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别说了,周宁人就是有才,书中的三十六

小编寄语:

每周的传说又来了,这些周宁传说都是小编尽最大的努力去收集,传说就只是传说,不要太较真,写的不好您就笑笑,写的好赏给个大拇指吧!也希望大家一如既然的支持大周宁网,您的鼓励将是小编最大动力!很久之前就有一篇关于鲤鱼溪的传说,戳底部的链接,可以找到哦,这次继续补充吧。

苦肉计

精通《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的郑氏第八代祖晋十公,以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胆略,把原本服务于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的苦肉计,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管理中去。

晋十公召集村民代表制定了护鱼乡民约:村民中有捕鱼鲤鱼者,要在郑氏宗祠祖宗前受罚,为鲤鱼举行葬礼,并要在郑氏宗祠举办祭礼宴席,向请来的各家各户户主认罪受罚,还要邀请戏班为全村及邻村男女老少,在宗祠内连续演出三天。

但是光有严肃的乡规民约,难以化人,达不到教化村民的目的,于是,他就在自己孙子身上使用“苦肉计”,以身作则,谋律并行,最终达到严格“护鱼”目的。他有意暗示其孙子“偷鱼”,当场抓住后,在郑氏宗祠当中将其孙子打得遍体鳞伤,并按乡规约,为死去的鲤鱼举行隆重礼葬,请来道士,请戏班,连续三天在祠堂诵经、演出、设“罚宴”。

演出前,在全村男女老少面前,他将捆绑着的孙子送上戏台,向全村村民认罪,并和村民代表共同立下“无溪中鲤鱼,则无浦兜人”的誓言。

仙姑化鱼

郑尚公第八世孙晋十八公时,一天,村中来了个失明的讨饭老太婆,这个老太婆由一男一女的两个小乞丐牵扶着,三个人身上趴着虱子,有长着疥疮。白天在村中讨饭,晚上就住在桥头的屋檐下。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郑尚公第八世孙晋十八公,晋十公是一个乐善好施,广行善事的好人,就吩咐家里人,把三个人接到家里,给他们换了衣服,拿雄黄药酒让他们擦洗身体,腾出房间让三人居住,就这样他们在晋十公家住了十天,晋十公还请医生为他们诊治。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的病也好多了,于是决定离开浦源村回家,晋十公再三挽留,他们执意要走,晋十公只好送给他们盘缠,并亲自护送他们,当走到村口桥头时,三个人突然同时潜入水中,无影无踪。晋十公甚感诧异,正准备脱衣相救,忽然见到水中摇头摆尾地游来过去从未见过的一条大红鲤鱼和两条青鳄鱼。晋十公见状十分惊诧,忙在桥头焚香顶礼膜拜。原来这是居住在玉屏峰上的三位仙姑化装成乞丐考验晋十公的。

后来,晋十公就在鲤鱼溪下游建造了廊桥,并在鱼塘中塑造鲤鱼仙姑立像保护溪中鲤鱼。从此以后,浦源村中的鲤鱼就不再被山洪任意冲走;村中那个大石板桥下的深潭也被誉为仙姑潭,那座桥就被叫做仙女桥。

文武护鱼

清末光绪三十二年(年)初夏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盘踞在麻岭的一伙劫匪从村西大门旁的墙头翻越潜入村中,企图偷窃溪中鲤鱼,被两位到“中碓”换班的村民发现。

于是一个村民随即从“上里弄”走到村尾祠堂附近通知护鱼队,另一个则留在附近观察劫匪动向。很快护鱼队就集中了30多人,他们手持铁铳、护鱼镗等武器,反锁上东、南、北面的三个大门,仅留下西大门。

一切准备就绪后,护鱼队鸣铳警告,敲锣鸣炮,很快数以百计的“壮士”从各路向鲤鱼溪集结。劫匪吓得企图从北大门逃窜,北大门已被反锁,他们又想沿溪从西大门逃出,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壮士们蜂拥而上,就这样十来个劫匪被五花大绑着关在郑氏宗祠。第二天经盘查后,留下两名匪首,晚上召开大会,让匪首认罪,又连续两天,在邻近的萌源,上洋、端源游街示众。从此,浦源村众志成城,全村护鱼的美誉,远近闻名。

传说来源:浦源郑氏宗祠内护鱼传说牌匾

图片来源:大周宁网天涯社区网友(丿乙)耕云种月的日志

整理编辑:大周宁网小任白

转载说明: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大周宁网整理编辑,违者必究,文章若侵权,请原作者及时联系大周宁网。

往期精彩头条↓

周宁虎岗那些鲜为人知的事,今天才知道还为时不晚

织女桥,周宁狮城八景之一,你肯定不知道它的来历

小时候最喜欢听的周宁闾山法术传奇故事,没听过算你遗憾

神乎其乎,曾被《香港新晚报》誉为奇景的周宁“品字井”

周宁这个美丽的传说却把乌鸦当成神,究竟怎么回事

周宁这么多神仙,为什么周宁人都喜欢去仙风山拜神?

不可不看的南台王在周宁七步奇异的传奇故事

九个跟斗,九级瀑布,原来八蒲龙与九龙漈有着这样的渊源。

赞赏

长按







































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
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aguoo.com/jcjj/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