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的那些秘密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201215/8498647.html

1.

三月武汉,整座城都是开满了樱花的气息,接同学电话,说朱轶来了,下午聚聚。

朱轶从老家来,算起来三十多年未见,高中母校和三十多年,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既是距离也是沉淀,疫情期间犹豫要不要参加聚会,想想还是答应了。

一番呼朋唤友,五人到齐了,见面自然一阵热闹的寒暄,

“除了身材胖了点,还是那个样子”,

“真有30几年没见?在哪儿见过一次吧”,

“梦里见过”,

“这些年你去哪了,一点音讯都没有”

“武汉这么多同学,你就一个都没联系上?”

“想联系你们而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在作怪”

“现在自尊心足了”?

“看到现在的城里人,春天都往乡下去看油菜花,我往城里来看樱花,自信心一下子提高了”

“前半生打拼,后半生才闲下来”

“王总,王总”“别叫什么总,叫小名家胜吧”

“我们老家一个湾的,小时候一起长大”

“我们高中三年睡上下铺的”。

酒桌上,你一句,我一句,叙酒,叙旧,调侃,春风在每个人脸上洋溢,距离一下子拉近,仿佛回到30几年前的校园。

一碟碟菜肴端上桌,无论多么 的菜,酒桌上的话题始终不离校园时光。

2.

话说当年,早上的稀饭,真的是稀里哗啦,基本上是米汤清清照人影。那时候十七八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饱怎么办,穷人家的孩子自有办法,从家里带一袋炒面粉子,用吃饭的小勺挑两勺子放进稀饭里面搅拌均匀,稀饭变成不干不稀的糊状,有时候炒面粉放多了,稠成干的一坨坨,吃起来像挖面团,无所谓干稀,一勺子入口,那个细腻香浓郁啊,从嘴巴鼻子到眼睛都溢着香气在空气中飘。暖暖的一碗稀饭三下五下就吃得精光,碗沿边上的一小坨疙瘩都舔的干干净净。

也有人带炒米的,麻叶子的,放进稀饭里融化一样吃的香。有时候,同学关系好的,可以蹭点炒面粉吃,但不好意思天天蹭,下次回家找母亲炒点面粉带来学校也分给同学吃,算还个人情。没有炒面粉子或炒米的同学在旁边羡慕地看着,闻着香,或者干脆走到一边自个喝稀饭,免得被香味诱惑,无法抵住。

“你们的炒面粉是用面粉炒的,我的面粉是用糯米做的”朱轶说。

“啊?我还以为只要是炒面粉都是用面粉炒的”

“糯米是多么贵重的粮食,只有过年做炒米,打糍粑才能吃得到,你家是地主吧”。

朱轶的父亲当年在张港街上任职,家里条件比普通农村家庭条件好,可以吃上吃糯米,另外,朱轶的老家在张港拖市,离张港镇几公里远,属于粮食产区,种的是稻谷,自家种稻,用糯米做炒面粉容易,而张港镇所在地是棉产区,田里种小麦,很少种稻谷,当然用小麦面粉做炒面粉容易。

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同一碗稀饭,我们的干粮如此不同,今天才恍然明白原来如此。

现在的生活条件,桌上的哪一道菜不比读书时的味道好,可炒面粉子的香味咋就回不来忘不了呢。

3.

谈谈当年追过的女孩,初恋和女同学是酒桌上不衰的话题。那时候喜欢女生,没那么多甜美,只有怪怪的感觉,不安的心里有如一颗小豆芽,要一心要跳农门,在升学压力下只能藏着掖着,喜欢成为无疾而终的青春欲望。在充满风光的男厕所,有人郁闷,有人抽烟,有人被打,那些青春的迷茫,离经叛道,爱慕虚荣,真实又都与我们的岁月有关。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女孩,有几个是嫁给高中同学的?班上偶尔有几对恋爱成功的案例,与失败的那几对,没有对错的爱,无论何时讲起来都让人回味。

一番推杯换盏,借着酒劲,每个人的话语多了起来,关于中学的故事一个个铺叙开来。

刚进张港中学时,我们自带饭碗,一人一个搪瓷把缸,你写名字,我写编号,你是白色,我是黑边,还记得我的碗编号43,每次到吃饭时间,找自己的饭碗,相同的饭碗拿起来一个个看,找自己的编号,有一天拿错饭碗稀里糊涂地吃完饭,才发现搞混了,隐约听见同学中有询问谁拿错了饭碗,不好意思回答,闷声吃完饭,装着没有发生一样把碗放到饭盆里,惹得被拿错的同学急的直冒火。

4.

你有故事,我有秘密,学校的宿舍是一个大统铺,教室大小安排四五十人住宿,上下铺,2人合睡一张床,卫生条件差,扫地是 能做的清洁,女生宿舍常有人打水在宿舍洗澡,地面长时间潮湿。

不知是么时候,宿舍的人得了疥疮,先是手指间长小水泡,指缝里痒,再到腰围一圈发痒,接着到沟门子(会阴、肛门部位)扎营。那时候得病基本靠扛,得病让人感觉就是有缺陷,扛过去就没事。两人睡一起,冬天里被窝热乎乎的,其中一人不敢说,在被窝里偷偷扣痒,痒的无法忍受用脚使劲勒,只是疥疮奇痒,遇被窝热气越扣越痒,直到有一天另外一个同学也感染疥疮,那一人才惺惺说,这几天我的身上也有点痒,该不会也是疥疮?终于一起得疥疮了,不用谁嫌弃谁,因为说不清是谁传染了谁,治疗一起治。不敢请假,不能耽误学习,一起买回来的硫磺肥皂清洗身体,一起用硫磺软膏搽抹痒的部位,赶紧把衣被清洗干净,天天搬出去晾晒,病情逐步好转,不那么痒了,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全好。

那次疥疮到底是谁传染的,一直都没有公开说,直到今天讲出来,原来疥疮祸首是你!

也不是我,我也是被传染的,像现在的新冠一样至今找不到源头。

5.

一边喝酒,一边说着那过去,酒好喝,故事新奇,朱轶带过来的拖市“茅台”又是几杯下肚,朱轶壮着酒胆咵得滔滔不惧,我给你们再讲个故事。

还记得高中有一天吃午饭学生起哄的事吗,那天学校临时停水,食堂决定启用井水做饭,当时食堂后面有一口井,废弃长期没用,井里长满了青苔。用井水做出来的饭,里面看得见青苔丝蔓,你的碗里有,他的碗里有,绝大多数同学的饭里表面都看得见脏东西,不是平时干净的米饭,埋怨归埋怨,有的同学拨开上面一层青苔继续吃。

几个调皮的男生不干了,用铁勺敲着饭碗,大声喊着“不吃!不吃!”“重做!重做!”,刚开始只有几个人喊,一下子激起众人的对立情绪,胆子大的男生跟着起哄“欧欧”叫喊起来,胆子小的在一边看热闹不愿散去,众多的学生围在食堂门口叫喊,我就站在蒸饭柜门口,食堂事务长看学生越来越多,怕事态扩大影响不好,立即答应给学生重新做饭,让学生耐心等,半小时后来吃饭。学生这才散去宿舍一边休息一边等。恰好来水了,食堂人员重新上完米,准备蒸饭时,发现蒸饭柜的门把手不见了!发动食堂人员到处问,到处找,本来就要赶时间,又出现丢失门把手,事务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奈之下,食堂人员找来一根棍子抵在门上,没有办法做到严丝合缝,蒸饭柜里的蒸汽不停滴往外冒,不得已,又加上一根大棍子把门挤紧一点,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半小时蒸熟的饭,那天蒸了快一小时,离下午上课时间只有半小时了,食堂人员说蒸熟了,终于打开蒸饭柜发饭下去,吃一口,夹生饭!苍天啊,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地啊,祸不单行,事务长无奈地对校长解释说,没办法,蒸饭柜出问题了漏气,中午只能将就吃吧,下午赶紧找人来修。学生们的怨气也只是一阵,吃完夹生饭赶紧上课去了。

知道柜门把手是什么样子?又是谁卸下来的?蒸饭柜的柜门关上是靠铁圆圈把手旋转用力扣上锁才能在封闭状态下把饭蒸熟,当时我看见蒸饭柜的把手,一时起心把所有的愤怒撒在门把手上,神不知*不觉地和旁边两个人一起把蒸饭柜的把手反转扭下来,偷偷地扔进食堂后面的井里了!

“直到现在学校都不知道是谁干的坏事吧”

“若是知道了,会被一阵狠狠地批评”?

看不出来啊,貌不惊人的朱轶能做出如此惊天地,泣*神的事,真当刮目相看也!

“早看出来又怎样,反正做了”,朱轶一股坏坏的痞,仿若当年的淘气包,又一点点的正气。

“说不定就看上你了”,

“嘿嘿,幸亏不知道,知道了,就没有今天了坐在一起的海阔天空了吧”

“时代需要你这样的人”

你一言我一语,渗着酒力的话语总是比平时更坦诚更没有界限,青春的荷尔蒙旺盛时期,谁还能没有过幻想,谁没有犯浑的时候,看到如今的90后00后仰着纯真的脸,为理想向现实打斗,就想起当年的自己,那些收藏的秘密,珍藏的初恋,那些来不及说的话,那些在生命里驻足的人,时光不语,或许都能在今天的重逢里找到答案。

故事讲完,免不了一大长篇议论感慨,酒后吐真言,满是对时光的敬意。

6.

“9点过了,不早了,酒店要打烊了,今天就散了吧”,家胜 说。

起身拿起各自的衣服,走出酒店门口,空中有些寒意,酒店对面的一颗樱花树在路灯照耀下妩媚多姿,有人说樱花开得多好看,一番握手,一番告别,竖起衣领,一会安静消失路灯那头。

年3月17日初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tp/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