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很多宜丰人的命运,从这里改写

高安师范,当年在高安县附近乃至整个赣中地区都是响当当的一个名字,是莘莘学子向往的神圣学府。

高安师范学校创建于年,前身为高安进修书院附设的高安师范传习所。年为瑞州府合府公共学堂附设师范科。年为高安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年由“高安乡村师范”正式更名为“江西省高安师范学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农家的子弟能考进高安师范是一个家族的荣耀,也是一个家庭的光荣,因为考入了高安师范就意味着成了拥有铁饭碗拿国家工资,而且是商品粮户口的公家人,毕业后就相当于国家24级干部。如果哪个家庭的孩子考上了高安师范,这在当年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村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儿。

而我,就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以特有的身份,在非常特别的情况下被录取到高安师范,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由一个拿工分的时刻为自己前程担忧的民办教师转变为国家公办教师,由“临时工”变成国家“干部",完成了自己命运的蜕变。

高安师范,是我人生旅途中一个最重要的的驿站。

三年追梦

年4月下旬,我所任教的湾溪小学熊苟生老师从公社辅导站带回教育局“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招收民办教师”的通知,从年开始,凡35岁以下在职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都可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宜丰县教育局为此要组织一个考前复习班,通过考试、体检挑选部分民办教师在考前集中培训学习两个月。进入复习班的学员复习阶段工分照记,统考若未被录取,可继续任教。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兴奋,跃跃欲试。在准备了几天后,4月30日参加考试,5月6日辅导站通知我初试成绩优秀,可参加体检,7日体检完后回家等通知。可是我等到复习班11日开学,还是没有接到进复习班的消息。特意去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体检查出我生有疥疮,是传染性很严重的皮肤病,不适合过集体生活。

不能进复习班,那就只能一边上班教学,一边自己复习。可是没过多久,又有通知说,要有五年教龄的民办教师才有资格报考师范,原来进了复习班凡是教龄未满五年的,一律回原学校上班。这个意外消息令我哭笑不得,因为那年我只有两年教龄。我自己安慰自己,今年本该我不能参加考试,如果去了教育局的复习班,中途又退回来,无论面子上还是心理上可能更尴尬,如果按这个政策,我要等到年才能报考。

年4月,获悉中等师范学校招收50%的民办教师,报考条件是要有五年教龄。我只有一声叹息。

年春,上级下达师范招收民办教师的指标,宜丰为30名。4月初,宜丰教育局又按原方法选招了35岁以下有五年以上教龄的民办教师50名,组成考前复习班,集中在教育局复习迎考。到5月8日,师范招生政策突变,凡是35岁以下有连续三年以上教龄的民办教师,都可以报考。

又是一个意外!这一下把我搞懵了,令我措手不及,左右为难,自己有四年教龄,虽符合报考资格,但若报考,自己的处境明显比不过人家,当时我正担任五年级毕业班和另一个复式班的数学课,每周24课时,加上备课、改作业,工作量相当大,还不能请假。家里除了责任田要种,还养了一头小牛,根本没时间看书复习;指标只有30名,教育局已有50名选手在辅导老师指导下复习备战了一个多月,离考试不到两个月时间,我怎么能竞争过人家?无奈之下,我作出了放弃今年机会,明年再战的决定。

父亲得知我的决定后,特意从县城赶回家,劝说我一定要报考,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不能放弃。退一步说,即使今年考不上,也不要紧,复习了功课,积累知识经验,可总结吸取教训,明年接着考,反正报考也花不了几个钱。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报了考。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我赶紧搜集整理好复习资料,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中,每天早早起床,牵上牛,带上政治复习题目,边放牛,边读题背题,上午中午下午在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晚上回家复习语文,做数学题。双脚被蚊虫叮咬得受不了,就找了双长统雨靴穿上。

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复习到深夜,为了抵御瞌睡,我还学会了抽烟。到6月28、29日,我在宜丰二中的考场参加了这次特殊的中招考试。

7月27日,我敬爱的外祖母去世。7月30日,我和父亲正在田间打禾,桥西公社中心小学巫祖明、熊大时两位老师专程找到我,通知我去县城新昌二小体检和面试,并要我到湾溪小学和大队部填写政审材料。他们还告诉我,这次民办教师考师范,宜丰的考生体检线为三科总分分,桥西公社上体检线的有3人,而我是总分第四名,只有.5分。让我参加体检、面试和政审,是按四舍五入方法,照顾我。

我一听是这种情况,心中升起的希望一下就熄灭了。自己只是个备用的,肯定是录取不了的,不想跑几十里路去体检。父亲又是劝导:“跪都跪了,还怕这一拜么?体检和面试、政审又不是什么难事,为何不去?”

8月1日,我填好了熊大时老师专程送来的正式政审表,找了大队支部书记签字盖章,并在8月3日到县城新昌二小参加了体检和面试。记得面试时念了一段报纸上的文章,拉了一段二胡,也不管面试结果如何,就回家接着“双抢”去了。

暑假结束,开学前几天,我去桥西中心小学参加教师学习会,得知桥西公社有一男一女两位民办教师已接到高安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另有一位考分分以上的因教龄不足三年而落榜。两位被录取的新生将在9月10日前入学。我原来还怀有的一点侥幸心理,也就彻底消失了。湾溪大队有个干部得知我未被录取,对我说:“这下踏实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好好做你的赤脚老师,不然的话,民办老师都当不成。”村里也有传言:“生为一条泥鳅,还想不钻土?”

到了9月初,父亲从文教局探得信息,回家安慰我说:你考师范的事,不要过分悲观,听说已录取的考生还要复查,县教育局还留有补录的名额,也许还会有转机。我在9月5日去文教局打听,“招办”一位老师安慰我:别着急,耐心等待通知。

在魂不守舍的慢长等待后,终于迎来曙光。9月21日,我去学校上班,刚到学校走廊,班上女学生易茶英就递给我一封挂号信。我一看信封上有“高安师范”几个字,激动不已,打开信封一看,果然是一张录取通知书。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喜出望外的心情无以言表。

我立即拿着通知书,找到大队干部,报告我已被高安师范录取,准备按通知在9月24日前去师范报到的情况。

△当年的录取通知书

第二天,我拿着通知书进城去桥西公社迁移户口,在中途遇到父亲兴冲冲地往家赶,他问我:“录取通知书收到了?”我说:“你怎么知道的?”父亲说:“我前天在邮电局就查到了这封挂号信。”这时我才明白,父亲一直在背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jj/55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