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跑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速度”。记者了解到,嘉善“科技人才飞地”于近日筑巢大虹桥,共谱长三角一体化协奏曲。
10月15日,“聚焦双示范共享一体化”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启用仪式在位于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的虹桥世界中心举行。活动上举行了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基地的揭牌仪式。现场还进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多个国内外合作平台和优质项目现场签约,包括复旦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上海市增材制造研究院、SIME医疗、EditorAi丹翰智能、EyeStrobe-浙江闪目科技、博升光电、旺微科技等。据了解,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是嘉善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大背景下,立足于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协同发展的需要,打造嘉善国际化、创新型形象的新名片。中心于今年3月份正式揭牌成立,与国家会展中心隔街相望,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为国内外创新创业精英提供一站式运营服务、标准甲A级办公写字楼等一流的基础设施,拥有五星级铂瑞酒店、全球商品贸易港等高端商业配套,同时具有地铁路网全覆盖等诸多优势。目前已吸引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涂鸦智能、数澜科技等多家企业入住。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徐鸣阳在启用仪式致辞上表示,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的启用,是嘉善落实国家战略、建设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打造“四高四中心”(嘉善高质量企业的驻沪“研发中心”、上海高科技项目的“育成中心”、海内外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心”、创新创业高效服务的“示范中心”)吸引海内外优质创业项目,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和资源。希望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能够整合好各类创新资源,为优质项目、高层次人才提供最便捷、最全面的政策服务及落地保障,为嘉善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嘉善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虹桥商务区设立研发中心,不仅为嘉善留住了国内外稀缺人才,还吸引不少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项目入驻孵化,转移到嘉善产业化。如作为本次签约项目之一的嘉兴迈维代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借助“科技人才飞地”的“借智”模式汇聚了大批优秀的代谢组学、分析化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的人才团队,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关技术成果已在CELL、NatureGenetics、Nature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像嘉兴迈维代谢一样,越来越多的嘉善科技型企业将“最强大脑”落地虹桥商务区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在人才抢夺战中占得先机。记者了解到,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落户虹桥商务区有明显的交通优势。虹桥商务区发达的高铁网,让苏州、昆山、嘉兴等城市与大虹桥仅“一步之隔”。从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5分钟车程可抵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每天从嘉善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有多达24班高铁,乘高铁从上海虹桥站出发,用时仅需23分钟,开车仅1小时车程,可低成本承接产业落地。此外,作为嘉善县首个在沪科技人才项目,今年5月,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专项政策“创十条”正式发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疗、节能环保”四大产业,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可享受创新中心专项政策和嘉善县科技人才政策、产业政策的双重扶持,吸引更多高质量、国际化、前沿性的创新型企业入驻创新中心。此次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的启用,是“科技人才飞地”概念的深化,是嘉善在虹桥商务区成功建立起来的飞地型科技创新基地。未来,将与虹桥商务区展开多元化合作,利用商务区的枢纽功能和会展国家级项目平台资源,积极为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平台,致力打造“孵化在上海、产业化在嘉善”、“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嘉善”、“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嘉善”的沪善协同创新模式,奏响长三角一体化沪善协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吴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