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便便
请输入
人有两个排便的“黄金期”:
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即早上起床,由躺变坐再到站,肠道蠕动增多,帮助大便排出。
一个是饭后的“胃肠道反射”,进餐后食物刺激胃引起胃肠道反射,继而唤醒天然的排便反射,也是排便的最佳时机之一。
根据临床观察,多数中国人习惯在清晨排便。因为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且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会刺激结肠蠕动,形成排便反射。这时如厕可排空整晚代谢产生的“废料”,有助预防肛肠疾病。
便秘引发多种疾病
请输入
痔疮
便秘患者每次上厕所都要使很大力气,易致肛裂,时间久了还会得痔疮,随时可能出血。
影响肝肾功能
人体的代谢产物中含化学类、毒素类物质,便秘易致有害物质无法通过粪便排出,进而被身体吸收,引起肝、肾功能损害,也易导致肛肠类疾病,严重时会增加大肠癌、直肠癌等癌症风险。
心梗、猝死
很多便秘患者都有用力排便的习惯,但排便时用力,血压会比平常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卒中、猝死等意外。
肠道不适影响生活
便秘的人,经常有腹胀、放屁、肚子不舒服的感觉,在厕所蹲了好久却无法排便。甚至得借助手法、灌肠辅助排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便秘的罪魁祸首
请输入
饮食过于精细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国人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精米白面、高脂肪膳食、辛辣刺激、熏烤油炸、干炒等食物摄入增加,而蔬菜、粗粮等摄入减少,导致肠运动受到抑制引起便秘。
缺乏锻炼
现代人长期久坐,缺乏适量运动,胃肠受到外来刺激减少,蠕动功能相应就会减弱,时间一长最终引起便秘。
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导致便秘。
常忍便不排
如果忍便不排,粪便在肠道内停留太久,水分被吸收体积变小,导致粪便不仅干燥且不足以刺激肠道产生便意。长时间会导致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不敏感,加重便秘。
三招和便秘说拜拜
请输入
要想缓解便秘问题,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关键。
调整饮食
便秘人群应以五谷杂粮为主,如糙米、全麦、玉米、红薯,同时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等带籽的食物,保证足量饮水。可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忌辛辣、干炒、油炸、烧烤的食物。饮食调节应长期坚持否则易复发。
培养排便习惯
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
排便前可进行5~10分钟的“深慢呼吸锻炼”,把呼吸调整到每分钟10~12次,最好是腹式呼吸,这样做能促进胃肠蠕动。
积极锻炼
每周最好有半小时的适度运动,勿久坐。可尝试快走、慢跑、瑜伽等舒缓运动,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导致身体失水不能及时补充,造成便秘加重。
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改善一般便秘患者的症状。对于比较严重的便秘,要在饮食调节的基础上,同时遵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
留言互动
你有便秘困扰吗?
会用哪些方法缓解呢?
欢迎留言告诉小安~
健康时报
便秘,会导致肠癌吗?粪便长这样,医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