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美味以不必言。营养专家也说:龙虾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至20%,脂肪含量却小于2%,属不饱和脂肪酸,其氨基酸组成优于肉类,易被人体吸收。而在各家餐馆中,龙虾被烹制成十三香、清水、蒜蓉、酱香等多种口味,口感独特。而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有一种叫“小龙虾病”却悄悄地流行开来。
据悉,“小龙虾病”专业上称为“哈夫病”,病因至今未能找到。据报道,有些人吃了顿小龙虾,先是四肢无力、腹泻、尿液呈酱油色,后引发呼吸衰竭,医院后上了呼吸机。
小龙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全名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俗称肌肉溶解。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偶有发生,都是由患病者运动过度、肌肉长时间压迫造成的。此病是一种急症,较常发生于肌肉受到大力撞击、长时间压迫或是过度使用之后,其结果会导致肌肉细胞的坏死及细胞膜的破坏,肌肉的一些蛋白质和肌球蛋白渗透进血液随后出现在尿中。
但是吃货们啊,龙虾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专家提醒有支气管哮喘、鼻炎、皮肤瘙痒、疥疮等过敏性疾病的人最好别碰小龙虾,防止体内产生病变引发疾病。而且在中医学中,龙虾属“发物”,一些对食物忌口的市民也要谨慎了。即使有口福吃龙虾的市民,也应注意不要与葡萄、柿子、山楂、石榴等水果同吃,因为这些水果中所含鞣酸会与龙虾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结合物,从而刺激胃肠道引发呕吐等消化道疾病症状。
针对网上盛传“小龙虾头部积存重金属”的说法,由于龙虾是杂食动物,喜食腐食,所以其头部、鳃、肠会残留细菌、重金属、囊蚴,建议吃时扔掉这些部位。 吃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与龙虾未清洗干净、食用者过敏性体质、使用洗虾粉有一定的关联,但其致病机理仍需经过论证。年7月和8月,南京曾陆续收治20多例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症状的病人,他们在发病前都吃过小龙虾。
“这个季节是‘小龙虾病’的高发期。”医生建议,小龙虾在买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在加工小龙虾时,两鳃里的脏东西要清除,因为鳃毛里面吸附了很多细菌,最好把鳃剪掉,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干净。”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市民用蒸的方式做龙虾(但这个很难做到,因为现在小龙虾最流行的吃法就是香辣)。长时间蒸煮可以有效消除小龙虾体内的有毒物质。同时烹饪时间太短很难消除小龙虾体内有毒物质。
“吃的时候最好弃头,一般来说,虾蟹体内的毒素、寄生虫大都集中在头部。”小编提醒,如果出现酱油尿、乏力、腹泻要及时就诊,就诊时最好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吃过小龙虾,以便尽早确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阻断肾功能恶化、衰竭,抢这个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来源:华佗国医馆
编辑:陈佳
编审:庹锋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