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阿司匹林,你会想到什么呢?
“这是我家老爹爹脑梗之后一直吃的药。”
“对对,我家老丈人心梗也吃的,开刀前还要停的呢!”
“这是我感冒常吃的那个药吧?”(这位朋友说的药也有可能是抗生素阿莫西林,小编提醒:请勿滥用抗生素,建议咨询医师后使用。)
古希腊时代,人们发现柳树叶煮的汤有治疗头痛的奇效,甚至用来煎茶服用以减轻孕妇分娩痛苦。而我国古代对柳树叶子也早有记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
现代化学让科学家提取出其中的发挥消炎镇痛功效的活性成分水阳苷,成就了如今口口相传的神药——阿司匹林。
如今,阿司匹林已经很少单纯从事最初退热、镇痛的老本行了,它正在心脑血管、肿瘤以及我们妇产科领域大放异彩。
阿司匹林在我们产科最著名的超能力莫过于预防子痫前期了。说到这里,大大皮们可能都要冒出许多大大的问号了。
(大大皮,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子痫前期是个什么东东,为什么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拼在一起完全看不懂?”
“我们每个孕妇都要像吃维生素一样吃这个药来预防吗?”
“孕妇吃阿司匹林安全吗?”
……
医生回答:“子痫前期是妊高症的一种类型……”
“妊高症啊,这个我听说过,可我以前没有高血压,也会妊高症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简称“妊高症”,分很多种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HELLP综合征
子痫
妊高症的发病原因,医生们和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总体而言,就是因为怀孕引起的一系列器官系统问题。
其中,子痫前期的病情已经不仅仅只是血压升高了,还合并有一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有时候表现在蛋白尿,有时候表现在血液指标,甚至还会出现心脑肾等其他器官变化。如果不加以控制,最严重的情况会出现脑血管的痉挛,发生孕妇出现抽搐、昏迷的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子痫”。在所有孕产妇死因构成比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构成比排第三~四位[1]。通常为了避免严重的子痫前期危及母儿生命,我们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权衡母儿利弊后,适时让宝宝出生,产后大多数子痫前期孕妈的症状都会好转,但是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部分医源性早产。天呐,子痫前期这么可怕,怎样才能避开这个母子平安的“拦路虎”呢?
这就不得不提我们的“超能战士”阿司匹林了。它的FDA妊娠药物分级为C级,也就是当医生评判用药对母胎的益处大于潜在风险时可以应用。
早在年[2],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相比于孕期没有口服阿司匹林的孕妇,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孕妇的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更低。在接下来的40年里,超过30项临床研究证实了低剂量(每天50-mg)阿司匹林能降低子痫前期10%的发生率[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孕妈都应该嗑上一小片阿司匹林来预防子痫前期呢?
研究发现[4],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不增加孕妇在产前的出血风险,也不增加宝宝不良预后和先天畸形的风险,但是可能会轻度增加顺产孕妇在分娩时出血、产后出血、产后血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因此我们推荐没有阿司匹林使用禁忌症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
那么哪些孕妈会被选中成为我们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