸讲时事,鼓励我们多看课外书,他说书本是主粮,还要吃些报纸、小说这些五谷杂粮,身体才更健康。寒窗学子惜时如金,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张老师却在上课时间把我们领到他的房间看完女排五连冠每一场比赛,学习女排的团结拼搏、顽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意义更加重大。每当看到我们读书写作业昏头昏脑的时候,他便把我们全部赶出教室自由活动,他认为快乐地学习效率才更高。而除了下雨,每个早晨天还未亮的时候,张老师一定准时把我们从暖烘烘的被子里揪起来驱赶到操场上跑了一圈又一圈,强健的体魄和灵活的思维才是学习的动力之源效率之本。
而在生活上,张老师也给我们独特的关照。
三十年前还很贫困,高中生活更是艰苦,张老师便竭力帮助解决我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有做实验时被酒精烧伤了脸,张老师就买来鸡蛋用蛋清给他敷脸,有上体育课摔断胳膊,张老师就买来排骨煲汤给他喝,有生病体质弱的,张老师时不时给他开小灶,加强营养,而要知道那时老师的工资收入低得可怜,况且鸡蛋排骨可是紧俏物质啊!也有家庭十分困难的,张老师便向学校申请免除学费,还带头捐款。那时我们都住集体宿舍大通铺,卫生条件极差,不少同学得了疥疮廯疮,张老师买来药物,烧好水,让我们到他家里洗澡,......张老师给我们每一个无微不至、无处不在的关爱,在他的眼里,我们不仅是他的弟子,还是他的亲人,甚至把我们当做他的小孩来对待。
但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张老师绝不手软,也有他不同凡响的处理手段。
对那些听讲不认真,学习吊儿郎当的,他就用他那粗壮的胳膊让你老实下来自觉起来,那个现在是烟草局长的梅同学当年可是领教了张老师胳膊的威力,我也因上课看《射雕英雄传》受到张老师的严重警告,而且还是被拉到教室外在大庭广众之下,使我羞愧难当,至今汗颜。而有个别青春萌动、情犊初开并蠢蠢欲动的,更不用说要遭受到张老师“摧枯拉朽”的打击,直至彻底断掉非法念想。
特异的教学收到特别的效果,三年下来,张老师带领的那些班级老师把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培养成知书达理、学有成就、身心健康的有志青年,我们班从入学最差的成了最后全校最好的,高考各项指标均处于领先,而当时我们母校的教学质量仅次于黄冈高中。
高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收获了进步,也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纯洁而深厚的师生之情和同学情谊,从此,我们师生便永难割舍。
那个当年喝了张老师排骨汤的林同学,知恩图报,经常性地报答张老师,我们其他的同学也就跟着沾光不少。那个当年挨了张老师“揍”的梅同学早就不计前嫌,相反加倍感恩张老师的教诲,不是张老师,也许他这会儿还不知在哪个角落,特别是自他当了烟草局长后,张老师的烟瘾可是越来越大。那个当年因为长得十分英俊、经不止女生暗送的秋波、被张老师重重教训的田同学、吴同学,对张老师更是溜须拍马,言听计从,鞍前马后,还经常陪张老师周游列国看风景。那个当年张老师手下得力干将、现在正在制造对付日美高端武器的朱班长,依然挟天子以令诸侯,每每以张老师的名义,每年的大年初一召集同学们与张老师等老师们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最近还发布“命令”组织毕业三十年聚会。虽然张老师一直低调,深入简出,但还是处于我们同学的重重包围之中,无论是在老家,还是休假出外,张老师总要受到各地同学们的热情接待,好在张老师酒量一直不减,身体依然强健,总是可以笑着化解同学们的层层围攻和死缠烂打。
而对于我来说,不仅仅张老师敲打我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看小说,更是在关键的时候给了我关键性的帮助。
由于过于紧张,高考的第一天考得一塌糊涂,本来是强项的数学和英语居然仅仅及格,特别是数学差班上平均分20多分,我彻底丧失信心,准备弃考。看到我低落的样子,张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其实你的强项都在后几门课!”说完把我拉到球场上与同学们开始了比赛。这之后,剩下的几门弱项课目却考出强项成绩,尤其非常难考的物理、政治和生物竟然考出了最好成绩,这才不至于名落深山。十几年前来深圳参加面试,出发时刚好遇到张老师,跟他说起了面试的事,也说出了顾虑,担心竞争激烈。张老师轻描淡写地说:“大家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实力相当,谁发挥得好谁就是赢家,保持平常心就够了。”后来按照张老师说的,轻松地过了面试。
所以我对张老师有不一样的感恩。步入社会还在老家工作的时候,我每年大年初一第一件事便是拜访张老师,平常只要有机会就要跟张老师小酌几杯,周末的时候张老师喜欢出外钓鱼,而我性子急不适合钓鱼,便在一边给张老师端茶倒水,帮他抓蚂蚱做饵料,帮他捞鱼,也是快乐无比。来到深圳后,跟张老师见面很难了,但还是时常保持联系,感情并没有因为时空加大而变淡,我还不时把自己的信手之作让张老师指点,张老师像当年批改作文一样点评修改,使我受益匪浅。之中张老师来过这边两次,我当然奋力相陪,但我的酒量与张老师比起来小巫见大巫,所以我都醉如烂泥,但是无所怨恨。
前几年张老师退休后又被聘请到山西临汾继续从事教育,想到张老师也是六十多的老人,独自一人跑到那么远的塞外,孤苦伶仃,我有些心酸,好在急中生智,想起临汾刚好有个初中同学,于是委托她代我去看看张老师。这个李同学真够同学,说:“你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说完便买了月饼、水果、汾酒等一大堆东西去请张老师喝了一顿,陪张老师在异乡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之夜。
......
救死扶伤的羊城天使玉成来了,大方爽快、风采依旧的爱华挽着夫君来了,与张老师同城而住的专业机器人汉刚和当年很受女生青睐的吴同学也早就来了,家住深圳、上海的金融高管李亚也飞回来了,大家从四面八方就为了与恩师团聚,陪恩师一起过端午节。满脸喜悦的张老师早就准备了两坛汾酒在翘首以待,张老师去年从山西过来的时候特意在牧童遥指的杏花村买了可以解魂的汾酒,其实他从来到这里的一开始便一直在期待要与我们这些临近的学生们一醉方休,只不过不想打扰我们而一直暗藏于心。细心的师母也提前买了光明酸奶,好让我们喝酒之前保护好肠胃。
虽然十多年没有见面,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却如陈年老酒历经时间的沉淀发酵而愈久弥坚,我们仿佛再次回到三十年前那读书的纯真岁月,快乐而自在,轻松而愉悦。师生重逢须尽欢,怎让金樽空对月?我们把浓浓的师生之情和重逢的喜悦融在美酒之中,一杯杯一饮而尽。炽烈的酒精在体内燃烧,幸福的花儿在心中荡漾,我们越发不可收拾,小杯换了大杯,大杯换了酒壶,你来我往,杯觞交错,“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很快两坛汾酒就见了底,我们一个个酒尽人欢,醉意朦胧,却又意犹未尽。
可就在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候,张老师告诉我们这次高考结束后他又要离开,将远赴西安筹办新的学校。我们都知道,张老师一向淡泊名利,早在教我们课程、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就是我们县师范的副校长,但他更热衷于教书育人栽桃种李,因而弃官从教,并一直在三尺讲台上谱写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我们也知道,以后我们师生相聚远没有现在方便,但将会有更多的学子受益于张老师的教诲,我们只得忍痛割爱。我们也担忧,张老师在年近古稀之时背井离乡远赴秦关,将会面对各种不适和难以言喻的孤独寂寞,我们也更加敬重张老师的为人师表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为教育事业的无尽奉献。
相见时难别更难,再见时不知是何时何处,临别时我们师生不由自主地紧紧相拥,难分难舍,难舍难分。
张老师,您三十年前是我们的老师,现在还是我们的老师,将来永远都是我们的老师,哪怕日转星移也改变不了我们师生之情,纵使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我们师生情缘,无论地老天荒,无论天涯海角,我们师生情谊恒久长远,永不变色!
二0一七年五月
▍图文编辑:广济妹子(新闻线索:wwuxue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