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的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常用于治疗日常易发的多种疾病。那么,拔火罐究竟对哪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最好呢?今天,我医院的韩杰医师,来给大家讲讲拔火罐的相关问题。
听听专家怎么说
摩登科普拔火罐对哪些疾病的疗效最好?
在推拿科进行拔火罐的临床治疗时,常用于治疗颈椎病、寒湿型的肩周炎、湿热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且具有良好疗效。虽然拔罐在临床的治疗时只是一种选择手段,作为一种单独的调理方法来说可能略显单薄,但它对人体肌肉的缓解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在对脊柱内的软组织问题进行治疗时往往是医生的首选。
拔罐确实是一种良好的外治手段,但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唐僧肉,在治疗上依旧存在一些局限。在临床上,常见的拔罐适应症有:
1、脊柱类的肌肉酸痛以及身体其他局部的疼痛缓解。
2、脊柱等部位的软组织损伤。
3、感冒、中暑等常见疾病。
但耳鸣、耳聋、高血压、心脏病等一些内外科疾病并不能通过拔罐得到有效治疗,因此患者在治疗前应接受医生的专业诊断,再对症施治。
拔罐前与拔罐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拔罐前:
1、确认患者是否有过饱、过饥、过度饮酒等状况,对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行简单了解。
2、在拔罐区域的选取过程中,要确认患者的皮肤状态是否健康,即皮肤上是否存在过敏、溃烂、水肿等症状,如果有的话,便不适宜进行拔罐。
3、医者要确保自己的技术足够专业,要对拔火罐过程中火的把控熟练到位,防止发生烫伤等意外。
拔罐后:
医生建议,一般在拔罐后四小时内不要洗澡,尤其是不要用凉水洗澡。因为拔完罐后皮肤处于毛孔还未完全收缩的状态,这个时候冲凉会导致寒气如体,不仅对症状恢复不利,还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拔罐有哪些禁忌症?
日常生活中,有些群体因某些身体症状应慎用拔罐疗法,常见的禁忌症有: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
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
4、肺结核活动期及妇女经期不宜拔罐。
5、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
6、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7、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拔火罐是不是留下的淤青越深越好?
首先应该明确,拔火罐留下的淤青颜色与留罐的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而是与瓶内的负压状态密切相关的。一般拔罐时间应控制在8—10分钟,此时治疗效果已经显现,淤青程度基本不会再有改变。而皮肤表面留下的淤青印记可能与个体的体质有关,目前对于具体体质与淤青情况之间的关系仍在探索中,但可以肯定并不是身体出现淤青程度越深便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追究其疗效,拔火罐实际上达到的是缓解机体局部肌肉的痉挛的效果,所以一般在治疗之后都会有明显的肌肉及软组织放松的功效,我们只要感受到机体上的症状缓解便可以肯定其有效性,而不用过于在意淤痕是否严重的问题。
哪一类人群不适合拔罐呢?
临床上对拔罐的治疗有一些在群体上禁忌,具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的一些患者不适合进行拔罐:
1、气虚体质的群体往往都不适宜拔罐。
2、有肺部疾病的病人也不适宜拔罐。
3、在年龄上,一般来说拔罐适用于20—60岁左右的病人,年龄过小或过大的都不适宜。
4、皮肤存在溃烂、水肿以及身体存在骨折、糖尿病、结核、肿瘤等重大病症的病人一般不建议拔罐。
本期专家受邀专家
姓名:韩杰
所属科室: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
职务职称:推拿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医师
临床特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毕业后于医院推拿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工作,擅长运用“太极推拿”手法、“八把半锁”疗法、“杠杆定位手法”等传统中医疗法配合穴位注射、现代物理疗法等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腰肌劳损等软组织疼痛疾病及脊柱相关疾病。
文/区区
编辑/LL
图/部分图片网络
视频/臻影音像制作工作室
鸣谢/医院提供采访支持
爱科普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