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有关“疥疮”的戏是无知之谈
在《如懿传》中,高贵妃的侍女星璇莫来由的患疥疮而死了,以此来表明患疥疮的凶险,它是无药可救的。为了不使“病气过人”,剧中把死者用过的物品甚至连家具也烧了,宫室加锁了,但却莫名其妙地留下了一个坐垫,为高贵妃泄愤、报仇之用。高贵妃就是用这个坐垫给皇帝坐,从而使皇上得了疥疮。皇上传给了侍寝的娴妃,而不传给同样侍寝的纯贵妃、舒嫔。从皇上的症状上来看,高热、昏睡,大丘疱疹遍布在脸面、后背上。御医齐汝在向太后汇报治疗时说,每日服用黄连解毒汤,另用芫花、马齿苋、蒲公英熬好的水擦身子。此不合医理。
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螨常寄生于皮肤较薄而柔软的部位,如指缝及其两侧、腕屈面、肘窝、腋窝、脐周、腰部、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沟及股上部内侧。头面部不累及,但儿童例外。皮损为针尖大小的丘疱疹和疱疹。指缝处常可发现由疥虫所掘出的隧道,在隧道口可用针尖挑出雌虫。这是疥疮特有症状。常伴夜间剧痒。皮损若经久不愈,常出现继发性变化,如抓痕、血痂、点状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和脓疱。部分患者可在阴囊、阴茎等处可出现淡色或红褐色,绿豆至黄豆大半球炎性硬结节,有剧痒,称为疥疮结节。另一种罕见型为挪威疥疮,是一种严重的疥疮,多发生于身体虚弱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该型皮疹广泛且有特殊臭味。
中医对疥疮的认识很早,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年)的《诸病源候论》疥候中有较详细是论述:“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乃至遍体。大疥者,作疮,有脓汁,赤痒痛是也。马疥者,皮肉隐嶙起,作根,搔之不知痛。此二者则重。水疥者,瘰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此一种小轻。干疥者,但痒,搔之皮起,作干痂。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虫。”中医所说的疥,不单是指狭义的疥疮,其中的“湿疥”就是疥疮,是疥虫为患。在治疗上,约成书于汉末《名医别录》中,巳知道用硫磺“杀疥虫”。至到现在,10%的硫磺膏仍是治疗疥疮的主要药物。《如懿传》中有关中医诊病、疗养、美容等方面的戏较多,若能正确体现,不给人以误解,对宣传中医善莫大焉!
吴裕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