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世界上最常用且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神药。它的发展,可谓是科学、医学、化学、法律、营销的结合,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更是一群天才和野心家的血泪史。
阿司匹林的原身——柳树皮
人类很早就发现柳树类植物提取物(天然水杨酸)的药用功能。古苏美尔人在泥板上记载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公元前年,古埃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文稿》记载古埃及人将柳树用于消炎镇痛。公元前年,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给妇女服用柳叶煎茶来减轻分娩的痛苦。年英国EdwardStone教士发现晒干的柳树皮对疟疾的发热、肌痛、头痛症状有效。
中国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的药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柳叶煎之,可疗心腹内血、止痛,治疥疮;柳枝和根皮,煮酒,漱齿痛,煎服制黄疸白浊;柳絮止血、治湿痺,四肢挛急”。
阿司匹林的发现史
镜头摇到德国,19世纪的德国拥有全欧洲受到最好培养的科学家队伍,化学是重点学科。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从柳树皮中发现了真正的有效的物质——水杨酸。
19世纪开始,欧洲开始人工生产水杨酸,以满足止痛药这一超大型市场。但是这个药也有副作用,伤胃肠。
到了年,“宇宙药厂”拜耳的化学家霍夫曼又研制出了进阶版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
其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霍夫曼的父亲就长年饱受关节炎疼痛的困扰,长期服用水杨酸驱除关节疼痛,但却有了新的痛苦,水杨酸药物不仅味苦,而且由于其是一种中强酸,口感火辣不说,它对胃部的伤害也十分明显,以至于霍夫曼父亲还要忍受呕吐、胃痛等副作用。
霍夫曼铁了心要改良这种需求极大缺陷极大的药,他查阅和整理了一系列的论文,找到了一些灵感,他发现乙酰水杨酸的副作用较小且药效显著,于是在同事的协助下完成了整个生产工艺的研发。
因疗效好、毒性小,阿司匹林逐渐成为全球处方最多、最畅销的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的纠葛
年,一战爆发。
当时的德国工业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战争就意味着贸易中止。
英国失去了许多药物的进口支撑,包括阿司匹林,于是干脆破罐破摔,“阿司匹林”不过就是个名字,拿来就是了。
年《柳叶刀》杂志发表说明,鼓励英国厂商生产。
可惜英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掌握好工艺,这一决定导致英国市面上充斥了品质参差不齐的阿司匹林。
另一边,虽然美国只想做个旁观者,但英国不答应,把手伸到了大西洋,刺啦一声切断了美国和德国之间的贸易。
凡事见面好商量,美国和德国见不着面,情分就淡了。
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
正是这一年,拜耳公司在美国的专利权到期,美国几家磨刀霍霍的化学公司早就准备好了,其中就有著名的孟山都农业化学公司。
(插播:年6月,拜耳公司收购孟山都,成为唯一股东。)
恰逢此时,流感袭来。
年,历史上著名的“西班牙大流感”爆发,死亡人数超过整个一战期间的五倍。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发布了一系列建议,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公众聚会,学校停课、军营封闭,股票市场、银行、店铺一律停业,火车、电车和公共汽车停驶。
一些城市规定人们上街必须戴口罩。
医学界到头来还是用了所有办法里最有效的阿司匹林。
在这场流感中染病、存活下来的人,就包括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
在许多幸存者的眼里,阿司匹林是神药,是黑暗中的光芒。
从年到年期间,阿司匹林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翻了不止一番。众多厂商已经盯上了它,打算大赚一笔了。
进入和平时代的世界,就是消费的世界,而英雄,是最好的广告。
一战后,不同国家制定了不同的商标法和贸易法规,形成十分复杂的体系,这个世界上出现了很多“阿司匹林”。
光是在美国大大小小的药店里,就有上百种不同的牌子,造成了现代史上空前激烈的商业大战。
人们开始相信,它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
年,有人说这是“阿司匹林时代”。
一战德国大败,阿司匹林也似乎从拜耳公司的手里滑落。
直到二战结束,拜耳公司重新回到药品的研制和生产上。
阿司匹林仍是他们最成功的、利润最高的产品。
然而人们吃了几十年,都没有搞清楚它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的诺贝尔奖
年,约翰·范恩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了阿司匹林以及其同类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是通过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炎症反应来实现的,而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后来,约翰·范恩因为其在发现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上的重要贡献,被授予了年诺贝尔医学奖。
当阿司匹林在人体内的作用被揭示后,人们意外发现,它好像不只能止痛、退烧,还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良药。
这种随着新世纪到来而逐渐严重的疾病,正深深困扰着人们。
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举着一瓶阿司匹林告诉全世界的媒体代表: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心肌梗塞患者的福音。
到如今,它的潜能更是被挖掘,脚癣、老年性痴呆、癌症等等疾病,都有它的用武之地,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来证明。
在农业上,它也有让作物增产、给鲜花保鲜的作用。
这个小药片坎坎坷坷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如今一百多年年过去了,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被不断拓展,现在全球每年大约吃掉亿,排列起来可以绕地球25圈,堪称医药史上的一代传奇。
往期推荐
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臭物质,曾一小瓶笼罩一座城,臭晕千万人!
-01-13
影响人类进步的十大化学家,你认识几位?可惜没有国人!
-01-12
朋友高价买的“佛脑舍利”,成本不会比生产樟脑球高出太多!
-01-11
我们现在所处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像极了年的洛杉矶。
-01-08
化工壶里到底添加了什么化工原料,让大家谈“壶”色变!
-01-07
《大江大河》火了,三十年前宋运辉工作的“金州化工厂”今天发展得怎么样了?
-01-0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