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胡椒胡椒主去痰而除泠;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硫磺,硫磺是火中精,能大补命门。
大热纯阳,善于补火助阳。
它跟大黄,一起都叫将军。
大黄是寒将军,硫磺是热将军。
所以热结便秘用大黄,寒结冷秘用硫磺。
《本草求真》中说,服用寒凉药,二便凝结得更厉害的是身体阳虚,火力不及,很多医生以芒硝大黄攻下,猪苓、泽泻渗利,导致二便反而闭塞,凝结更厉害,就像层层冰霜铺盖,不能解冻。
这时非补火消阴,通阳和胃,则寒凝不去,便积不通。
所以古籍上说,命门火衰,服用桂附都很难补的,需用硫磺补之。
故古方半硫丸,就是用半夏配合硫磺制成丸药,专补命门火,降胃肠气,治疗老人一切风秘冷秘气秘,一般温热的药吃后容易使大便干结,唯独硫磺温暖又能令肠道通畅。
就像一般寒凉的药,容易令人拉肚子,唯独黄连可以厚肠胃而止泻。
所以硫磺是补虚助阳的圣药。
大家看!用硫磺来治疗冷秘,是通过加强脾肾阳气,所以通大便未必尽用滋阴润通之药,更不是纯用水果能够辅助润肠,如果你肠道火力不足,不单吃水果凉果通不了大便,反而越吃手脚越凉,指甲越白,肠道动力越差。
我们就碰到过这样的病人,他天天吃水果,目的是想让大便通畅,家里冰箱放的各种水果都有,现在人真的不缺钱,不缺营养食品,缺的是正知正见啊!
他吃到手指甲都通白了,手摸起来凉凉的,都还不知道停用水果,本来两天一次大便的,半年都变得三四天一次。
他听我们说要把水果戒掉,大惑不解,好像这个论断,一下子颠覆了他以前的观念。
我们笑着跟他说,如果水果能通便,你早不会便秘了。
水果对于热结便秘有些帮助,但也要服用应季水果,你如果春夏天却去服用秋冬天的苹果,吃反季节的东西,这都不是上等的养生之举。
然后我们叫他去脉理中丸,他说,这药有没有治便秘的啊,我们跟他说,你身体一派阳气不够,四肢凉,指甲白,先把阳气补回来再说。
他说,不吃水果吃什么呢?
我们跟他说,你改为吃番薯稀粥,或者是在没办法,在煮饭的时候,上面蒸上两条番薯。
就这样只吃了一周多的理中丸,大便就恢复一两天一次,他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拿着理中丸的说明书看来看去,没看出这药有治便秘的,反而上面还写着治疗腹中冷痛拉肚子的。
他就不解地问,怎么你们中医用这种拉肚子的药来治疗便秘呢,真是糊糊涂涂治病啊。
我们笑着跟他说,懂得人清楚,不懂的人看起来糊涂,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中医既看病象病名,也看根本原因,你不管是便秘,还是拉肚子还是腹痛,这都是表面热闹,如果脉沉迟,舌苔白,四肢凉,指甲苍,月牙不容易长出来,这才是寒凉的根本病因。
你把寒凉治了,你便也通了,如果是泄泻也会止了,手也会慢慢凉起来,腿也没那么沉。
他点了点头,原来这样。
看来中医的普及远远不够啊,现在很多人都按说明书吃药,都不安阴阳寒热辩证去用药,所以说明书上写的病,又很难治得好,结果我们辩证去用药时,说明书上没写的病都可以治得好。
这说明真正指导用药的思路不是病症而是病机,不是说明书,而是病人的舌头跟脉象。
所以大家不要成为说明书医生,要借说明书成为辩证医生,成为辩证的真正中医爱好者。
这样你就不会一见到便秘就用三黄片,也不会一看到腹泻就用理中丸,如果是食积腹泻,大便热臭,你反而要通因通用,用三黄片,给邪以出路。
如果是寒积便秘,你反而要用理中丸,温暖腹中阳气,帮助肠道动力,把寒积便秘推出去。
如果有成药半硫丸也可以用。
所以对于冷积便秘,也不是说一定规定要用硫磺,你用其他温热的思路,也可以逐渐起效,这真是中医活泼灵活的一面。
你如果证辨得准,那用药是相当灵活的,如果证辨得不准,再丰富的药,整个药房药厂的药给你,你都难以用得灵活。
大家会治疗冷秘了,如果沉寒腰痛会不会治呢?
很多老慢病发展到后面,都会变成一派沉寒痼冷,这叫久病多虚寒。
硫磺善于补命门不足,可以治疗寒冷痰喘,而已治疗冷秘,可以治疗腰脚不利,当然也可以治疗顽固沉寒腰痛。
所以在《串雅》里头,有个牵牛硫磺丸治腰痛如神。
用黑丑打成粉,一半生用,一半炒用,研成梧桐子大的丸子,然后用硫磺粉为外衣,空心用盐汤用酒送服。
这个汤方是治疗寒湿严重的腰痛,借助硫磺补火助阳,以牵牛开通二便,使阳动冰消,阴寒降下去。
我们用李时珍的一段话进行总结,他说,凡产硫磺处,必有温泉作硫磺气,盖人一身,全赖命门真火周布,使能上灌心肝,以主云雨,中及脾胃以蒸水,下司开合以送二便,旁达四肢以应动作。
这样大家就知道为何大热纯阳火中之精的硫磺可以治疗五脏真阳不足诸疾患,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行动迟缓,二便排不尽,水谷化不了,心脑反应迟钝?
因为一派真阳亏虚,命门不足,所以硫磺如果灵活使用,它远不止我们上面讲的那些功用。
当然它还可以外用杀虫止痒,治疗疥癣湿疹,在肘后方里头,治疥单方就是一味硫磺,用麻黄调敷。
所以古人称硫磺乃疥疮要药。
还有一些治疗顽癣湿疹的古方,都会配用到硫磺,这方面《药性赋》说它暖胃杀虫,我们要知道它为什么能杀虫,虫大都是因寒所生,因湿所生。
你一派阳火充足,虫见了,立马都让道,居家搬迁。
所以硫磺杀虫是以纯阳大热之性,令虫难以安居。
故《神农本草经》中说,硫磺主妇人阴蚀。
所以阴道寒湿,虫蚀为患,也会用到硫磺来杀虫止痒。
硫磺是石类药,质重下达,直入命门,一路开胃下肠,所以能够让人体热气下达,然后外散。
这味药补火助阳,直接下纳命门,而不会那么容易浮散。
大家不要轻易试用硫磺,因为你如果不辨明寒热虚实,用反了,不仅难以建功,反而容易伤到身体。
特别是阴虚火旺纵欲的病人,更应该远离。
好下面我们来看胡椒这味药。
胡椒主祛痰而除冷,大家一看到一个椒字,就会想到辛温辛热,比如前面讲的川椒,还有我们经常吃的辣椒。
不管是胡椒、辣椒、川椒,它都有一派辛热阳火,如果脾胃虚寒者食之,是良药,但身体阴虚火旺,或湿热内盛者,吃下去,就会引发脏腑诸疾。
为什么呢?
在广东的人们就最清楚了,平常身体有湿热之人,一吃胡椒辣椒,咽就容易沙哑,牙齿就容易肿痛,口舌容易生疮,甚至痔疮也容易发作。
那这是为何呢?
原来胡椒花椒辣椒都有宣散温热之性,以热助热,就像火上浇油,故阴虚火旺,湿热体质者,一吃身体的痰浊湿浊,被发到上焦来,就咽喉不利索,牙龈肿痛。
这就是为何他们吃了麻辣的东西后,咽中源源不断老有咳吐不完的痰浊,因为这些胡椒花椒之品,味辛走肺,在发散宣散肺气的同时,把痰浊也搅上来了。
那痔疮又是怎么回事?
经常有应酬下馆子,吃花椒辣椒酒肉后,痔疮发作,过来找我们的,原来这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盛,就会通过大肠来泄热。
同时辛辣之品,下走肠腑,就像一团火一样,故病人排便肛门烁热。
所以我们治疗咽炎食道炎,或者牙龈肿痛,以及痔疮,但见病人是因为吃花椒辣椒胡椒饮酒发作的,常常一两剂乙字汤就把它收服了。
把乙字汤灵活运用于五官科疾患里头,超出痔疮的治疗范畴,这也是一种活用古方。
大家再看古籍里头,认为胡椒有发疮助火之弊,就懂得为何了。
并不是说胡椒吃了就生火长疮,而是你要用之当与不当,用之不当,阴虚火旺,湿热内盛的人,还用上去,那不就发疮助火了。
用之得当,反而能够祛痰而除冷,非但无发疮助火之弊,反而有疗疾治病之利。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咽炎食道炎的病人,大家看,超市里卖的油炸食品,餐馆里上的麻辣汤菜,平时吃的酒肉壅塞,一派时代的富裕,却制造了一派消化道的壅滞。
故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说:
噎膈之病,或因酒得,或因气得,或因胃火,医氏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继之,荜拔未巳,胡椒继之,虽曰和胃,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况三阳既结,食必上潮,止宜汤丸小小润之可也。
特别是在南方,咽炎食道炎,甚至鼻咽癌食道癌的病人在全国都是占多数的。
一方面广东地处沿海,湿热所致,另外一方面现在普遍家家有了电视,人们晚上追电视节目不罢不休,看到阴虚火旺。
这样湿热加上阴虚火旺,平时男的应酬烟酒,女的容易生生小气,闷气,或者稍不注意,容易吃些油炸之品。
那么浊火立马烧上来,导致咽喉不利,胃中痰浊不降。
所以这种情况,应该懂得养生,不然你用凉药会伤正,你用热药会助火,你寒温并用,也只是一时权宜之际。
所以对于这类病人,我们都建议他们少熬夜看电视,少下馆子应酬,少食辛辣烧烤。
这三少一旦撤掉,适当配以普通的草药,就有很快的疗效。
所以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治病的经验,那就是把药物建立在养生的基础上,就像把房子建在坚固的地基上面那样扎实。
胡椒是常用的调味料,有开胃进食之功。
我们还没有讲它功用之前,要讲它的弊端,但弊端不在胡椒,而在你用之当不当。
胡椒它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海南盛产胡椒,我们以前跟大家提到,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日照量足,盛产像高良姜、藿香、沉香、木香、砂仁,以及胡椒这些辛温芳香,善于畅达气机之品,又能够化湿浊,真是当地有什么特性,就有什么的药物啊!
海南盛产的胡椒堪称道地,这里要跟大家介绍一个食疗方,效果非常好,专门治疗老寒胃,胃痛泛清水的。
这个汤方在我们当地广为流传,因为胃寒胃痛,而得到这个食疗方,治愈好转的病人不计其数,连村里的老头老奶奶有不少都知道这个汤方,那就是胡椒炖猪肚。
有个病人因为吃了大量竹笋后,连夜口中泛清水不止,胃痛发作,不能工作,怎么办呢?
这种痛既不是止痛药能止,又不是消炎药能消,因为寒凉的竹笋伤胃后,胃遇寒后痛必加重,呕吐清水剧烈。
第二天立马叫他用胡椒炖猪肚,刚吃完他就觉得这胃中拘挛冷痛之感一下子松开舒缓了。
我们跟他说,下次还敢不敢暴饮暴食啊?
他笑着说,山中的笋,是在太好吃了。
确实岭南的山中竹笋,真是菜中一绝啊,是名副其实的山珍,大大家要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要适可而止。
前面我们跟大家提到一个养生法则叫好吃不多吃,其实这种七分饱,知足常乐的态度,才是真正的保健养生之道。
而不是要吃什么高营养,炖什么山珍海味。
可现在人都进入了保健养生的误区,误以为营养高,营养丰富,营养多就对身体好。
所以片面追求各种食疗方,各种保健品,如果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你走上健康之道,那么《黄帝内经》应该是通篇都是食疗方保健方,而不用在那里讲恬淡虚无,讲志闲少欲。
若论吃的,古代人远远没有我们现代人吃得这么好这么多,但古人他都知道饮食只是辅助健康的,最后健康源于思想源于心态,源于你的正知正见,而不是用营养堆积。
所以大家知道胡椒炖猪肚,是治疗胃寒冷痛,呕吐清水的特效食疗方。
大家就不要肆无忌惮地制造胃寒,吃生冷瓜果,凉饮凉茶,更要懂得好吃不多吃,适可而止的健康之道。
胡椒去胃中寒冷是一绝啊,《药性赋》上说,胡椒主祛痰而除冷。
它善于去中焦寒痰,善于除胃中之冷。
所以在古方里头有胡椒理中丸,就是专治肺胃虚寒,咳吐冷痰的。
《本草衍义》中提到,胡椒主胃寒吐水。
《本草纲目》中言,胡椒暖肠胃,除寒湿。
所以单味聚焦,可以去胃中寒痰,食已吐清水特效。
有些病人他吃素,但又有胃寒,我们就不建议他吃胡椒炖猪肚,那怎么办呢,胃中寒冷而痛,不可不治啊。
在《百草镜》提到一个胡椒大枣汤治胃寒冷痛,这个汤方既简单又有效,而且是由食疗之品组成,直接用大枣去掉核,在白胡椒七粒放进大枣内,把它捏紧,或者用线扎好,像包粽子那样,你可以制造数十个胡椒枣,放在翻过上蒸,连蒸七次,然后把这些胡椒枣捣成泥,捏常绿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粒,如果体质比较粗壮的,可以服用十粒,用温开水送服。
服完后,胃中寒痛止,胃中就有股暖气,有饥饿感,这是胃气来复的表现,然后你就可以喝些稀粥来养胃,忌生冷瓜果凉饮。
这个胡椒枣方,不单治疗寒冷胃痛,对于寒痰留饮,胃中胀痛者,皆可治之。
像胡椒枣方,非常容易做,自己都可以动手,如果家中有老寒胃的病人,那就非常简单。
在煮饭的时候,你用托盘在上面把它蒸,只需要蒸过七次,再捣烂为泥即。
为何这胡椒枣方是个简验便廉的胃寒小方呢?
这也是一个调和阴阳的方,是站在阴阳的高度上立法,胡椒温中散寒,可以治疗一切胃中寒凉受引而痛,大枣甘温肉厚能厚人肠胃,可以缓急补血,治疗胃中,气血不荣则痛,这样两个方子一搭配,胡椒因为有大枣守住,不至于辛热走气过速,大枣因为有胡椒温通炼化,不至于有滋腻碍胃之弊。
这样既可以发散寒邪,又可以补气温中,真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对药搭配啊!
避免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之弊。
脾胃虚寒一方面会表现为中焦冷痛,如果寒气上逆,则会呕吐清水,如果寒气下行,则会腹中痛泻,这时都可用胡椒。
我们知道胃中寒痛,或寒气上泛,引起的呕吐清水,从清水里头我们知道属于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这时皆可以遵循寒者热之,凉者温之的道理,用胡椒枣,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如果是腹痛泄泻阴寒引起的呢?
也有个小招法,就是单用胡椒打成粉,放在肚脐眼上,贴上胶布,可以治疗腹中寒冷痛泻。
中医认为,外用之药,即内用之药。
它们理同法同,所以用敷贴法,也可以外治。
现在很多小孩子容易着凉受冷,导致腹中泄泻,近年来就出很多儿脐贴,这些贴脐外用药很多就含有胡椒、川椒、干姜、丁香、肉桂等辛温辛热,善于逐寒散冷之品,可以借助热气来腐熟水谷,提高身体脾胃运化的功能,脾主大腹的能力。
好胡椒这味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薤白。
22、薤白薤白善理气而宽胸。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暖胃良品胡椒,在厨房里,常用它作为调味剂,有开胃进食的作用。
而中医认为它温中散寒,下气消痰,所以人体饮食寒冷,痰饮积滞,通过在菜肴里头,配些胡椒就能够加大胃肠动力,把这些食物寒积炼化。
所以我们可以把胡椒看成是加大胃肠动力的药,胃肠动力为什么会减退呢?
一方面是饱食超载了,另一方面是寒冷伤了阳气。
我们看一辆车,动力为什么会选得不足,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用久了,长期超载,负担过重,损伤了机头。
所以中老年人很多老寒腿,老寒胃的,大都是长期暴饮暴食,或饮食过度,劳伤肠胃所致。
第二方面大家看,为什么冬天摩托车很难打火,即使机器启动后,也要让它烧一段时间,才能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可见寒冷不单能让动植物生长缓慢,也能够让机器变得缓慢。
同时更能够让胃肠动力不足,蠕动变缓慢,这就是为何我们经常要叫病人远寒凉忌生冷的道理。
张仲景很重视忌口,他在《伤寒论》饮食六忌里头,第一忌就是忌生冷。
大家不要一味吹吹风风凉就是伤寒,饮食生冷更是脏腑直接伤寒,这时脏腑缺乏一股阳火,气化不足,所以胃肠蠕动力就会减退,食物搁在那里,上下不得,运化不了,人体或胃痛,或吐清水酸水,或拉肚子,甚至食物堵塞在胃肠道里,腐烂腐败,这些浊气上攻,导致人像晕车那样,头晕呕吐。
其实说白了都是胃肠功能减退的表现,在南方你如果不懂得治胃肠病,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呢?
南方地薄不比中原土厚,所以南方脾胃病的病人特别多,这也是中医因地制宜细想的运用。
所以为何一些南方的老中医善用补中益气汤跟平胃散跟二陈汤、温胆汤,灵活加减变化,治疗各类杂病。
因为补中益气汤,能让脾宜升则健,二陈汤、平胃散以及温胆汤,都是同气连枝的方子,能够让胆胃肠消化道下降,这叫胃宜降则和。
这样脾胃盘旋升降,就像太极里头的阴阳鱼一样,相互循环,往来无端,这样人体中焦气机转得活,身体内外上下,左右四维,都会因此而得到水谷精微供养而平安。
所以脾胃排脾胃论,在南方是很受用的。
食物要赖脾胃才能够消纳吸收,为身体所用。
药也要赖脾胃才能得到运化。
所以不管什么病,当脾胃功能不足,动力不足时,我们都要照顾到它。
常有些老中医在一些方子里头,放些木香山楂,或者谷芽麦芽或者焦三仙。
我们问他,病人没有反映食积,怎么用上这些药呢?
他笑笑说,食物赖脾胃以吸收,药物赖脾胃以运化。
重用这些消食化积,行气化滞之品,可以治疗食积气滞。
轻用可以健胃通肠,加强胃肠动力,不管什么病,胃肠动力加强了,身体的正气总会增多。
肠胃有一分调和,正气就有一分充足。
肠胃有一分损害,正气就有一分消减。
这就是老中医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过程中的心得之言。
而胡椒在《药性赋》中是主祛痰而除冷的,胃中的冷痰会使胃肠动力不足,浊阴不降就会导致中焦痞满难受。
故在《本草经疏》中说,胡椒,其味辛,气大温,性虽无毒,然辛温太甚,过服未免有害,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其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者,总因肠胃为寒冷所乘,以致脏腑不调,痰气逆上,辛温暖肠胃而散风冷,则痰气降,脏腑和,诸症瘳矣!
大家可能这段古籍你要懂得抓住重点,用好胡椒就要抓住肠胃为寒冷所乘,动力不足。
这样你就能百用百效。
如果是阴虚火旺,火湿热内扰,就要慎用了。
为什么呢?
前面我们讲到,用错了寒热,用错了胡椒,反而会加重病痛。
故《本草备要》中说,多食则发痔疮,脏毒,齿痛,目昏。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破血堕胎,发疮损目。
故孕妇,即阴虚内热,血证痔患,或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
大家看,胡椒虽好吃,但也不可多吃,现在很多人贪食麻辣香燥,所以吃出咽炎,食道炎,吃出目疾痔疮来。
李时珍亲自就实证过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说,
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涩,此乃昔人所未试者。盖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故也,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近医每以绿豆同用治病有效,盖豆寒椒热,阴阳配合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
现在很多人喜欢食花椒辣椒,觉得快膈开胃,但不知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因此而加重咽炎食道炎痔疮目疾。
这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要懂得少下馆子少吃麻辣了,这些麻辣造成的肝脏热毒,肠胃内热,用绿豆汤就可以解其毒。
但大家同样要把握住这个度,不管是温热的胡椒,或者清凉的绿豆,都不能长久的服用。
就像你开车一样,方向盘不是长久地死死固定在那里。
调过来后,就要懂得把药放了。
就像你过河一样,借助舟楫,度过去了,难道你还要把船背上山去吗?
所以胃中寒凉,饮食几次猪肚炖胡椒,或者胡椒枣,暖过来就可以了,记住不要再食寒凉,或者饱胀过度,去伤脾胃,身体自动会慢慢好过来。
不然的话,天天吃胡椒、硫磺也不管用,反而会伤身败体。
即使因为过食辛辣,导致热毒亢盛,煮食绿豆粥,也要适可而止,以免寒凉过度,败了胃肠。
所以中医难就难在这个度,中医是中庸之道,孔子曾经说过,中庸之道,百姓往往日用而不知,而且真正得到这中庸之道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了,聪明的人常常做过头了。
就像有钱财地位,要么就娱乐太过,要么享受饮食营养太过,导致身体富贵病不断。
而贫穷的人,往往做不足,太过节衣缩食,太过吝啬,也会导致身体气机失调,阴阳不平衡。
最后脏腑功能紊乱,疾病生焉。
我们为什么讲胡椒时,要讲其中的利弊,利弊并不在胡椒,而在你对中道的领悟,所以我们要借助领悟讲胡椒来去体味中医折中调和之妙。
好接下来我们看薤白这味药。
本来按照《药性赋》白话讲,我们要讲到秦椒的,但秦椒即花椒,跟前面的川椒重复,所以从《药性赋》原文中提取薤白来取代秦椒。
其实我们《药性赋》选讲一方面是并没有把三百多味药完全讲完,只讲两百四十味药左右。
分为四大板块,寒热温平,平均每大板块六十味药上下,现在讲第二大板块已将近过半。
还有我们《药性赋》是有选择地讲,有侧重地讲。比如一味药未必系统地讲,四气五味,升降归经,一切主治功效。
我们是借药物来谈医理跟更广阔的养生之道,这样大家初学药性,就不会觉得枯燥,而且能够学得逻辑井然,推论严密,能够以道养生,以理御药。
所以即使讲一味药,也有选择侧重点。
像比如讲腻粉,讲金箔,这些不太常用的药,我们就跳出来讲养生,或者讲相关的其他医理药物,思维活活泼泼,不拘一格。
有些学生问,那还有剩下近百味药药没能讲全,会不会是一个遗憾?
这个不用着急,一方面,等我们将来讲《药性歌括四百味》时,可以补其不足。
另外我们讲药时,其实把很多理法理顺,那些药物虽然没有讲,但这真正讲起来,用的讲法,用的理路都是一样的。
这就像老师不一定要每道题都教你解,把基本的原理概念讲清楚,再给你当场操作,解几道题,聪明的学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剩下的那些题不用老师教都会解了。
所以大家学药物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精髓,不要看到复杂多样的药物,就眼花缭乱,好像没有人讲没有人带领去探索,就难以前行一样。
地上本没有路,走多了就会成为路。
我们选讲《药性赋》也一样,没有固定的讲法,讲多了,大家熟悉这种讲法,能够开眼界,长知识,发人思维,那么就不虚此讲了。
下面我们看薤白善理气而宽胸。
薤白俗名叫小蒜,是百合科植物,是药食两用之品。
古代善养生者,大都喜欢这味药,所以大养生家,陶弘景说,薤白温补,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
孙思邈也说,薤白心病宜食之。
而唐代的饮食专家梦诜说,此物可以作食疗粥养,服用这种薤白煮的粥,可以治疗老年人冷痢。
同时指出学养生者,常服之,可通神明,安魂魄,益力气。
所以薤白粥是一种长寿粥,胃肠中虚冷有积滞者,皆可服之。
大家不要一味薤白只是寻常蔬菜之品,或者因价钱低贱,不足以大病,便弃之不用。
这味药不论是食疗还是入药,对于治疗各类心腹积冷的慢性病都有显著的功效。
今天我们来看薤白在身体是怎么走的,我们需要引用《本草求真》里头关于薤白的描述,大家要看这味薤白在身体内如何转通心腹气机,这样你再去读古籍,用古方变可更加得心应手。
《本草求真》曰:
薤,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肿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产可治,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
我们可以得知薤白的性味功用,行走路线,薤白辛温带点苦,辛温一入到体内,它就善于往上往外窜。
这股向上向外窜的气,立马可以打开胸膈中的寒痹。
所以寒痰留饮痹胸,常少不了薤白。
故张仲景瓜蒌薤白三方,都用到薤白,以去除胸中寒痹,治疗胸痹喘急。
薤白跟一般的辛温之品,有什么不同呢?
桂枝也可以辛温散胸中寒痹啊,但薤白多了一味苦,苦大家想想,有什么作用?
苦能降,焦枯能入心。
所以它辛温疏散,上焦沉寒的同时,能够借助苦降之力,把心胸中的积气向下导利,就像降落伞一样。
同时它向下的时候,还是带着一股性温之力,所以它所过之处,寒气瘀滞,必为之开罗,如同阳火,到处阴寒融散。
而薤白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体滑善通,这就是为何服用薤白过后,人从胸到腹,都有通透之感,而且这种通透之感,最大的体会就是容易放屁。
小时候家里做薤白吃,大家都记忆犹新,吃顿薤白后,必放屁连连。
中医就通过这样去帮你脏腑洗澡,帮你整条消化道排浊,能够让你身体那些死角拐角的瘀腐之气,撤出来。
人体的脏腑里面都是非常紧密的,大家学过解剖学,就知道了,整个人体解剖出来,脏腑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所以从解剖的表象看来,也应该运用五脏相关的整体观,来治病养生。
这联系紧密的脏腑,它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积滞出现,沤腐臭在里面,就容易污染周身。
所以中医看到这里,就得出一个结论,治疗整条消化道,就一个诀窍,帮助降浊。
浊阴降得好,你五脏都干净清爽,而在选择降浊阴,通肠腑里头,薤白堪称是一味很重要的药,它是一味能够令脏邪还腑,令阴浊排出体外的良药。
它辛温能够开通滞气散寒痹,苦滑可以降泻积滞,它可以从心走腹,从上达下,服用后使人频频有排浊放屁之感,并且脏中积滞从腑而撤。
张仲景看到这点立马选用薤白来治胸痹,你不管胸中的气滞寒饮瘀血,都可以用薤白辛开苦降,使寒痰留饮,消散下排,正体现心与小肠相表里的脏腑整体观。
所以有两句话可以高度地概括薤白的功用,即:
通阳泄浊开胸痹,利窍滑肠散结气。
可见薤白入体,一方面是打开胸痹,辛温发散,另一方面是打开肠气,令结气下泻下滑。
这样的药物上哪找呢?
既能开发上窍,也能令浊阴出下窍,难怪,古代的食养家都喜欢上它。
而当今世人,竟然不能觉察,往往一味薤白不过寻常食料,焉能治大病,甚至药店都弃之如敝履,医生更以之为寻常。
孰不知寻常之品,用到极处便为神奇。
而《神农本草经》中对薤白的神奇功用早有记载,说它有轻身不饥耐老之功。
薤白能够从上往下理顺结气,寒积,故《药性赋》说它,善理气而宽胸,整个胸腹躯干之气,它都能够理,这样打击范围就相当广了。
同时它通过放屁,可以排泄陈腐之气,更是一绝。
我们看,薤白这两句话,第一句通阳泻浊开胸痹,在治疗胸痹方面,张仲景是瓜蒌薤白三方。
其中大体的方路都离不开,制阳光消阴翳。
胸中乃阳气居住之所,如果一旦阳气不足,阴寒就聚上来。
所以治疗胸痹,心痛彻背,脉沉微者,更应该一方面辛温通阳,把阳气发出来,另一方面苦降泻浊,让浊阴,痰饮积气出下窍。
当我们懂得这个通阳泻浊大法时,就能看懂张仲景是如何设计处方的。
为什么用桂枝甘草呢?
辛甘化阳,配上白酒,能够加强通阳之功。
为什么用瓜蒌薤白呢?
阳光制造出来后,你阴霾乌云,就要变成雨滴刮刷下来。
古人称瓜蒌薤白是对洗涤胸膈中痰垢的绝妙配伍,他们堪称洗胸污垢黄金二药组,有它们在胸膈中浊阴很快就被刷洗开来。
同时你要打开整个胸腹气机下行之通道,这样降本流末才能生化万物。
所以张仲景在瓜蒌薤白剂里头会用到枳实、厚朴,这可是大承气汤里头才独有的啊!
前面我们跟大家讲,很多肠中有便秘的病人,容易导致有胸闷,因为脏邪不能还腑,浊阴不降,而心又与相表里,肺又与大肠相表里。
如果再高度总结一下,整个胸都与下面的腹相表里。
你如果腹浊排不好,你胸中闷气能下去吗?
所以为什么长期应酬下馆子的人,腹中肥满,吃得太过饱胀,就容易心慌。
肠中积滞重,心脏负担就重。
所以你如果不懂中医,还以为饱食过度,只伤肠胃,而不知道更伤心脏。
很多饱食过度的,甚至会引起急性心梗,心肌缺血,甚至是心绞痛胸闷。
所以张仲景他看到这里,看到的是整个人体,故他在设计处方的时候,懂得层层递进,把胸中积气,下降到肠腑,撤出体外。
这就是最严重的胸痹要加枳实厚朴的道理。
胸满用枳实,腹满用厚朴。
枳实善于通降七冲之门,打开整条消化道的结气,厚朴主大腹,能让大腹气机宽畅淋漓,非常舒坦。
所以平常我们看到病人腹中胀满有积气的,总少不了用厚朴。
舌苔白腻的,必配苍术,因为此二药,善于加强脾主大腹之功,帮助大腹推陈出新,通降浊气。
所以张仲景用了枳实、厚朴,从上往下打开浊气下行的通道,这样上边通过桂枝、甘草制阳光,瓜蒌、薤白降阴翳,再利用枳实、厚朴导气机下行,照顾到腹肠来治疗胸痹,如果没有上下一体的整体观,如何能开出如此全面的降本流末方子呢?
所以古籍上说,薤白能令胸痹刺痛可愈,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薤白还能够治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
古籍上说,里急后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薤白,甚效。
原来古人认为行气则后重自除,调血则便脓自愈。
通过理顺肠腑中气机,令痢疾后重止住,这正体现古人说的痢无止法的道理。
肠道有败浊,通过泻痢排出来,这是身体再自救,中医看到这点用通因通用之法,先把肠道陈腐的气滞积滞导下来,疏泄走,那身体才会慢慢恢复。
痢疾一般要分为冷痢跟热痢,但不管是冷热痢,由于薤白善于畅通气机,都可以加进去,辩证加减,可以疏泄肠道壅滞。
所以我们如果总结薤白的功用,不外乎就两个,这就是唐容川在《本草思辨录》中提到的,薤白第一最能通胸中之阳,第二最能散大肠之结。
像这种既能够辛开以通阳气,又能够滑利以泻阴浊,这样阳动阴消,邪浊自然呆不了,这样的药确实不多啊!
所以大家要仔细地体味薤白,莫以为平常食物便忽视之。
好薤白这味药,我们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吴茱萸。
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